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协调好教育行政机关、高等学校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把教育申诉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措施。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学生、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或学校申诉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权利救济制度。它主要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种。但是,该制度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以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和谐高校。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维护学校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文章联系高校管理实践,在对当前高校与学生关系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四个不到位"影响并制约着校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并提出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建设和沟通平台的构建应是实现和谐校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4)
文章详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关系,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作用;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以更好地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5)
随着各民族高校的不断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增多,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因而其心理适应性也有特殊性,这也就增加了民族高校中各民族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上讲,治理民族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应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落实校园安全制度和帮助心理不适学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李嘉  闫嘉骏 《学理论》2013,(3):107-109
和谐校园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以和谐校园的内涵与外延为观点,结合当今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网络化影响和学生价值观的改变要点,深入探讨并设计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途径,从而完善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周爱萍 《学理论》2011,(2):304-305,326
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只有建设好和谐的班集体,才会有和谐的校园。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凝聚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应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信任的心理环境,如出现心理沟通障碍,学生可能产生严重的对抗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出现障碍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班主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方法与途径,使班主任更好地完成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董震 《学理论》2011,(12):248-249
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营造并形成浓厚的校园和谐风气、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  相似文献   

8.
如何科学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现阶段高校发展面临的巨大问题,高效合理的处理突发事件对高校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探讨建立合理的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措施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维护高校校园稳定;促进师生内心和谐发展,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规范校园制度建设,和谐校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晔 《民主》2007,(11):15-17
近年来,由于功利主义的侵袭,使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校园出现,如教育本体功能的淡漠、校园文化建设的错位、校园关系的对立及学校管理伦理性的遮蔽等,再加上学校管理片面追求标准化,使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这些问题虽然在宏观上与社会的转型有一定的关系,但从微观上看,与对和谐校园的深层结构及精髓的把握不无关系。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校园文化,把握和谐校园的伦理特质对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戴恩湘 《学理论》2010,(13):252-254
高校的有序运行,离不开道德的导向性、调节性、激励性和辩护性等价值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在道德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德育等方面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阻碍了和谐高校的构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增强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和谐校园理念;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道德校园。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即抱着以人为根本的态度、方式、方法来处理问题。高等教育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高校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要构建和谐校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面对教师以人为本,面对学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高校主体力量的特殊构成,使得高校要承载此重任,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互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导和谐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朱城  逯遥  张勇  姚乐 《学理论》2010,(20):43-44,188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佼佼者,广泛参与和承担着高校的学生组织工作,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和谐理论的宣传、良好的学风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层面的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艾阳明 《学理论》2009,(7):170-171
构建和谐美好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在学生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系统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应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从而保证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丽屏 《学理论》2013,(23):338-339
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阵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有:加强党建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校园和谐人才学术团队;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以内顺外和的高校校园生活实践为载体,以精神凝练与文化提升、民主活力与法治规范、安定有序与温馨愉悦为特征,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位一体”为宗旨的校园存在和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构建中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的构建要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人手,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差异,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领导班子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教师之间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基础;学校和谐的根本在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和谐.因此,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8.
李亚敬  吕冬生 《学理论》2010,(16):291-29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良好载体。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德育教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深入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4)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研究和探索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高校党建工作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和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党内和谐带动校园和谐;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科学民主促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必须从领导、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入手,根据不同情况,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不断推进构建和谐校园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