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客家"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文化概念,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是客家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就缅甸客家人而言,其文化认同就是对整个客家族群自身历史记忆与价值体系的认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客家方言、客属会馆作为维系缅甸客家人内部认同的纽带作用逐渐减弱,缅甸客家人在文化认同上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族群认同向"民族—国家"认同范式的调整与适应的过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将超越对客家族群文化的认同,成为包括缅甸在内的所有海外客家人文化认同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暹罗与周边地区存在三种典型的地区秩序,分别是朝贡体系、曼陀罗体系和殖民体系.三种体系以曼陀罗体系为中心,相互作用,具有阶段性特征.在19世纪前期,曼谷王朝为了重建曼陀罗体系,加入并充分利用朝贡体系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并谨慎地抵制西方将自身纳入殖民体系的企图.从五六十年代起,由于获利减少以及殖民体系的渗透,朝贡体系最早被挤出暹罗的历史舞台.随后殖民体系与曼陀罗体系发生激烈碰撞,殖民体系不断损害暹罗的主导国地位和蚕食其朝贡国,最终瓦解了曼陀罗体系.曼陀罗体系与殖民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朝贡国领土的争夺,也为现代泰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Ⅰ·共同体的梦与历史问题“只有一个欧洲”这一梦想通过欧盟已成为现实。这种认识在东(北)亚也在逐渐加强。东亚在19世纪以前保留着独自的经济与文化。近代以来,东亚克服殖民半殖民的历史,正迅速地恢复其位置。尤其东北亚,堆积着历史的记忆,又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地缘政治上也  相似文献   

4.
即将逝去的20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异化过程,从而与过去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更为显著的文化断层。笔者无意对这一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或美学评价,只是想提出应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一现象的认识逻辑问题。历史地考察有关韩国文化的认识逻辑,固然木易,而笔者作为生活在20世纪且专攻汉文学的学者,似有必要在此世纪之交通过这样一种学问的努力来既确认自我亦确认我们文化的认同性(identity),并希望能够对近来关于民族文化危机的讨论有所稗益。一、作为一个历白区域的东亚世并申采浩根据其“历史系我与非我之斗争的记录’的所谓斗争史观,指出…  相似文献   

5.
赵伟英 《港澳研究》2023,(4):28-41+94
香港与内地同宗同源,但一个多世纪的港英殖民统治致使部分港人对古老中国的历史认同未能顺利转化为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九七”之后,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也带来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的思考。香港回归后经历过数次国家整合实践,其中既有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国家整合的实践过程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两者的产生方式本身也是香港特区国家整合的重要实践。2021年,全国人大通过“决定+修法”的模式完善香港特区管治主体产生方式。这是对香港特区进行国家整合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6.
庄宇 《俄罗斯研究》2023,(6):117-140
19世纪初德意志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史观在东欧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逐渐升级,民族主义问题成为俄罗斯帝国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之一。俄国西南地区深受波兰民族主义运动影响。19世纪20至30年代,沙皇政府武力镇压民族运动,强力推广俄罗斯化政策,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在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处于夹缝中的乌克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9世纪中后期,借俄国地方史编撰的契机,经乌克兰民族知识分子的阐释,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特别是历史学家科斯托马罗夫和格鲁舍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和政论的出版,使乌克兰地区完成了从民俗学到史学的民族历史文化建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乌克兰民族主义叙事框架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7.
饷码制度,即包税制度,曾在殖民时期东南亚各地普遍存在。英属马来亚的饷码制度在英国殖民统治力量尚为薄弱的时期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其承包项目众多,且与华人秘密会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人精英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对英国殖民财政做出重要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英国殖民行政能力的增强,华人饷码制度逐渐淡出了英属马来亚的历史舞台,但该制度对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浪漫主义史学对自然的关注赋予了19世纪中期的移民不同于欧洲的自然的属性,这种界定确立了美国人对新土地和新环境的认同。浪漫主义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强调使乔治·班克罗夫特等史学家在对美国立国历程的叙述中,揭示了美利坚民族的源起、民族特性,以及美利坚的民族使命等重要主题。由于浪漫主义史学的观念建立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19世纪中期的美国正处于文化独立和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所以历史著作中凸显的美利坚特性有助于公众认识自身的源起,也使这个年轻的民族找到了未来使命之所在。浪漫主义史学观念对于民族国家历史的认识,推动了理念上和现实中的美国公民身份的塑造,从而推动了美利坚民族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的文化认同与适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本文对1929年6月由国立暨南大学组织召集的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进行初步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对华侨的文化、社会认同与适应的建构、贡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艳 《法国研究》2014,(2):47-53
基佐的文明史观中有着思辨历史哲学的深刻内涵,这种文明史观既体现了法国总体史的学术传统,又表现出19世纪工业革命惠及日常生活而令人们普遍滋生的技术自信。基佐相信人类的事业就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按照其设想的道理改造世界,历史要书写的就是这一过程。文明本身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特征并内涵了进步、发展之意,建基于此一概念上的历史新秩序即"文明史"既符合历史学的总体性诉求,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类社会逐渐进步的事实。正是对总体史的诉求使基佐在年鉴学派那里收获盛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 2 0世纪香港出版业的历史与发展、屈辱与兴盛、现状与特点、作用与影响 ,还具体分析了香港出版业的营销机制 ,对研究香港的文化与经济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如同源头活水一样,能够渗透到国家治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之中,发挥持久而又深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持续的滋养,是厚植“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在我国要迈入高质量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作为法国在北美洲东北部唯一的海外领土,对于法国的国际政策与全球战略具有独特价值。法国对北美洲的殖民历史在这一群岛特殊地位的形成中具有基础性作用。16世纪起,法国人在北美的渔业活动奠定了群岛的人口构成与文化基调,此后百余年间的法英争霸形塑了北美政治格局,更强化了群岛的法国政治属性。到20世纪,法国因群岛权利先后同美国、加拿大发生争端,近代殖民史成为其诉诸的重要依据。时至今日,法国拓殖历史仍是影响群岛现实价值的主要力量。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的发展历程表明:早期殖民历史是决定法国海外领土现状的一项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是传统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传统道德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彰显与继承。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铺染中国人的生命底色,构建强大的时代民族精神,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撬动这一系统的支点,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广泛形成的丝绸之路文化认同与中日交往密切相关。这种文化认同的内涵在于佛教文化以及日本文化的中国溯源,其形成机制则是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为前提,以日本现代化发展成熟时期的文化消费方式的革新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为条件,通过电视、电影这类新媒体传播途径,以中国佛教传入、融入日本并成为日本固有文化传统的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为基础,以对传统和文化记忆的重新阐释为方式等不同机制的相互作用而促成的文化现象。从中日交往的时效来看,彼时的中日外交关系产生了即时性的效果,为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打开了局面,而中日古代文化交往的结果却早已历时性地为此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以来,以色列一直是俄罗斯犹太群体迁移的主要方向。1965、1990年后的几次大规模移民,促成了"俄罗斯-以色列"为轴心的文化空间格局。在后苏联流散语境下,以色列"大熔炉"理念带有集体认同结构升级的诉求,使当代"流散"的内涵显著复杂化,也使俄罗斯犹太群体的认同问题愈发凸显。俄罗斯犹太历史文化记忆重构是在矛盾分裂的语境下进行的。一方面,在犹太复国主义话语框架下,亟须摆脱流散地意识形态阴影,重建符合犹太集体想象的民族文化源头;另一方面,俄国犹太知识分子受流散地文化影响极深,强调精英智识和精神性,深受民粹派公民意识和历史观的影响,无法与过去彻底决裂,反而愈发依赖流散地历史文化经验对身份认同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以色列的俄罗斯犹太移民身份认同更加倚重集体记忆的建构,呈现出如下趋势:克服俄苏国家话语导致的记忆危机,增强历史文化记忆的约束力;保护流散地的俄罗斯传统,实现文化身份、国家身份的分解与再融合;经历文化适应与对立认同阶段,逐渐向以俄语为基础的流散文化共同体过渡。  相似文献   

17.
韩国政府在制定国家品牌形象战略的过程中,缺乏对国家品牌哲学和韩国文化美学的真诚反省。本文将探讨通过确立文化认同建立韩国国家品牌这一课题。为此,笔者将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考察传统文化和国家认同的相互关系;第二,讨论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将传统文化的哲学和美学符号化的方案;第三,讨论关于通过传统文化和韩流的融合提升国家品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政府对西方列强入侵东南亚的反应喻常森西方列强对东南亚的殖民入侵开始于16世纪初,经过长达4个世纪的征战与争夺,到19世纪末,东南亚竞相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按惯例,东南亚各国定期遣使前...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认同是东盟合作的基础.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这种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国家应该如何追求安全与财富.东盟国家的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对东盟方式的认同,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不干涉内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组织机构的非正式性原则三个方面.东盟国家之所以会有这种认同,主要是由其所处的安全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文化认同是东盟取得重要成就的关键,但在今天却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20.
翟韬 《东南亚研究》2020,(1):134-151,158
美国在冷战时期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是冷战国际史学界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是美国对外宣传史、华侨华人史、中美关系史三个领域交叉的产物。美国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经历了从中国政策向东南亚政策的转变,以香港美国新闻处为核心宣传机构实行遥控指挥,并把《今日世界》杂志为代表的书刊纸媒作为主要传媒手段。美国对华侨华人文化冷战的主题和项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台湾声誉,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反共宣传,用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宣传美国价值观,和台湾合作与中国大陆争夺侨生教育。美国对华侨华人的宣传主要并不集中在对政治、外交事件和美国政策的报道和阐释上,而是把重点投注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情感的塑造上,其根本观念以及核心的宣传思路是直接诉诸塑造华人身份认同,把冷战意识形态建构为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此举于今仍有影响。研究美国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对认识和理解当前的中美关系和大国竞争态势可以提供一定的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