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民生投入保障,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民生含量",有力支持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见效.2022年,省财政厅将紧盯增进民生福祉目标任务,"压一般"、保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相似文献   

2.
黄剑川 《当代贵州》2014,(34):36-37
正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当"钱袋子"的家、作"钱袋子"的主,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实质体现。国家财政的"财"即是钱,"政"就是政治,两者紧密相联,体现了财权与政权的统一。而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现代国家财政的核心,也是国家运用公共权力配置财政资源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3.
过去五年,宁夏财政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实现了宁夏财政从"保吃饭"到"促发展"的战略转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区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44.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4.4亿元,净增100亿元,年均增长26.6%。  相似文献   

4.
渝北财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不断做大收入蛋糕,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大规模减税降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期待。通过对减税降费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分析发现,减税降费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对中国现实国情的充分认识,对现行税收制度的优化,对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的科学划分以及现代预算制度的建立。减税降费的进一步推进将明显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而促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财政支农的"缺位"与"错位",引发了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增加需方补贴,强化供方激励,完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释放金融供给潜力。  相似文献   

7.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安全和加快工业化及突破"贫困陷阱"等因素,中国建立起能够贯彻赶超战略的高积累体制,此时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将分散的剩余集中到国家手中用于建设,这个时期的财政也可以称作"生产建设型财政",它保障了中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虽然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的历史极其悠久,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从"国用"到"国计",从"度支"到"理财",从"积极"到"稳健",从"自动稳定"到"相机抉择"……而今天,四川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与财政密切相关。传统社会中,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催生了司法陋规和息讼现象。近代社会中,财政改革迟缓造成"法收"畸高,财政制度崩溃引发司法崩盘。新中国时期,财政体制的变动与某些司法不公现象紧密相连。以史为鉴,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司法改革任务,需要统筹好司法改革和财政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曾芳芳 《探索》2012,(2):108-110
通过对重庆市"一圈两翼"财政自给能力差异及"两翼"经济欠发达区县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分析,探讨了重庆"两翼"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显示,重庆"两翼"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程度虽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其转移支付制度仍需要不断完善。未来重庆市"两翼"转移支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最根本的是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可用财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进行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1.
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瀛 《学习论坛》2006,(11):41-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这是由我国"三农"发展的现实与特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能满足"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要求,但公共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应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与重点,使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的倾斜能真正满足农民的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一季度四川财经形势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描述,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选择的建议以"工业强省"为契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三农"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消费环境为基础,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提高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崇州市积极利用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结合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通过机制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并股份量化到合作社或入社社员,着力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效破解了财政投入项目"自筹资金难、经营管理难、农民受益难"和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投入后,"资产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割管理不善、运营不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回顾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行政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分权型"分税制"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三个大的阶段,而每次改革的核心问题则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关系,在李先念改革财政体制思想中多有涉及.笔者谨以时间为序,对李先念的这一思想进行一定的梳理论证,并结合现时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汉屏  姜成茂 《求实》2003,(5):38-40
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必须有效发挥财政服务经济的职能及其主观能动性,必须全力解决好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为此,江西财政必须围绕转变观念、打造机制、夯实基层、改革财政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各个阶段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体现在适配融资需求、激励和约束、保险保障等方面。成都科技金融改革以"梯形融资理论"为基础,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仍需不断深化和精细化。成都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帮扶、联结和规范作用,在财政科技投入、金融服务和产品、中介服务、防范风险等方面深入改革,构筑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十年地方财政数据的整理,分析出当前我国地方财政运行呈现收入低位增长、收支矛盾加剧等基本特征。对上述基本特征进行趋势性预测,得出上述特征在"十四五"时期将会进一步强化的结论。以此结论为实际依据,从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两个层面探讨了下一步地方财政的改革重点,以期对"十四五"期间我国地方财政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苏安 《共产党人》2014,(11):31-32
正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重大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指出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作为地方财政部门,要唱好这个"重头戏",必须要把握好方向和目标,即"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关键要把人民作为"主角",把民心"作为主题,把"民意"作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望"施政理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李金龙  武俊伟 《求实》2016,(9):38-45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一直是我国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历次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更多的是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关系,唯"占有比例"式的财政体制改革模式似乎被"锁定",带有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某些鲜明特征。要消解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困境,可以从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复位;跳出中央控制与地方积极性的二元思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