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共服务的本质:秩序与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凤荣 《理论探讨》2008,4(2):11-14
公共服务的本质反映国家的本质,即维持政治秩序,实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公共服务是国家、政府最基本和最经常的职能之一,也是政府存在的逻辑起点之一.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公平正义的最佳手段和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公共服务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法律本应是中性的,即要体现法律的正义等价值,中立性应该是法律的必备特性之一。然而,历史与事实证明,法律在产生之初以及经历文明社会发展过后,仍然不能做到完全中立。探索法律的发展历史以及法律性别性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后现代法学中女性主义等法学观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分析法律该如何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以探寻法律所达到真正的中立与公正。  相似文献   

3.
杨婧 《学理论》2012,(5):11-12
大卫.休谟是英国1 8世纪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其关于正义起源的看法在西方伦理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分析休谟正义观寻求整体秩序时的利益取向问题,并与柏拉图的相关正义思想相比较,可以增进对休谟正义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8)
中国农村发展到如今,产生了空心化、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这与家庭秩序的变迁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家庭秩序变迁一方面使传统的道德主体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伦理,另一方面使人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宗法制度走向衰弱,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使得农村基本社会秩序动摇。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法的基本价值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如正义与秩序、自由与效益的对立与碰撞,不断通过实证立法例或案例展现出来。研究立法、司法中所遇到的法治难题,解析其中的价值冲突,有助于把握法治的真谛和发展规律。在我们身边,就经常可以发现体现这类法治难题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选择从城邦的起源出发探寻城邦正义的路径,寻求构筑城邦正义的伦理基础,然后通过阶层正义的有机结合来践行理想的城邦正义,凸显出其鲜明独特的正义品性,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什么是正义、怎样实现正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论域聚焦于公共领域来阐发和论证政治价值和政治原则的正当合法性几乎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范式,而女性主义作为政治哲学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正义的适用领域问题上,一直是罗尔斯理论的主要批评者。就正义是否适用于家庭领域而言,女性主义在对罗尔斯有关正义的几部论著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批判其模糊的家庭正义观致使在正义原则的正当合法性中家庭的缺场。罗尔斯在后期著作中,以强调正义对家庭采取的是外部关照形式来为自己辩护。二者的歧见在展现政治哲学的一种独特论域的同时,引发了我们对社会正义与家庭正义的关系,家庭与公私领域的关系以及正义如何关照家庭等一系列问题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当下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倒金字塔式"的养老结构变得愈加风险重重。不作为父系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原本不承担赡养父母责任的女儿,在娘家的经济和家庭福利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养老本该是儿子的责任,并且此义务承载着天然的伦理性意义。"女儿养老"这一新习俗的出现,表现了社会变迁中传统养老模式中性别差异的价值和伦理基础与现代结构相互冲突与互补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3,(6):20-24
性别政治正义要求女性在政治权力分配中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机会,意在构建制度公正和社会正义。通过考察中国女性参政的实践发展阶段,可以探寻通往"性别政治正义"的女性参政的阶梯发展道路。在党和国家的政治安排下,女性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这种形式上的两性平等只能作为第一阶梯的低层次诉求目标,随着政治民主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女性参政必然要从政策导向走向制度规范,这也正是中国目前所处的第二阶梯,而女性参政最终目标是在尊重男女差异和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建立性别政治正义的价值体系,这也是女性参政发展的第三阶梯。只有将外在保障和女性主体内在参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结合,才能真正推进女性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正义的哲学家,他把正义视为诸德之首,在文中将正义分为两个部分: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全面认识柏拉图的正义论,对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意义.在个人与社会的层面上架起意志力协同情感、乃至利益的一致性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义 ,作为表达人之恰当关系的价值范畴和行为准则 ,被广泛的应用于政治哲学、价值哲学、伦理学、法哲学、经济哲学等诸领域。虽然人们对正义的看法不尽一致 ,甚至存有较大的分歧 ,但是透过纷繁芜杂的正义观念背后 ,我们可以发现 ,正义却根本地指证着自由、平等、秩序和共生的向度。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0)
从"苏格拉底"到"梭罗",我们看到了对待程序正义的不同的态度。然而这个话题即使延续千年,在现实社会运行中,道德直觉的实体正义与理性求证的程序正义仍然争议不断。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对实体正义不可靠性的分析,达到对程序正义的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诉求。古希腊的正义观念包含了自然正义、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古希腊思想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美好愿望。当前深入分析这些追求和谐的正义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邱悦 《学理论》2013,(24):129-130
法律最本质基础是正义。没有正义的存在,法律的存在就没有价值。所谓正义,它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美德,因此,正义千百年来为人们无限憧憬与不断追求的目标与理念。法律与正义的良性循环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正义意指不单纯追求物质利益与财富积累,在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和发展水平的目标上兼顾市场经济的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谋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于社会正义,亦即正义的经济.因此,探析经济的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有助于从法哲学视角为市场经济提供建设性意见,使之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维护人权、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掀起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再次繁荣,影响至今犹在.罗尔斯的理论旨趣区别于所有前辈,他把正义诉诸于社会制度而不是个人德性,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的自由权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基本结构.这两个正义原则是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结合,是实质而非形式的,具有可欲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念现代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内容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同步的。民众正义观念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正义图景,体现为普通民众对正义主体、客体、原则等问题的认知,也会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变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已有民众正义观念的研究大多是从共时态视角围绕其中一个具体的维度进行的,不仅缺少历时态的研究,在正义观念的不同内容之间也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呈现其总体特征。通过历时态的整合式研究我们发现,当前民众正义观念总体上呈现出"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从不变的方面来看,家庭领域的需要原则依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变化的方面来看,政府再分配偏好、机会平等原则等内容已经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程度,而社会纠纷解决主体偏好等内容的现代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8.
郑歆 《学理论》2013,(11):227-228
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并且认为正义可通过对主要社会制度的修改来调节社会各领域中不平等现象,并解决不平等问题。改善不平等现象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是罗尔斯笔下正义的主要功能。当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由于缺乏实践所得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当前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存在许多不够正义和平等的现象,应通过借鉴正确的理论,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教育更趋向于正义。  相似文献   

19.
张杨 《学理论》2013,(18):178-179
论述了维也纳秩序和凡尔赛-华盛顿秩序的不同点,通过比较使大家更好地理解两个时代的差异的深层原因。如果在谋求和平的国际秩序中加入了太多的惩罚性元素,就会使秩序变得不稳定。在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唯有靠国际社会所有主要成员,尤其是国内主导人物的积极参与,才能获得保障。如果说维也纳会议把均势建构得极佳,权力均衡降低诉诸武力的机会,那么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共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浪潮的社会性别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不仅封中国的女性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我国现行公共政策的崭新视角。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中性别平等的现状和挑战,试图为转型期的中国,找到理解、宣传和推动“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解决方案。由于公共政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