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问题 ,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文章进一步论证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观点 ,更多的文章则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说”提出了异议 ,并提出了其它观点。本文对学人就这一问题提出的几种不同观点作了简略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存在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前者是专史 ,后者是中国通史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属于通史。作为专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应以五四运动为起点 ,而作为通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则可以以南昌起义为起点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摘     
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史学界历来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近张静如、姜秀文撰文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五四运动(指1919年5月4日—6月28日)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理由是:第一,五四运动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阶级的领导必须由政党来实现,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产  相似文献   

3.
自 1990年以来 ,随着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批专著、通史、历史长编、人物传记 ,以及论文相继问世 ,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使研究水平向着更加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以本人所掌握的资料分 3个部分 ,即论文观点 ,专著、传记观点 ,以及观点综合评价 ,试对国内五四运动史近 10年研究作一述评。一、国内学术论文观点概述(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问题。近年来 ,相当一批研究者认为 ,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郭圣福于 1991年第 6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南昌起义为完整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及席书涛…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曾在一个长时期中习惯于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开端.对此无人提出异议.1962年,朱务善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以其直观认识为基础撰文提出,五四运动开始时,无产阶级并没有参加,到“六三”以后,才有上海工人罢工支援,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因此谈不上无产阶级领导,所以五四运动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①这篇文章引发了建国以后关于五四运动性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等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前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几乎所有参加讨论的学者都不同意朱务善的观点.他们大都依据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论证五四运动已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②后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随着“文革”时期整个理论学术研究的停滞而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5.
(一)时期划分的新观点和不同的提法有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五四运动,而是南昌起义。理由是,衡量新民主主义开端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无产阶级领导,二是用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而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四大才认识领导权,实行对武装斗争的领导则是南昌起义;中共在大革命时期主要精力领导工人运动,而不是武装斗争。把南昌起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才具有科学的完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半个世纪以来五四运动史研究的若干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以后,论五四的言论和书籍就出现了。在学联的通电等文字里就有了“五四运动”的提法。罗家伦在《每周评论》的一篇文章里也使用了这个概念。后来罗家伦去了台湾,曾是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的主任。但在五四运动中他做的有些事情,我们并不否定。当年五四游行扛大旗的是博斯年(总指挥);五四当日的《宣言》有两个,文言的是许德南起草的,白话的就是罗家伦起草的。五四运动过后不久,关于五四运动的书马上就出来了,《青岛潮》、《学界风潮纪》等一些小册子,大都是…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它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事件,而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统治斗争的继续,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经过五四运动,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即拯救中华的历史使命。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至下个世广东人民的历史使命——从纪念五四和我大使馆被炸说起 陈弘君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它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事件,而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统治斗争的继续,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经过五四运动,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即拯救中华的历史使命。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至下个世  相似文献   

8.
北京现代革命史1996年文章著作目录索引段丽欣文章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苏双碧历史教学第7期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再探讨孔凡岭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关于五四运动评价中的几个问题宋小庆求是第13期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发扬五四精神,199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忡共党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石仲泉、彭明、张静如、萧超然、王桧木邵维正、王渔、刘景录、崔自锋、朱乔森、郭德宏等近20位专家学者。与会者围绕什么是五四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关于五四精神的内涵1919年5月4日在北京首先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的五④运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刊物与读者见面时,正是波浪壮阔的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纪念五四运动,宏扬五四精神》将让你了解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进程,《五四运动在厦门》、《五四运动对闽北革命历史的推动作用》,将让你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你将读出五四运动强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两个八十年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也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是,中国人民走到五四运动这一步也不是容易的。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几乎已成为定论的问题,自1989年张静如、姜秀花撰文提出异议后,引起了争论,有的坚持“五四运动”开端说;有的主张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成立开端说;有的主张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开端说;有的提出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开端说。分歧的焦点是对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有的认为是无产阶级“参加领导或领导”;有的认为标志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几个。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问题,这不仅是划分中国民主革命历史阶段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因此,通过进一步讨论,充实和加深认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具有以往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全新姿态,取得了当时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胜利.它是有广大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贼的群众性革命斗争.这在鸦片战争后近80年的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所以,五四运动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简单延续,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相似文献   

15.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具有以往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全新姿态,取得了当时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胜利.它是有广大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贼的群众性革命斗争.这在鸦片战争后近80年的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所以,五四运动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简单延续,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相似文献   

16.
五四",是青年的"五四"。我们不仅仰慕"五四"青年,更要做弘扬"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五四"永远是青年的"五四"。因为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率先发起进而推向全国的民族救亡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前面的则有数十万学生。"青年学生作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先锋队,最大程度地实现和发挥了他们的价值。五四运动必将以其青年性的特征永远地彪炳史册。1935年中国青年联合会在延安成立的时候,提出把…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同时五四运动又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抓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华英才半月刊社组织摄制了10集大型系列专题片《青春中国》。该片以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反映五四精神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为更好地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距今已经有85年之久,但青年学生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的激昂口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关于民主和科学的精彩演说,却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80多年来,人们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成果浩若星辰。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共发表研究五四运动的文章近200篇,学者们对五四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提出了对五四的新见解、新观点。现就一些主要研究成果作一介绍。关于五四与中国现代化问题将五四运动放到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考查其历史作用,是90年代以来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纪念五四运…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的新开端。在这次运动中,广大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爱国、奉献、求知的崇高精神,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中国青年的无尚光荣。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同时也是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之年,在这样一个时刻,回顾八十年前五四运动的伟大壮举,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激励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以建设中国恃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在改革开放大业中作出更大贡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继承五四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1979年五四运动60周年纪念为契机,五四运动史的研究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从近年发表的有关著述来看,论述问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以下谨就新时期五四运动史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一、关于五四爱国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一种意见认为,“五四时期”这个概念,从文化角度考察要比从政治角度考察长好几年,可以狭义和广义加以区分。狭义指1919年5月4日到6月28目的“五四爱国运动”,其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五个高潮。广义指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其间又以五四爱国运动为界标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不同阶段(具体划界也有不同意见)。另一种意见认为,“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