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后期美国与中共合作的基础是脆弱的刘德喜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美国与中国共产党一直势不两立。但是,在抗战后期,双方之间却发生了合作。那时,美国派出记者和军事观察组来到中共边区政府延安访问,寻求与中共联系及合作。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后,中国共产党也正式决定...  相似文献   

2.
潘泽庆 《湘潮》2006,(12):43-49
在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曾有过一次直接的接触——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进驻中共中央驻地延安。中共方面对美军观察组的到来非常重视,热情而周到地接待了美方,并与之进行了积极的合作。派美军观察员进入中共控制区的最初动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出于共同对日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与美国一直势不两立。但是,在抗战后期,双方却有过一段合作。那时,美国派出记者和军事观察组来到延安访问,寻求与中共的联系及合作。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后,中国共产党也正式决定与美国进行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双方在抗战后期的联系及合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中共与美国在抗战后期确立的相互联系及合作政策的思想基础却有很大不同。 当时,美国确立与中共联系及合作的政策并不是要实行主义上的合作,而是要实行主义上的排斥。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当权者认为,只要中国共产党放弃了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向延安派驻军事观察组,标志着双方建立起以促成共同对日作战为目的的初步合作关系。派遣观察组一事大致经过了中共方面发出邀请、史迪威总部有关人员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和罗斯福总统最终做出决定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不顾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坚持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组,是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其根本着眼点在于保持与中共联系的渠道,尽量避免因国共矛盾的激化引发内战,进而在战后远东扶植起一个“亲美”的中国政府。但由于此后美国政府特别是赫尔利采取无条件支持蒋介石的政策,致使中共与美国合作关系中断并逐渐走向对立。  相似文献   

5.
1944年夏,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开始了对延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中央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显示:美军观察组的派驻和撤销都由美国人主动提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美军观察组非常重视,热烈欢迎,并给予了积极配合。美军观察组的目的是搜集有关日军的情报,了解中共的实力和在对日反攻中的作用,确定战后美国与中共合作的可能性。他们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开展专门座谈、实地参观等对延安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了很多考察,不仅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而且与中共洽谈了一系列军事合作,同时也对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有了全新的认识,给予了客观的高度评价。此外,与美军观察组相关的一些档案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付出的巨大牺牲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军观察组赴延安的使命与中共的态度 1944年7月22日,一架美国飞机从国民党政府临时首都——重庆,飞往共产党红色首都——延安。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美国飞机第一次飞赴延安。 乘坐这架飞机去延安的是以包瑞德上校为首的一批美国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还有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谢伟思。他们是美国驻中缅印战区司令部奉美国政府之命而派遣的美军赴延安观察组。美国人则称之为“迪克西使团。 “迪克西”,原来是指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7.
1944年七八月间,美国政府分两批向延安派遣了一个由18人组成的军事观察组,代号“迪克西使团”。这一事件既表明美国官方开始正视中共力量的存在与作用,也体现了中共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积极合作精神。它标志着长期以来国民党对共产党实行的封锁政策的破产,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始。 一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公开发表宣言,主张“中国与英美及其它诸友邦缔结军事  相似文献   

8.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09,(11):29-34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经历了与两国三方(即中关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随后,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与两国三方(即中美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相应的协商机构则有三人军事小组、军事调处执行部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本有关当年美国的进步又富有远见的少数派官员,为了在美国和地平线上已经可以窥见的新中国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而进行的早期斗争的重要的第一手文献。谢伟思于1933到1945年在美国驻华使馆供职。从1944年7月迄1945年3月,他参加“美国军事观察组”在延安,与中共领导人广泛接触。收入这本集子的是他于当时向美国国务院发回的电讯及报告等79篇,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时期是中共与美国关系的起点,相关研究极为丰富,但主要基于美军延安观察组考察中共对美政策、观察组的派遣与工作,以及美国对中共的认知与评价、对国共之争前景的预判、中共国际形象的建构等((1)),较少关注美国对中共军事力量的评估。实际上,美国之所以对战时国共之争有诸多担忧,甚至直接介入调停国共关系,是因为中共不同于民盟等中间党派,它是掌握军队的政党,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在牵制、打击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45年3月回延安参加“七大”,我是大后方(国民党统治区)代表四川组的成员,“七大”以后,周副主席(当时对周恩来同志的通称)指示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廖志高同志,要他抽调一部分七大代表(在国统区没有大暴露的人)到国统区工作,决定派我再回四川工作。当时美国在延安有个美军观察组,常有飞机来往于重庆——延安。1946年1月,我坐美国人的飞机约半天时间到了重庆,来到了中共南方局。南方局组织部长钱瑛和副部长于江震两人同我谈话,决定派我到秀山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44年,由一些年轻美国军官组成的"美国军事观察组",为配合在成都的美国陆军第二十航空队对日本土轰炸,到延安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情报收集和相关后勤(救助回程飞行员)活动,也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共的一手情况情报。由于当时中共积极争取美方援助,对观察组的到来有很高的期望,并将其定性为我党"外事工作的开端"①。  相似文献   

14.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为加强对日敌情研究在延安成立日本问题研究会。随着野坂参三以及一批年轻的延安"日本通"调入敌工部,研究会逐渐发展为中共对日研究的智库型机构。延安日本问题研究会根据第一手敌情资料,对日本政治与军事战略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民众角度分析日本的社会问题,宣传日本人民生活疾苦与厌战思想。延安日本问题研究会的敌情研究不仅是中共对日作战和对日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还为中共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提供了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美国学者托马斯·亚瑟·毕森和欧文·拉铁摩尔等一行人于6月21日到达延安。毕森用铅笔在两个笔记本上记录了4天的延安之行,这些笔录成为《1937,延安对话》一书的最初手稿,这部极具史料价值的原始档案详细叙述了毕森等人在延安4天的具体情况,为我们了解七七事变前中共的抗战主张、延安的风土民情,进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字、照片等叙事史料。  相似文献   

16.
林木 《党史博览》2006,(2):28-29
1944年7月22日,一架美国军用运输机飞抵延安机场上空。飞机降落时并不顺利。在缓慢滑行时,飞机的左轮陷进了一座旧坟墓中,导致飞机转动着的左螺旋桨与地面相撞,螺旋桨折断。飞机上的乘客就是即将驻扎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周恩来上前对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说:“上校先生,一位英  相似文献   

17.
1945年1月9日,毛泽东请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代理团长克罗姆利少校,把一封信通过魏德迈转送华盛顿。毛泽东在信中向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如果罗斯福总统愿意把他和周恩来作为“中国一个主要政党的领袖”接待的话,他和周恩来就决定访问华盛顿。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还对那次没成行的访美之举有着无限的遐思,几多的遗憾。历史没有假设,翻开尘封的史页,让我们的思绪重新回到那关系着中国前途命运的难忘岁月。美国人的扶蒋联共政策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迅速地调整其外交政策,由最初的对日本侵华采取的“不承认”“…  相似文献   

18.
在1944年6月访问延安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中,有一名常驻白宫的美国高级记者。他在来中国前,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召见。罗斯福授权他与中共领导人接触,以更多地了解中共敌后抗战情况,回来后向他报告。罗斯福还交给这名记者一份《世界航空图》,要记者代他转送给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以示美国政府对中共的友好态度。这名记者来到延安之后,要求单独会见毛泽东。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罗斯福赠送的地图。  相似文献   

19.
1944年7月22日,是延安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三架美国战斗机环绕着宝塔山上空作掩护飞行,一架美国空军C——47型飞机在刚刚改善过的延安机场徐徐降落——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派驻延安观察组的第一批成员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  相似文献   

20.
岁月据《参考消息》报道,迪克西使团是第一个与中国共产党最高层接触的美国官方组织,它是由美国官兵组成的一个小兵营,是美国派到延安的军事观察团。它于1944年来到延安,于1947年解散回国。它同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高层接触,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早了28年。今年8月,使团成员再次来到中国访问,中国政府在北京宴请了他们。使团中的一位成员约翰·罗德里克回忆起了当年在延安时的情景,他说道:我于1945年11月抵达延安,在那里逗留了7个月,报道国共谈判中共方面的情况。这次谈判是由当时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派遣的特使乔治·马歇尔上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