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才能“小康”,“小康”才能“和谐”。 一、“和谐”才能“小康” 人类对小康社会理想追求的历史表明,没有和谐就没有小康。尽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正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配置,经济发展进入了近几十年来最好的时期,现在叉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保证。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已经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黄惠兰 《传承》2003,(3):46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何在?———总体上的小康是—个低标准的小康,而全面的小康社会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相似文献   

3.
观点摘要     
“全面小康”不能乱放卫星《中国青年报》有文章指出,继个别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市提出提前全面实现小康后,有不少地方的领导也不切实际地仿而效之,好像不“提前”、不“赶超”就显得没有雄心大志似的。有的地方喊出“30至50年赶上美国”的响亮口号;有的大城市提出“争取提前三五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老百姓看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消息并不欢欣鼓舞。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说:刚吃饱穿暖又穷折腾呢。建设全面小康,我们不求提前,但求如期实现。中国人再也吃不起“赶超”、“提前”的苦了!试想,一个人均 GDP只有1000美元的中国,怎么可能在30至50年赶上人均 GDP3万美元的美国?我们预定的发展目标是再过50年达到人均 GDP5000美元,才相当于美国现在的1/6。  相似文献   

4.
张强 《北京观察》2005,(10):7-9
在"十一五"时期,以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为标志,北京市将进入一个较高水平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农村地区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标准.  相似文献   

5.
数字     
给“十五”中国算账国内生产总值据国家统计局当年统计公报披露,“九五”末的2000年,全年GDP为89404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中国GDP达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22257亿美元,人均1700美元。“九五”时期GDP为393578亿元人民币;“十五”时期GDP达633861亿元。税收“九五”时期为47350亿元,2005年达30866亿元,“十五”时期我国税收总收入达109217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131%。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五”末的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十五”末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  相似文献   

6.
唐爱斌 《当代广西》2005,(23):14-15
“十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相继实现了两个重要目标。2004年实现了以GDP突破3000亿元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2005年将实现以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为主要标志的“双过千”目标。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将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表明“十五”是广西经济发展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回顾“十五”发展,展望“十一五”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十五”广西经济发展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相比,“十五”的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创十年来增长新高,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十五”时  相似文献   

7.
资料     
《中州统战》2003,(5):24-25
各地实现小康时间表 不久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符合本地特点的小康时间表,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率先实现现代化型”。北京、上海等地2002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3000美元,天津2003年也要达到这个水平。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发展也已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未来发展的任务,就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类:“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型”。陕西、四川、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建设小康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它们的目标是提前达到翻番水平。江西提出,到2005年,江西要实现人均GDP在中部诸省位次前移并力争进入前列,在此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GDP比2000年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使全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当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时使用的概念。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按此标准,居民的食物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60%的绝对贫困;60%到50%之间属于温饱;50%到40%是小康;30%到20%就是富裕。另一个是以人均GDP为参照的标准。在邓小平他老人家的心目中,人均GDP…  相似文献   

9.
小康目标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12月首先提出的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形象概括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84年提出的具体衡量指标是人均GDP800美元。20多年前的美好憧憬和科学规划,在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带领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辛努力,在世纪之交变成了现实。告别贫困,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瑰丽篇章,也是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经济徘徊不前,而我国却一枝独秀,经济发展稳步攀升。中共十六大又描绘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目前来看,形势大好,但困难也不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实现这些地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按2000年人均GDP800美元衡量,全国31个省、市、区达到或超过的共有16个,即总体小康实现率为52%,还有15个省总体尚未达到小康。例如某省人均GDP4839元(合585美元,按1:8.27计),不及东部(1371美元)的一半。如将城、乡分开计算,200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相似文献   

11.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5,(14):23-25
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我省正处在这样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11243亿元,成为全国第4个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23942元,约折合2893美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6元和6096元。“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经提前一年完成,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规划是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现代化事业必须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在2000年跨过人均GDP800美元的小康门槛之后。进一步脱贫致富,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但经济学家们对此却喜忧参半,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发展正面临一个关键性的时刻。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丁宇 《群众》2007,(9):17-17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在调整结构中促进发展,在区域竞争中奋勇争先,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市人均GDP、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得分位居苏北第一,连续4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苏北全面小康第一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到“十一五”期末,中国人均GDP水平将由2000年的850美元增加到1600~1700美元,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在描绘“十一五”末的情景时举例说,目前中国有4亿个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富裕家庭占10%,就是有4000万个,假若GDP以年均8%的增长速度发展,到“十一五”末,富裕家庭将达到7000万个。从私家车来看,目前中国1000人拥有4台轿车,全国有500万台私家轿车,按照年均购买力增长20%计算,到“十一五”末,1000人将拥有10台车,全国将拥…  相似文献   

15.
吉宏龙佳 《创造》2003,(7):19-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地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但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宁蒗来讲,到2002年,人均GDP只有204美元,按新的脱贫标准,全县还有占总人口83.2%的19.14万人处在温饱线以下,宁蒗已成为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与全国全面建小康的新形势形成了强烈反差。全国建小康,宁蒗怎么办?刚闭幕的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本世纪头20年宁蒗“全面解决温饱、努力奔向小康”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头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常言说得好,谋事在众议,成事在落实。制定政策和规划,下达任务和要…  相似文献   

16.
一、提出构筑和发展成渝经济带具有战略性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正在到来。从2001年起,中国将开始实施“三步走”的第三步发展战略,即从小康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就是,要在下个世纪中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有可能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尽管近期对中国GDP超日的“批评”甚是激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讲出的这个“天文”数字,仍然令人猝不及防。这意味着,按目前的汇价,到2020年前后,中国GDP将相当于当期美国GDP总规模的水平,人均GDP由现在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提高到五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我国有望提前两年实现GDP翻两番《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预测,2018年中国GDP将达到2000年的四倍多,有望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该课题组成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分别预测了我国下三个五年规划期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他说,预计“十一五”(2006至201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GDP近1.9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2000美元。“十二五”(2011至201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42万亿元,人均GDP将接近3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3000美元。“十三五”(2016至2020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期末GDP总量将超过60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4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5000美元。(摘自《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头5年转瞬即逝。在“十五”的结尾处,我们回首这一时期,会津津乐道于一些意义重大的数字,也会被一些为我们忽略的数字所鼓舞。这些数字,构成了我们对这5年的数字印象。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2003年,我国GDP达117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年,我国GDP达136875.9万亿元,同比增长9.5%,人均GDP达1269美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8.8%,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