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与东盟经济日本首相铃木善幸选择了东盟五国作为首次出国访问的对象,这是破例的。通常,日本政界要人出国进行官方访问,首先到美国和西欧,尔后到东盟地区。这次日本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企业与东盟合作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日本作为东盟传统的贸易与投资大国,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的主要竞争对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和日本在东盟地区投资的现状及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探索中国企业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对东盟投资的竞争力,抓住目前良好的机遇,更有效地加快对东盟地区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东盟地区主义迅速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东盟实现了大东盟的愿望,加强了东盟地区内部的各种合作,而且突出表现在东盟积极推动东亚合作和东亚一体化进程。在推动东亚合作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东盟对东亚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寄予了厚望,但日本的表现与东盟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反差。东盟和日本在东亚地区主义理念上的分歧是这一反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日本与东盟各国的自由贸易关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推进与东盟和东盟各国的自由贸易 ,日本政府根据其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的需要 ,在修改通商政策、制定自由贸易战略的基础上 ,在开放农水产品市场、加快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扩大直接投资、加强政府开发援助等方面 ,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位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元贷款为主体的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不仅在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中发挥着助推器作用,而且也成为双方加深互信与理解的有效渠道.然而冷战结束后,日本官方发展援助中的非经济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顺利实施.日本在对华官方发展援助问题上突出强调政治效果以及两国就对华官方发展援助问题的不同认识,削弱了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1971年—2014年间日本对中南半岛四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简称CLMV)的官方发展援助(ODA)与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工具,实证分析了日本对四国的官方发展援助(ODA)和双边贸易增长的联动关系,探讨了日本对中南半岛区域内相关国家官方发展援助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日本对CLMV的官方发展援助(ODA)与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其对外援助的确具有积极的贸易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70年代初以前,美国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其后日本对印尼的援助迅速增加,美国则日趋减少.1980——1986年,日本、西德、美国的官方开发援助支付总额分别为28.1亿美元(占印尼所接受的官方开发援助总额的40.4%)、10.6亿美元(占15.2%)、9.7亿美元(占13.9%)。在日本的官方开发援助额中,占最大比重的项目是官方开发援助贷款。至1987年8月底为止的累计额,日  相似文献   

8.
东亚共同体建设:关于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区域竞争加剧以及各国在变动的时代保持主体性和安全需求的双重刺激下,东亚地区合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东亚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东盟、东盟+3、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各种机制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推动东亚地区逐渐以一个整体出现在国际事务中.由于目前东亚内部还存在很多矛盾和不确定性,东亚从一个多国家的地区真正建设成一个面对共同挑战、拥有共同愿望和命运的地区共同体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6月22—24日,由香港岭南学院亚太研究中心组织举办的1988年中国—东盟香港研讨会在香港召开。会议主题为:“日本不断增加的国外资产:是否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媒介?——日本、中国和东盟的三角关系”。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中国、东盟各国、南朝鲜、美国、台湾和香港的专家学者40多人。 香港立法局主任委员谭慧珠和日本驻香港总领事参加了开幕式和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0.
陈建荣 《东南亚研究》2004,(4):42-45,64
作为"东盟方式"的延伸,东盟地区论坛与"第二轨道外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东盟地区论坛的成立及运作两个层面分析了"第二轨道外交"与东盟地区论坛的相互联系,文章指出,"第二轨道外交"促成了东盟地区论坛的产生并成为论坛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至今,已经十三年了。由于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这个组织日益巩固。特别是一九七六年二月在印度尼西亚峇厘召开第一届东盟国家首脑会议,标志着东盟组织在政治协调和经济合作上进入一个历史新纪元。 在首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一项《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用很大的篇幅谈到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宣言》说,成员国应就“本国和本地区的发展计划采取合作行动,最大限度地利用东盟地区的自然资源,来进一步相互补充各国的经济”。并提出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日本加入"科伦坡计划",以准赔偿的形式开启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历程,这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贸易开放、技术创新、组织效率等五个方面探讨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对东南亚五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在长期内有利于东南亚五国的经济增长,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均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丰裕的资源禀赋反而成为受援国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是国家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具体文字表达,国际法的遣词造句对维护与争取国家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1977年东盟与日本首脑会议联合声明中的日本援助承诺为例,分析了东盟和日本如何利用国际法的用语模糊来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官方开发援助是一种经济外交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日本作为一个ODA提供大国,其对东南亚国家的投入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政策形成过程以及最新动向,对其背后所隐藏的新时代日本外交政策的走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四、今后的展望与课题其次,东盟国家的对外竞争能力相对较强的一个源泉,也是吸引外资向东盟地区投资的一个诱因乃是工资相对地比较低廉,那么东盟国家的工资水平又是怎样的呢?如第九表的数字所示,1991年东盟各国的工资水平比1990年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1997年到2005年的8年中,中国全面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外交活动中,不断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设性提案,推动了地区规范和秩序的建构,为论坛的发展和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全面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建构进程,是对东盟方式接受的基础上自身负责任大国身份确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每年一度的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成为东亚各国及美俄等相关国家博弈的平台。日本作为东盟最早的对话与合作伙伴之一,长期以来,通过区域、次区域及双边渠道布局地区外交,突出与东盟及东南亚各国的"全方位关系"。在东亚系列峰会筹备、举办以及落实协议等各环节,日本已形成颇为有效的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78年世界银行统计资料表明:东盟五国1976年的总人口已达232,071,000人,同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总人口达302,115,000人。 第二年(1977年),东盟五国总人口估计增加了5,252,000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  相似文献   

19.
刘奕玮 《东南亚研究》2024,(1):29-48+155
作为具有施动性的行为体,东盟在东南亚地区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8年5月,在缅甸受到“纳尔吉斯”风灾的重创之后,美国等部分国家试图应用“保护的责任”来对缅甸进行强制性援助,这与东盟坚持的“基于同意的援助”规范相冲突。如果东盟无法阻止“保护的责任”的扩散,其将面临域外大国对地区事务的干涉以及自身身份认同和自尊感的危机。在此情况下,东盟在外交场合积极反对在灾后援助中应用“保护的责任”,主动协调国际援助有序进入缅甸。基于东盟具备协调灾后国际援助的能力,并且对美国的社会化程度取得可观的进展,东盟成功利用显性实践维护了“基于同意的援助”并抵制“保护的责任”。东盟在此次灾后援助中表现出的施动性表明,其具有实现自身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东盟地区网络安全近年来开始引起世界瞩目,不仅仅由于其巨大的互联网需求潜力,而且由于东盟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日益成为域外大国借助网络外交施加影响力的角力场。本文考察了东盟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及网络安全合作现状,分析了东盟成员国网络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对东盟国家开展包括中国在内的网络安全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