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埔》2010,(1):11-11
2009年12月22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中签署了《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之后,祖国大陆的专家学者对两岸签署的这三项协议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22日上午,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中市裕元花园酒店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四次会谈。双方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四项议题进行了磋商,并就前三项议题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同意继续就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议题进行讨论,适时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3.
<正>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两项协议,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人举行第五次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在两岸文化教育互动日趋热络的全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签署“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议”的呼声愈来愈高,但两岸当局对此态度却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形势下,两岸间有必要“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地推进该协议的签署.两岸可先行签署《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协议》,随后再逐步扩大到文化创意、学术交流、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协商谈判,在此基础上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整体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6)
正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2月5日在北京签署《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合作协议》,这是继2005年、2012年后,第三次签署相关协议,也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前景释出积极讯号。每一次签署协议背景不同、合作重点不同,但战略目标相同,影响效果相似。第一次合作的2005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年,大陆继出台《反分裂国家法》为在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划定红线后,相继邀请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  相似文献   

7.
陈星 《台声》2009,(6):19-20
2009年4月底。第三次陈江会在南京登场,两会经过协商,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三项协议;关于开放大陆资本赴台湾投资的事宣,双方在这次会议上也达成共识,将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加强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4,(4):55-56
<正>海协会与海基会今年2月27日在台北举行恢复制度化协商后的第十次会谈,陈德铭会长与林中森董事长签署了《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和《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同属气象、地震灾害多发地区,这两项协议"管天管地",生效后将可建立两岸相关业务交流机制,提高两岸应对灾害的分析预警和防御能力,对于保障两岸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但相较之前9次会谈两会所签署的19项协议和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共同意  相似文献   

9.
邰宗  章涟漪 《台声》2014,(3):34-35
2月27日14时30分许,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台北举行会谈后签署了《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及《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这两项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促进两岸气象、地震业务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和常态化,有利于推进和深化两岸在气象、地震领域的交流合作,从而共同提升气象灾害警报和防震减灾能力,更好地为保障两岸同胞的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0.
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南京举行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双方就两岸空中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三项议题签署了协议,并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宜达成了共识。其中,《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满足了两岸民众希望遏制犯罪,维护正当权益,促进正常交往的迫切要求,将对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活动,开展司法互助,维系两岸交流交往正常秩序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我和台湾海基 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 载负着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殷切期待,受权在新加坡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加强海协与海基会联系与合作、协商处理两岸交往中的具体事务性问题等事宜举行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为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的发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开创了两岸侦查合作的新纪元。该协议签署前,两岸侦查合作体现出的间接性、单一性、复杂性与不稳定性特点,导致两岸警方在共同打击犯罪过程中资源投入大,办案周期长,司法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对跨境犯罪的打击力度。该协议的签署在两岸侦查合作的主体、范围、程序及内容等方面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制度化合作机制的构建,未来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状况必将实现若干重大转变。两岸应在既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践该协议的宗旨,为两岸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3,(7):59-59
6月21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第9次会议达成新的成果,林中森和陈德铭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项自2008年以来签署的第19项协议,不仪标举着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同时也使得台湾的服务业在大陆将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次会谈并同意下次的会议包括互设办事机构等6项议题,标志两岸的合作又向前迈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1月1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实施。6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正式成立。这是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去年6月签署、9月生效后,两岸双方为落实协议而采取的重大实质性步骤,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式跨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代。  相似文献   

15.
8月8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赴台,并于9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了“两会”恢复协商后的第八次会谈。本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和《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这两项协议的达成,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的一个里程碑,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6.
海协、海基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章涟漪 《台声》2014,(10):48-49
9月13日下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在京闭幕。两岸台胞社团共同签署了14项旨在落实交流合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台胞社团交流合作伙伴协议》。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主持闭幕式。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10,(6):14-14
6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三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取得上重要进展。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当晚在宴请双方代表时表示,这一协议符合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协议一旦顺利签署,将经得起时间、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蒋邰宜  吴明文 《台声》2011,(11):20-23
10月19日至2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天津举行第7次会谈,会谈后签署了《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并就继续推进两岸投保协议协商、加强两岸产业合作达成了共同意见。这是继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4-75
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会谈,并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三项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