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市民社会逐渐发育并日渐生长,市民社会之网在人们的视野中日益清晰。市民社会的产生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表现在:中国市民社会的生长能有效监督政府权力,遏制权力腐败;市民社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自治的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市民社会的生长有利于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推动我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市民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的健康发展,实现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发展的良性互动;市民社会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是维护我国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社会条件。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良性互动关系揭示:现阶段我们可以从发展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组织、法治化管理四个方面来探究我国市民社会建构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民社会是指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具有相对独立的领域 ,黑格尔第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市民社会概念 ,马克思第一次正确揭示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用“市民社会”理论分析中国社会有积极意义。中国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应该是良性互动关系。中国的法治必然建立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良性互动关系基础上 ,并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维度下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都是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产物。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各有其限度,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目标模式。此维度下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独立自主的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的培育是实现法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相适应的。市民社会是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 ,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成员在生产和交往中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政治国家 ,是法产生的基础。现代法治的实现 ,必须以市民社会为基础。在我国 ,要积极推进法治的进程 ,就要积极加强市民社会的培育 ,促进市民社会的成长 ,以构建法治实现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现代政党理论一般认为从政党政治里会自然生长出民主政治来.但是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历史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渐进发展的道路,威权政体中政党活动对民主政治的影响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政党政治能否带来民主政治与这些国家的政党成熟程度、对法治的尊重、军队的改革特别是市民社会的发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当我们谈论到民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西方的民主制度,特别是美国的民主。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民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促进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建立在市民社会上的美国民主制度,认为我们应该效仿美国建立市民社会,进行彻底的民主改革。本文将对公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一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来研究当今美国民主制度的真实性与实效性,从而认清我国民主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的成长决定了继承制度的演进。本文旨在透过市民社会的历史变迁及其与政治国家的互动关系,发现现代继承制度为影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格局所应考虑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从继承的目的、继承的客体、继承的主体以及继承当事人的意愿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市民社会的不成熟性;第二部分,分别从古代社会家(族)内部和家(族)之间寻找市民社会的生长点,揭示继承制度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成熟而演进的过程;第三部分,从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四个方面,分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并立与互动关系,提出我国继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代继承制度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团大量兴起。虚拟社团相对于现实社团,有超时空性、会员的匿名性和流动性强、无中心平面化网络性结构、自治性强等特征。按虚拟社团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可以分为良性虚拟社团和不良虚拟社团。从市民社会内部来看,良性虚拟社团是市民社会内部的积极力量,能够协调市民社会内部关系,化解市民社会内部矛盾,提升市民的公民意识,推动市民社会自治,从而维护市民社会有序、稳定。从社团和国家的关系看,良性虚拟社团能够和政治国家形成良性互动,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收集民意,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防止权力腐败,使国家和社会相协调,政治国家得到市民社会的认可,从而得以维护政治稳定。不良虚拟社团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据其形成力量,危害社会秩序,甚至成为颠覆国家政权的潜在力量的社团,不良虚拟社团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相对于良性虚拟社团,不良虚拟社团结构严密,行动诡秘;相对于现实不良社团,危害更大,难以监控。  相似文献   

11.
建构成熟公民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就社会结构现状而言,中国仍然处于陌生自由人社会状态,突出表现为社会自组织孱弱、公民参与缺乏、精英特征明显、社会分化严重、公民文化缺失。且由于国家与市场等外在因素制约,陌生自由人社会内部结构不断复杂化,社会流动减缓,碎片化结构简单复制,社会分化与冲突加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内卷化趋势,无法朝着成熟公民社会这一高级模式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形势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了崭新的内涵。宗教要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既要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又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符合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既要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为市场经济建设与西部发展贡献力量,又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方向,努力体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以德治国"战略的特色。总之,宗教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当今社会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关系的协调运作和稳定发展。其中劳动关系的稳固建立和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极强的影响力。其施以正面影响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其加以负面影响将阻滞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劳动关系的缘生物——工会组织应在其中力求有所作为和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紧紧结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世界政治大动荡年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现实 ,深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 ,创造性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了“现代国家是加上了专政的领导权”或“现代国家 =政治社会 +公民社会”的概念 ,强调“现代国家”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 ,重视知识分子在“现代国家”中的作用 ,等等。他的理论 ,对于我们研究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 ,同时研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主张。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 ,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逻辑结论。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努力建立社会主义的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列宁晚年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但大胆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道路,而且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列宁关于发扬民主、反对官僚主义、改革党和国家的机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底层研究"(subaltem studies)的著名学者帕萨·查特杰(Partha Chattelilee)对目前盛行的公民社会理论提出了质疑.查特杰认为规范性的公民社会理论无法解释印度的现实情况,故提出"政治社会"的概念和理论,以弥补公民社会理论的短处,维护印度底层社会成员的权益.查特杰对印度社会底层的民主参与做出了具有新意的论证,但其政治社会理论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民主的制度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包括协商民主在内的选举民主、远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等民主机制不断完善和逐步成熟,推动着民主政治化与民主社会化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其制度化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在我国继续深化和推进全方位改革的关键时期,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其制度化发展具有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却面临着农民工参与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等诸多实际问题。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并完善相关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