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第55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上条文分别提出了“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和“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两个概念,但是并没有对其进一步加以解释,因此,如何准确理解这两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和被告能否正确适用?这两条规定。为此,本文试就这两种具体行政行为作一初浅分析,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和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 1.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特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的核心概念,但其范围在学理上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行政行为”替代“具体行政行为”成为新行政诉讼法的核心概念,但行政诉讼法没有对行政行为作出界定.确定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回应保障公民诉权的修法目的,最大限度接近对公民权利的司法无遗漏保护,将实践中影响公民权益的行政权力运行形态尽可能纳入行政行为概念之中.行政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受案范围逐项列举的情形,事实行为、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在内.规范行政权的基本法——行政程序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我国应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建构行政行为基本原则、行政合同法律制度和行政行为效力制度等,解决法院因行政程序法缺失面临的法律适用困境.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1987年第二期刊载了王祺国、卓泽渊两同志撰写的《我国行政审判程序特殊性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故特撰此文,谈一谈我国的行政审判程序,并兼与王、卓两位同志商榷。一、行政案件应采用的审级《初探》一文认为,我国行政案件的审判不同于刑事、民事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行政案件的审判应实行一审终审制。其理由是: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已经有关行政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犯罪概念不尽一致的各种原因,指出我国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分析了我国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的不完整性。得出我国刑法学上的犯罪定义应是“犯罪是指一切危害现存社会秩序,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另外从有些犯罪行为在其形式、手段及后果与法定犯罪并无多大判别这一现象中,本文认为是所有不受法律惩罚的行为就不是犯罪。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刑法学的犯罪定义和犯罪学上的犯罪定义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据以衡量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尺,是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评判行政案件是非曲直的准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这一规定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即民族区域自治条例也是人民法  相似文献   

6.
政府行政成本辨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今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政府行政成本的定义与内涵仍众说纷纭,有的甚至出现认识的误区,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政府行政成本问题无疑是一个缺憾。依据行政成本的核心要素与我国国情,从行政成本的主体、时间、消耗、影响四个方面重新认识和界定政府行政成本的定义与内涵似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在起草制定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在立法和行政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然而对于这个概念 ,法律的规定不明确 ,行政法学界的认识也不一致。“行政强制措施”比“行政强制”更符合我国的立法和行政实践 ,立法应当舍弃“行政强制”的概念。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性质不同 ,不能统称为行政强制。作为同时调整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 ,我国的立法应当实事求是地命名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行政过程信息是否公开这一立法和实践均未有定论的问题,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关于免于公开范围为讨论出发点,从政府信息概念出发对行政过程信息的公开性以及公开与否的判断标准进行讨论,以期对行政过程信息的公开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区别标准新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标准是行政相对人是否具体化、个别化.根据这一标准,目前法院已经受理部分非立法性的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案件.我们不能因为法院受理了这类行政案件,就在行政法理论上曲解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标准,以论证法院受理此类行政案件的合法性.本文最后论述了法院审查非立法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能性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的问题,已引起法学理论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但就我国人民法院是否拥有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行政立法行为是否归属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行为应否纳入法院受案范围等三个问题还有值得商榷的必要。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因此人们断定人民法  相似文献   

11.
国内关于“安全”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是根据在国际上具有语言霸主地位的英文来解释和定义,或者直接引用以英文为工作语言的西方学者的观点来解释和定义;另一种则是根据汉语语词和逻辑要求来解释和定义,并认为这种定义和解释才具有科学性。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分歧和争论,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虽然在语言学的意义上,对“SECURITY”做出具有主观性的解释是完全成立的,但这种解释仅仅适用于“SECURITY”,而不适用于“安全”,并且这种解释仅仅是一种词典意义上的“释词”,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过对某市两级法院受理的六件不服行政机关不作为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的剖析发现,有的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是在诉讼中设有举证或提供的主要证据不足。通过走访败诉机关,我们得知这些机关不举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有的行政机关认为不作为案件的被告没有举证责任,不愿举证(有的干脆不答辩,不出庭,听之任之);其二,有的行政机关不知道不作为案的举证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民族的定义 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基本接受并采用了斯大林为民族所下的定义,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近年来,这一民族定义在苏联已经失去权威性。我国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定义提出补充,主张加上“民族共同名称”、“共同风俗习惯”、“民族自我意识”等内容。有的同志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卡片     
编号{类别编号 一一口”类行政诉讼的概念我国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制度。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行政行为的组织,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实施某种具种具体行政行为组织。 (三)行政诉讼的审判要点,是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四)行政诉讼是行政救济的一种手段,以人民法院的裁判为解决行政纠纷的最终裁决。 又五)行政诉讼的宗旨,是通过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不能公开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仅限于三种情况: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二是个人隐私案件;三是法律另有规定的。作为强制性行政措施的收容审查,与这三种情况有何联系而不宜公开审理呢?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首先,从收容审查的作用上看,它所接触的对象主  相似文献   

16.
真理是符合其客体的理性的认识——针对我国哲学界40多年来对真理下的10多个定义,杨景发先生提出了这一新的观点。 杨先生指出,真理概念有4个特征: 1.从外延看。以自然和社会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所产生的概念,是关于物质客体的  相似文献   

17.
浅析近代西方行政定义的内在价值谢子传在不少行政学教科书中,对近代西方关于行政的定义和解释都有或详或略的介绍,但其中往往批判的成份多,肯定的成份少,这无论对教学还是对实际研究都是不利的。本文就近代西方行政学者对“行政”这个概念所给的定义或所作的解释着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确立“成熟原则” ,有利于行政机关正常地行使行政权 ;有利于法院正确审理行政案件 ,有效地裁判纠纷 ;有利于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降低解决争议的成本。成熟的标准可以从实质和形式两方面进行把握 :从实质上 ,看行政行为是否给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不利的影响 ;从形式上 ,看行政行为是否形成最后决定  相似文献   

19.
区分和认定刑事侦查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仍然是当前审理公安行政案件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实践中各地的认识和做法也不一致.文章简要分析了学术上区分和认定刑事侦查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理论观点,提出了异化刑事侦查行为概念、特征,探讨了构筑异化刑事侦查行为理论的价值取向,建立了异化刑事侦查行为的逻辑起点,明确了异化刑事侦查行为范围,指出了异化刑事侦查行为理论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以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区分和认定刑事侦查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 行政的历史同公共权力的历史一样悠久。但是,行政指的是什么,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对行政学理论及行政实践发展的历史考察,认为行政有四大特性。1、行政是一种管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从属于“管理”这个范畴。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行政称作“行政管理”。这里的“管理”是强调行政特性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因而管理具有科学性。由此引伸,行政也具有科学性。“行政”和“管理”联用,甚至等同起来,源于科学管理理论。1912年,美国管理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