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政治廉政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相互融合的体现。本文主要以“政德”、“勤政”、“尚贤”、“惩贪”、“依制”几个方面为铺垫,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做出了总体评价,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5):73-73
历朝历代都希望保持稳固、长久的统治,而不希望官员贪贿腐败,加剧跟民众的矛盾,自毁统治根基。为此,就要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包括对其私生活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8,(3):35-36
宋代包拯为官清廉,惩贪罚奸,世所称颂。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立了许多包公祠,并撰联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反腐倡廉举措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倡廉是古代王朝的治国方略,它的许多措施对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产生过积极作用。以客观的态度正视这份历史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不无裨益。 一、中国古代的反腐倡廉举措 (一)倡节俭,戒奢侈,少兴作 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各朝代的创业君主或中兴君主,往往身体力行,提倡俭朴的生活方式,同时实行少兴土木、少事更张的“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西汉文帝时曾欲建露台,后得知需费百金,相当于10户中产人家的财产,便主动取消此项计划。他在建陵时又下诏,要“因其山,不起坟”,“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唐太宗亲眼…  相似文献   

5.
杨波  袁北星 《学习月刊》2012,(20):15-17
廉政制度是在廉政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升华和积累的经验总结,是廉政文化的制度化表现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廉政典章制度对廉政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战国秦汉以降,中国传统廉政建设逐步实现了由道德追求层面向制度规范层面的转化。封建国家围绕如何维护自身统治、保障长治久安,在政权体制中进行廉政制度设计,并在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上得以体现。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9,(5):78-79
对官员进行巡视,以监察其勤政廉政情况,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时就有了。黄帝时,设置了实施监督的官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对管辖的属国行使监察权。夏商周时设有称之为“方伯”的官吏,他“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到了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7.
郭庆晨 《党课》2012,(9):75-76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宋代以来,在各级府衙书写和张贴楹联,已经成了一种风俗。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这种风气更甚。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3,(18):63-63
“四其御史” 武则天当政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徒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讨伐徐敬业,声称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便授予他左台监察御史,时人称他为“四其御史”。可笑的是,这位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到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当时任御史大夫,偶感风寒。 为  相似文献   

9.
眼下人们都在热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据说这起源于240年前的瑞典。中国古代没有这一制度,但不乏各具特色的“晒薪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官吏的问责机制成熟于唐代。明清前的问责机构主要由御史监察和谏宫言谏两大部分组成。这种机构创建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健全于隋唐,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度的完备。  相似文献   

11.
假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以此为前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2.
梁发芾  散木 《廉政瞭望》2010,(17):23-23
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好传统。古代官员,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相似文献   

13.
卢鹰 《党风与廉政》2000,(12):17-19
现代著名史学家王亚南曾经指出:“中国二十四史,是一部相砍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场的贪污腐败俯拾皆是,触目惊心,成为赘生于封建专制政体上的巨大毒瘤。其恶性发展和泛滥成灾的直接后果是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专制君主与官僚集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王朝倾覆,人亡政息。因此,历代有作为有远见的统治者不得不正视这一严酷的现实,采取各种措施防范、遏制和惩治官场腐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而考察剖析古代廉政建设的制…  相似文献   

14.
俸禄是古代官员收入的重要部分,不同朝代待遇不一。但不管是在厚禄之宋,还是薄俸之明,都有不少官员如巨蠹般大肆揽财,而廉洁自守的官员却可能因“没钱”而陷入窘境。可见廉洁更多地是个人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古代官场虽然有规矩和准则,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之人;或者进入官场后受到不良影响而被“染黑”。虽然类型各异,但巴望着走捷径、不守规矩的官员,最终都没有好下场,更别说好口碑了。  相似文献   

16.
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国古代官职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项宝贵文明遗产。开展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风党纪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加强党内监督,完善中央巡视制度,借鉴国外监察制度的宝贵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它在弹劾和纠举国家机关及官吏的违法失职、整肃朝纲、整饬吏治方面功不可没。因此,它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于新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2,(5):56-56
“雷人雷语”,不独为当下热词。其实史上也很多见。一些当政者或官员的“雷语”水平。和当下相比也是“难分伯伸”,甚至流传了上千年。但那些制造“雷语”的皇帝或官员,多数都是——要么被摘掉鸟纱,要么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最具借鉴研究的方面,在于具有独特的监察思想,以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世界最早的监察体制.古代监察体制受控于专制君权,采取了由上至下的全方位监督.由这种监察体制所决定,形成了立法监督、行政监察、司法监督三位一体的运行方式,对于澄清吏治、维护法纪、稳定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不乏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