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点击     
《公民导刊》2012,(11):3
甘肃:公众可参与地方性立法《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近日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据了解,这是地方性法规制定领域国内首部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活动的专门性立法。《草案》规定,"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电话、面谈、参加相关会议等  相似文献   

2.
人大动态     
甘肃拟制定国内首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条例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立法意愿、可向地方性法规制定机关提出修改废止建议、参与法规制定可得物质补贴和精神褒奖……近日召开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了《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据悉,该草案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在地方性法规制定领域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活动的专门性、创制性地方性法规草案。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3.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2,(10):4-5
立法甘肃:拟出台国内首部规范公众参与立法专项地方性法规据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未来参与地方性立法也将"有法可依"。记者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获悉,《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将有法可依。前不久,《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基础,一部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与各国立法模式存在必然关联。我国虽然主要采用立法的计划模式,但也开始了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公众参与探索,其中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走在全国前列。应当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在公众参与的主体构成、角色定位、事项范围、参与方式、途径和程度、效果监督以及立法技术等方面加强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6.
市人大常委会提请今年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上海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是进一步规范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活动的重要法规。为了使代表们了解制定这个条例的立法原意,更好地审议条例草案,现就制定该条例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07,(2):45-45
近日.北京市将为立法类听证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主任张引介绍说,北京正积极为立法类听证会积累经验,在适合的时机将制定地方性法规.促进公众了解和参与立法。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包括:对举行立法听证会的条件和听证范围如何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如何进一步完善立法听证中的民主参与和制约平衡机制:如何为增强听证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一个有效的基本框架: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完善立法听证规则。并结合国内外立法听证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我国目前立法听证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立法听证的制度建设情况、功能定位和实际运作。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3,(5):2-2
日前,《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制定已分别列入了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今年的立法计划,对此,作为该条例草案的起草人之一、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冯鸿滔兴奋不已:“这标志着立法已经驶入快车道。如果顺利的话,我省有望年内出台首部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9.
人大动态     
正河北启动公众参与环保立法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就《河北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召开首次研讨会,正式启动立法程序。条例有望在年内出台,届时将成为全国首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地方性法规。针对一些地方群众监督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不通畅、信息不明了、权益无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自身权益时常受到侵害的情况,此次地方立法将明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政府与公众参与的相关职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就《河北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条例》编制召开首次研讨会,正式启动立法程序。条例有望在年内出台,届时将成为全国首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地方性法规。针对一些地方群众监督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不通畅、信息不明了、权益无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自身权益时常受到侵害的情况,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河北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条例》列为2014年立法计划和工作重点。通过地方立法,将明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立法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是保证立法质量的关键。我们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程序规定》的要求,对立法计划的制定,草案的起草、审核,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会议审查,规章的公布、备案、解释、翻译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同时还对立法程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求法规草案和规章制定程序中的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法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考量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在调整范围、法规数量,还是在效力等级上,都在地方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立法活动实质上是通过法律规范对权利义务的配置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权利义务的分配可以有多种方案,但对于立法而言,选择的结果却只能是确定的。立法过程是利益分配的过程。地方性法规作为地方立法活动的产物,对其制定过程进行严格的规制是十分必要的。任何权力的行使如果没有限制,就会很容易走上权力滥用的歧途,并影响权力运行的效力和效率。因此,从提高立法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程序进行法律规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法规在制定过程中 ,在不同的程序阶段 ,其文件形态有所不同。过去由于没有统一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作法不一。现在立法法已经实施 ,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 ,应将地方性法规制定过程中的文件形态 ,加以统一规范。1.地方性法规草案。这是地方性法规在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即第一次审议时的文件形态。地方性法规草案是随同地方性法规案向人大常委会提出 ,是地方性法规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 ,可以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地方性法规的机构和人员为 :常委会主任会议、人大专门委员会、人民政府。没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大连市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的调研学习和缜密的安排部署,首次启动了立法后评估,为地方法规进行"体检"。法规选择,恰当其时大连市人大常委会自1986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已经制定实施的地方性法规有67件,现行有效的47件。常委会恰当其时地选择《大连市消防若干规定》作为首部进行立法后评估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15.
崔立文 《人大研究》2006,(11):21-22
地方立法空间是指地方性法规可以作出规定的事项和内容。随着立法法对地方性法规制定范围作出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对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作出限制,法律、行政法规逐渐完备,法律、行政法规条文趋于细化,地方立法的空间已被压缩。本文拟对此做一点分析。一、立法明确了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从整体上缩小了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范围在相当长时间,我国对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没有作出明确划分,特别是没有规定哪些事项属于法律专属立法权,只能制定法律,地方立法不能涉及。因此,有不少应由国家制定法律的事项,有的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特别是公民在立法过程中的参与,进一步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地方性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面向社会召开立法座谈会、立法论证会、立法听证会等。可以讲,公民立法参与工作在反映民意、  相似文献   

17.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2条第二款规定将立法主体扩大至设区的市,据此,本文以76个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为样本就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目前,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立法主要存在立法的地方特色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复立法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重点考虑执行性法规与创新性立法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与地方规章的协调关系;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应当遵循不重复上位法的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这是对新时期立法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制定了数量众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到2010年,还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科学立法,将使我国的立法制度、立法技术更趋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9.
省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时,一般进行两次审议。法规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后,即付表决。有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在第一次审议后,还召开立法听证会,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审议。在第一次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法规草案起草单位的起草说明和人大法制委员会的初审报告后,即分组对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法规备案制度是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立法监督的重要形式,关于备案的用途和性质及作用,人们各有不同的认识。笔者的观点是,地方性法规备案以后应该审查,否则很难起到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