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钱信松 《群众》2022,(7):67-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宿迁市人社局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化、系统化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关键小事,不断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曹智 《群众》2023,(9):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邳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事业根植于人民之中,深入开展“争当‘三问’公仆、争做‘四有’典型”主题实践,自觉问需于民、  相似文献   

5.
谢晓军 《群众》2023,(9):45-4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作为肩负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重要职责的民生职能部门,推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民政部门责无旁贷。迈进新征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牢记嘱托、  相似文献   

6.
正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以有效举措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育、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统筹解决好,妥善处理生态和民生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人口、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民生建设造成了新的挑战,国家发展的新目标也对民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未来推动我国民生建设的战略方向包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以民生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福利结构和更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在具体行动路径上,应该继续提高民生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地提供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实行积极的社会政策行动;优化民生保障结构;实现福利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守好“三农”基础、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已经开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阶段。从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实现途径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主体和重要途径。要把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放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谋划,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深化乡村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平衡性;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在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中奋力实现民生保障新突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作出的关系全局的战略部署,揭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1.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精准研判发展阶段新变化而作出的科学论断。立足于新阶段新起点,整体把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充分认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价值定位,全面落实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得以“扎实推动”的实践要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3.
陈昌宏 《中国民政》2022,(15):43-44
<正>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进号角。全省民政系统将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夯固根基。以困难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全省民政系统要忠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重点,稳步增进民生福祉,为促进共同富裕兜实兜牢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14.
苏锋 《群众》2022,(15):16-17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始终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战略,全力做好富民、利民、惠民三篇文章,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专业社会工作在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发力,高质量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助力将社会工作站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幸福站”。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想追求,其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主要体现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撑共同富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富裕,着力改善民生兜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2,(1):12-13
2011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5项主要任务之一。提出“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这一要求和现实民生的实际,迅速改善农村牧区民生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下面,我就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9.
张军 《今日浙江》2011,(2):14-17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科学发展之要。近年来,我省坚持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步伐不断加快。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以民生改善推动改革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2014年,费县人大常委会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减少会议和大规模的视察,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专题调研活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我们要以民生为导向,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着力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吴召勇告诉笔者。关注老人供养保障"老有所依""新买的电视,新购置的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