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的力量     
顾土 《廉政瞭望》2010,(24):29-29
一个人的名字里有个世字,40多年前,自我介绍时多半会说,世是“人活一世的世”;30多年前,可能就改成了“世界革命的世”;再往后,古装电视剧看多了的人大概会说是“李世民的世”;喜欢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就说成“入世的世”;而最近,我已经听到有人在说,“世博会的世”,这就是流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朱基谈“减员增效”据《吉林日报》4月1日报道,在3月25———26日召开的四省(区)党政负责人座谈会上,朱基总理说,“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一个人干,一个人看,一个人在捣蛋,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够搞好?”他还精辟地指出,造成部分国有企业困难的原因无外乎...  相似文献   

3.
请您评刊     
华君武的漫画幽默且颇具讽刺力量。但他不准夸大他自己的作用,也不愿别人过誉。 曾有一篇《画有风骨,人有风趣》的报道,说他“文革”期间蹲三年“牛棚”,没停过画笔。他看后批注:“无此勇敢。”  相似文献   

4.
钱多是好事,可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可以为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多尽心意。但钱多也未必都是好事。钱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财富。然而,财富毕竟代表不了力量。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常识,更是名言。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恐怕说“创新就是力量”更合适些。毕竟,“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德国有一个叫李斯特的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很早就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不是取决于它所积蓄财富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发展程度。当时,他说了一句很令人深长思之的话语:“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因为力量的反…  相似文献   

5.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认为:“邓是一个卓越的人,他将作为本世纪所产生的一位伟人而名垂青史。”譹安南在悼念邓小平逝世的声明中这样说:“邓小平在中国最令人振奋的一段历史中,打下了自己永不磨灭的烙印,在他的卓越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这一成就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最伟大遗产。”譺……等等,这些都是邓小平人格力量的一种证明。邓小平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及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他人格的力量。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人格呢?应该说他的人格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兰考县的县委书记焦裕禄说过的一句话,他以自己的作为和影响证明了这句话的真理性。今天,在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位草原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再一次以自己的作为和作用证明了这一点。从焦裕禄到牛玉儒,时隔近半个世纪,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状况、思想观念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一个真正鞠躬尽瘁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人,一个真正把自己融入人民之中的领导干部,一个真正保持先进性本色不变的共产党员,在当前…  相似文献   

7.
1969年,“九大”召开,胡耀邦作为八届中央委员参加了“九大”,但没有被选为新的中央委员。“九大”之前和会议中间,有不少负责人找他谈话,让他写一个“深刻的”检查,说他是“红小鬼”出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仍然可以当中央委员。可是,他没有写这样的检查。他说:“禄这个东西要看透。如果为了禄出卖灵魂,活着有什么意思?长征的时候死了多少人,那时候哪里会想到能有后来的禄?我还能劳动,自己能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8.
各吹各的     
一个英国人领着一个美国人游览伦敦市区。“那是滑铁卢大桥。”他说,“只用两年就建起来了。”“那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人说,“我们的布鲁克林大桥才花了18个月!”他们走上尤士顿大道。英国人说:“那是尤士顿车站,拆旧站与建新站总共才花了14个月。” “我们纽约最大的车站不足10个月就完工了。”美国人说。 美国人看着34层的中央大厦问:“那是什么楼?”“哦,谁知道?”英国人耸耸肩,“早晨上班时还没有这幢建筑呢!”各吹各的  相似文献   

9.
信仰的力量     
开国将军方子翼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写下“仰不愧天,俯不怍人”8个字。老将军经历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川陕苏区粉碎田敬尧“三路围攻”和刘湘“六路围攻”、四过雪山草地、河西走廊鏖战“马家军”等无数场险恶战斗,三次战地负伤,三次险些丧命。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奉命组建“第4歼击师”并首任师长,成为第一位率部入朝参战的空战指挥员。他率领的“空4师”第一个击落侵朝的美军飞机,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由衷地称赞说:“他在中国人民空军的发展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由多个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之初,教职工因育人价值追求、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存在“少数人干、多数人看、个别人暗地里捣蛋”的状况。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乱相”,我们将“全员德育”工作模式作为打造学校德育特色的主攻方向,形成了“人人参与德育、处处进行教育、事事渗透德育”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愿与阿Q共勉     
“共勉”是个很礼貌的词儿,充满友善。意思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精神品位。”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咱们大家”。有的人动辄就嘲讽张三是阿Q,讥刺李四是阿Q,唯独他自己没有一丝儿“阿Q精神”,简直是个大勇士、大君子。我看,大不可信。我在很多文章中颂扬过阿Q的功德,乃至认为他对很多中国人有救命之恩。比方说,当年闹“文革”,将好多人弄成“牛鬼蛇神”,天天斗你、打你、往死里折磨你,你若是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处处逞出“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我看你只能撞墙、上吊、喝敌敌畏。幸…  相似文献   

12.
马钰 《共产党人》2010,(10):55-55,54
“看了张老太的家,我满足了。”同行者说。称之为家,只因为那四堵墙上加了一个草盖子,屋子里有一个铺着席子的土炕,和一个铁炉子上放着不知是盆还是锅的灶具;称之为家,是因为那面土炕上还躺着一个70多岁耳聋眼花的老太太。“什么是家徒四壁.什么叫孤苦伶仃,这就是!”有人在一旁叹息道。张老太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已经很多年不回家了,他忘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老母,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人世的。  相似文献   

13.
“正人先正己。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干出样子。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先带头做到。”这就是郴州市水电建设公司经理李达志的工作作风和做人原则。正是这样的工作作风使他带着一个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正是这样的做人原则使他赢得了全公司400多号人的信任。有的放矢扎实工作1997年初,组织上调李达志到郴州市水电建设公司任总经理。此前他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当时,市水电公司不景气,负债440多万元,经营不善,人心涣散。但他还是本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李达志觉得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首先应明确你所负责的这个单位…  相似文献   

14.
快乐的活法     
父亲是位农民,60岁那年,他开始忧心忡忡,没有劳保医保,老了怎么办? 后来他有了一个梦想,说要是能在城里找一份看门的工作,坐在传达室里看看报纸、听听收音机,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那将会非常幸福. 而同村的一位看了多年单位大门的老人却从城里回来了,他对父亲说:"看门有什么好,我到现在才明白在家种田那有多自由、多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这一著名论断,向人们指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关键在于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我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6,(7)
桑植县三人潭是个不起眼的山沟沟,地薄人烟少。那里有个大鼻头连长,看那里种包谷的花姑娘多,便打着“剿贺龙”的招牌,三五两天又来骚扰一次。老百姓真是恨死了他。这事传到贺胡子耳里。贺胡子忿忿地说:  相似文献   

17.
说他是“车头”,是因为他是单位的“头儿”;说他是“车头”,还因为他是管车的“头儿”,更因为他是省市劳模、企业的劳模标兵。他,就是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汽车运输管理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王福成。 见年代初,松江河林业局森铁处解体后与汽运处合并,合并后的汽运处被人们戏称为“大杂院”,拥有1600多名职工不说,两家的管理人员就近200人,谁来当这个家?局领导经过反复研究,选中了局总调度长王福成,于是他成了“大杂院”的当家人。 上任伊始,王福成便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矩:一是不吃请,二是不收礼,三是不搞“一言堂”。他…  相似文献   

18.
日前,全国政协一位领导在勉励民生银行一批出国深造的管理人员时,特别要求他们要“看小”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他解释说,这些人在国内“进出有车,兜里装卡,屁股后面还跟着一群人,是名副其实‘管人的人’”,不小看自己,就放不下架子,摆不正位置,取不到“真经”,达不到出国深造的目的。毋庸讳言,时下有些人做人做事,总找不到恰当的坐标,找不到适当的位置,而大多数人又往往“看大”自己,比如某些有职有权部门的职员,本应懂得社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但他们却自以为高人三分,言谈举止与众不同,其它部门的同志去办事,必须对他们低…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王宏伟可是个“名人”。提起他,老师傅们会说:“那可是个好小伙儿儿!”不熟悉他的人也会说:“知道,不就是咱公司那个老劳模嘛!”“老”劳模今年才33岁,是七车间抄纸丁班的值班长。别看他年龄不大,这些年却获得了许多荣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不可谓不多,历史不可谓不长,“老”劳模的称谓由此而来。刻苦钻研技艺精湛从踏入吉纸公司的第一天起,王宏伟就给自己立了条规矩:“干啥得像啥,要么就别干!”正是按照这样一个朴素的自我要求,王…  相似文献   

20.
“八个大馍有力量”是老温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的一大发明。老温为这油嘴滑舌的“发明”没少挨批斗。 那年头,十几个三四十岁的光棍住在一个黑乎乎的大房子里,干了一天的活没处消谴,肚子又没填饱,憋得无聊,饿得难受,就胡侃瞎吹。在这种场合,老温是荤话胡话俏皮话一串接一串,有时侯把熟悉的歌曲乱编乱唱一通,把“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