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亚兴 《奋斗》2005,(1):55-56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手握官权的官,把手中的乌纱帽当作紧缺商品,待价而沽。这道理再简单不过,没有卖官的,哪会有买官的?  相似文献   

2.
赵亚兴在《奋斗》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为何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手握官权的官,把手中的乌纱帽当作紧缺商品,待价而沽。而且,这些卖官的在批发乌纱帽时,都是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模样,且又差不多都是在冠冕堂皇仿佛无懈可击的所谓“正常程序”之下进行的。因卖官受贿被判刑的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 在狱中吐露真言:当年他有权卖官,都是隐藏在“正常程序”中进行的,表面上可以说做得天衣无缝。每次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10,(1):64-64
<正>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跑官要官"之风屡禁不止,"买官卖官"案件和拉票、搞贿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严重干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败坏党的  相似文献   

4.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5.
半解跑官风     
半解跑官风秦剑跑官风,因官场上捞乌纱在频繁活动而生成。民间有戏言:"生命在于运动,跑官在于活动。"跑官成风,足见其已成为政治生活中一道令人堪忧的现象。用地道的政治术语讲,跑官风是组织人事工作中最大的腐败现象。广大百姓对此指斥不绝,嗤之以鼻,而跑官者却...  相似文献   

6.
时下,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明明这个人不行,但照样得到提拔重用;明明那位同志可以,却就是得不到提拔重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跑官”因素在作怪。当“跑官”者得到实惠后,继续“跑”的劲头更足了。一些来“跑”者也受利益的驱动,加入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一批跑官卖官者的龌龊行径大白于天下。且看,这些贪官是如何贪婪地攫取不义之财和如何费尽心机谋取权力的呢?卖官书记每天都是万元户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在2000年4月至2004年5月任山西省翼城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被当地群众称为“卖官书记”。2004年5月,山西省检察院反贪局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同年6月29日武保安被批准逮捕,随后,武保安的妻子王临风也因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依法逮捕。侦查发现,武保安任职期间,先后…  相似文献   

8.
当前,干部的廉洁与腐败,是群众最为关注、最为敏感的问题,尤其是用人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大。   一、用人方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表现   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核心是买官卖官。集中表现为: 1.权钱交易,买官卖官。 2.四处活动,跑官要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以及一些颇有声望的老同志也通过个人关系和权力影响,为跑官要官者打电话、写条子,牵线搭桥;一些掌握组织人事大权者则充当跑官要官者的代言人,用人情代替政策,讲关系不讲原则,从而使一些劣迹斑斑的人…  相似文献   

9.
日前开审的"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马德卖官案,暴露出多方面问题。尤其是相关制度频频失灵的现象,最令人深思。在马德担任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的短短两年内,他卖官所得有600万元之巨。最富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德在大权在握时非常"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多次提出要"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在绥化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又"创造性"地提出:"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署名,写清推荐理由,实行推荐责任制。"组织部门专门为此制定了《推荐干部责任书》。绥化有关县市还提出了"五个不用":"溜须拍马的不用,好吃懒做的不用,跑官要官的不用,平庸无为的不用, 无德无廉、形象不端的不用"。  相似文献   

10.
心林 《党建文汇》2000,(3):29-29
近一二年来,屡屡有一些地方领导人公开怒斥官场腐败现象,有的怒斥弄权勒索、吃拿卡要,有的怒斥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的怒斥迎来送往、摆谱显威,有的怒斥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有的怒斥拉帮结伙、结党营私,有的怒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1.
黎里 《前线》1993,(11)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讲话时强调:“要官、跑官的不给!”,义正辞严,掷地有声。对在“官场”上搞不正之风的人,不啻是当头一棒!何谓“跑官”?为个人作官、保官、升官而跑门子也!“跑官”现象非自今日始。明朝人宗臣有一篇书信体文章《报刘一丈书》,其主要篇幅就是揭露当时社会的“跑官”现象的,文字生动有力,对跑官之丑态刻画入微,活脱脱一幅“跑官图”。文字虽不算少,但比之我用白话转述,还是节省得多,故将有关文字照录于下,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小说《解人颐》中有一首打油诗,很是发人深省。诗云:“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便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首打油诗,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那些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人的病态心理。然而,这种欲无止境的贪腐现象如今在我们的官员中仍然大有市场。君不见,时下的官员中有的饱暖思淫欲,色欲包天。有的蛇口吞象,钱欲膨胀。有的官瘾十足,权欲极强。脚底生风跑官要官,跑了个小官又想做大官,做了副职又想做正职,做了无权的官又想做有权的官。每逢党委、人大、政府换届之年,中央都要三令五申:严禁拉票贿选,严禁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可其人奉行“爱哭的孩子有奶喝”的要官哲学,仍厚着脸皮、削尖脑袋跑官、要官、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怀化市纪委日前通报一起父子顶风违纪严重干扰换届工作的案件:为了帮助儿子在此次换届中进入县级领导班子,父亲组织人员在网上发帖,干扰换届。怀化市纪委对涉事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新华网)经验告诉我们,换届要成功,纪律是关键。为了严肃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中纪委、中组部出台了"严禁拉帮结派、严禁拉票贿选、严禁买官卖官、严禁跑官要官、严禁造假骗官、严禁说情打招呼、严禁违规用人、严禁跑风漏气、严禁干扰换届"的"九  相似文献   

14.
近来,跑官买官的丑事屡被揭露,人们都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是,当我读到某媒体报道的安徽省一个贫困县两任县委书记公然买官卖官的新闻时,我似乎感到自己不能再不“杞人忧天”了。  相似文献   

15.
李名志 《求贤》2006,(8):4-4
按照《党章》规定,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分批进行换届。笔者认为,防止和纠正换届中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一方面要杜绝出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坚决防止悄然滋生且呈蔓延趋势的“挑官”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李云忠的贪腐有些特点:因为收钱"不倦",他慢慢变成了买官者的"牵线木偶";同时,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连90万元这样不算小的数目,都被他斥为"打发叫花子"。买官卖官是公认的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恶劣现象,腐败之尤。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或多或少都有买官卖官之类的问题。买官卖官的交易很隐蔽,以卖官巨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2,(10):12-13
近年来,蓟县始终把防范和遏制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多措并举,深入抓好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徐积强 《党课》2006,(4):38-39
提起买官卖官,人们无不痛恨至极。但是,尽管人人都在斥责买官卖官现象,强调干部作风要正派,强调凭实绩用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但在个别地区和单位,买官卖官现象却屡禁不止,且大有蔓延之势。这是个大问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跑官”现象始于何时,很难考究。不过,我敢武断,自从有了官制,就有了官场,有了官场,就出现了“跑官”现象。只是“跑官”之风之盛至极,恐怕也只是近十几年来的事。   小官跑大官,下官跑上官;无官跑官,有官亦跑官。自己亲自跑,带着老婆孩子跑。领着小姨姘头跑,七拐八弯托着亲友老同学跑。白天跑,晚上跑,利用开会出差之机挤出时间跑。拎着洋烟洋酒土特产跑,怀揣首饰珠宝美元跑。吹你、捧你、肥你,令你嘴软、腿软、灵魂出窍,使你飘飘然忘乎所以,占贪便欲罢不能。看准时机成熟,向你要“官”,要“政策”,要“工程”,一…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严肃指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用人方面存在的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大。必须严格整肃,坚决刹住这股歪风,坚决惩治这种腐败现象。”惩治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特别是不少地方仍在蔓延的“跑官要官”问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当务之急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