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目前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稳定周边,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区外大国,控制印度洋,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是经济安全、核安全和海上安全。9.11后,面临全球反恐的新形势,印度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面临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晨光 《瞭望》1999,(20)
当前,亚太地区海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部署在该地区的部队。作为一支经常性的威慑与实战力量,按照1995年2月克林顿提出的“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它又成为美国在该地区“和平时期参与”、“威慑和防止冲突”、“战斗并获得胜利”三大战略任务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美国借中国澳门汇业银行(Banco Delta Asia)涉嫌朝鲜"洗黑钱活动"案,欲通过对中国的经济威胁转而对中国的国家声誉进行威慑,从而达到压制中国和干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目的.但现今的中国不仅有强大的经济作为保障,还有作为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渐扩大的影响力.美国决策者错误地估算了威慑的现实条件,最终只能在这场政治经济博弈中,以让步乃至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时代主题观、国际格局观、中国自身的定位和国际地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等几方面的内容。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崇高目标是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围绕这一目标,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新型安全观、坚持正确义利观和发展观等倡议,就世界发展蓝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培育共同价值观进行战略擘划。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2)
分析美方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认知种类以及美方可能采取的积极性策略、消极性策略。中国方面应统筹治理、分类治理、善政治理相互结合,维护好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8,(12)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积淀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各项外交战略都体现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深远影响。在新时代中国各项外交战略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和"君舟民水"的传统民本观体现得较为明显。深入解读新时代外交战略中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对深入理解中国外交理念、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应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完善有效治理腐败的战略策略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须要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的反腐败战略决心,审时度势,提出反腐败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原则等新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与此同时,突出重点,实施一系列灵活管用的反腐败策略和方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相似文献   

8.
《求知》2020,(5):63-64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双衔接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忠双认为,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先要科学认识二者相辅相承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条件、重要基础和坚强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彻底、决定性胜利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全面谋划,也是中国更加注重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必然选择。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财富的积累,只有依靠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充分发挥劳动主体性来实现。针对劳动主体性的弱化,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劳动主体性实现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和战略高地,区位条件非常优越,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璀璨明珠,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承载着重要战略使命。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红利、技术经验和产业需求将向中国经济腹地和沿海城市加速延伸,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的特色○张伟国际战略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这一理论是在国际局势动荡多变和我国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背景下形成的战略与策略谋划。邓...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集体确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到"制度层面"的的转变,而新中国法治建设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也经历了一个从缺位到归位,再到不可或缺角色的转变过程。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法治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上。  相似文献   

13.
<正>朝鲜半岛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要低于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朝鲜半岛是中国重要的安全关切所在,"唇亡齿寒"已经占据了很多中国人的头脑。尽管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朝鲜半岛战略缓冲区的意义已经明显下降,但思维惯性使缓冲区意识仍然存留在中国的战略决策中。对中国而言,朝鲜半岛己成为自身崛起、"经营周边"的重要依托,中国不仅要确保该地区不发生大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已经明确。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提速、整体推进,取得重要进展,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制度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7)
"四个全面"是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全局和长远,运用逆向性思维、实践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等哲学思维而形成的战略布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与重要理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逻辑关系、科学内涵以及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了哲学思维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所经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大国利益盘根错节。面对"一带一路"这一规模宏大并具有世界性反响的中国倡议,各大国心态复杂。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需要与各大国超越零和思维,共同探索大国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意义凸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环境问题也上升为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是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当前,环境问题即是影响同时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因此,制定正确的环境战略、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成为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10,(33)
<正>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为威慑朝鲜、安抚韩国、牵制中国而举行的联合军演,却演变成中美之间的某种较量。这给本已冷淡的中美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多次表示强烈反对在靠近中国海域举行军演。此举似乎加深了美国对中国战略上的猜忌。美国历来主张各国在公海有军演权利,即使是专属经济区也不妨碍行使这种权利,而中国的声音挑战了美国支持的公海自由原则,美国认为无法容忍。  相似文献   

19.
刑罚威慑的功利价值,是指刑罚威慑功能的发挥在实现刑罚目的方面所具有的有用性。这一问 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威慑的功利价值的指向问题,即刑罚威慑的功利价值是以刑罚目的的实 现为价值内涵的;二是刑罚威慑的功利价值的外在表现问题,即刑罚威慑的功利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 认为,刑罚威慑在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的功利价值方面具有廉价性的特点,它理应受到现代刑事立法和刑事司 法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社会治理呈现全球化趋势,治理与防控缺乏协调,各参与主体的自利性极度膨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面临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国际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单边主义":网络发达国家利用其网络强势话语权粗暴践踏国际正义,实施网络威慑战略,鼓吹"互联网自由说",借助互联网推行文化霸权。国际网络社会治理中,要破除"单边主义"困境,必须在坚持主权原则的同时倡导多边主义;继续支持联合国协调网络全球治理;努力走出囚徒困境,重建信任体系,保证合作与协同;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多边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