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对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国前历史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以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民国史为背景,历史地看待建国前的农工党党史;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为标杆,辩证地看待建国前的农工党党史;以重要党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线索,系统地看待建国前的农工党党史;以相关史证资料和原始档案为依据,客观地看待建国前的农工党党史。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研究建国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的两个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工民主党(以下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农工党由革命先烈邓演达等同志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建。先后使用党名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农工党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奋斗,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9日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70周年纪念日。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在纪念这不平凡的日子时,开展了一系列义诊等大型活动,庆祝农工党成立70周年,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弘扬农工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一、农工党的历史1927年5月,国民党武汉中央背叛革命,为了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农工党创始人革命先烈邓演达等同志开始酝酿组织新的政党。1930年8月9日,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反蒋的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央干部会,邓演达任总干事。从此,农工党开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又称"第三党")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成立的一个重要爱国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随民族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在组织上几经演变。考察这一组织演变过程,对于揭示农工党在政治上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走向进步和革命的光辉历程,将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在拍摄四集电视专题片《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过程中,我们参与了探寻彭泽民返回东北解放区旧址的整个过程。按照彭泽民一张照片的背景,我们进行了认真考证,探寻到马迭尔宾馆,并了解到农工党当时的领导人章伯钧、彭泽民、丘哲等曾来到东北解放区,参与新政协筹备工作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引起了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主委陈述涛的高度重视。为了继承和弘扬光荣传统,让爱国主义精神永励人心,他多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初创时期,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与中共发生了切实的合作关系。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上的一致性,与中共在反蒋独裁统治、土地运动以及反蒋的武装斗争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策应、配合与合作,为复兴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中的中、高级知识分于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是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 该党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一部分坚持革命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宋庆龄、邓演达、彭泽民等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教而奋斗,“相约集合同志”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建。她曾三易其名,始称“中国国民党临时  相似文献   

9.
第三党即现今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中国最早创建的民主党派,它创建伊始便与中共发生了合作的关系,这是一个光辉的起点。这种关系在发时是很复杂的,既有实际斗争中的策应与配合,也有政治上的矛盾和论争,其基本方面是合作的。这时期的特殊关系,为我国多党合作在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第三党即现今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中国最早创建的民主党派,它创建伊始便与中共发生了合作的关系,这是一个光辉的起点。这种关系在当时是很复杂的,既有实际斗争中的策应与配合。也有政治上的矛盾和论争,其基本方面是合作的。这时期的特殊关系,为我国多党合作在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