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5)
在晚清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日本进入晚清的视野有其必然性。是由于晚清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和日本进入中国的主动行为决定的,日本的影响具有桥梁和参照的价值和作用。"中国近代留日潮"和"日本教习的年代"的出现,可以作为日本对晚清教育改革影响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2)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其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关系长期以来成为史学界热议的话题。郑大华教授在《晚清思想史》中指出,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者。事实上,就太平天国统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言,其自身根本无力担负起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任,然其对晚清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却客观上成为清政府实施近代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正一、何为"大国"之"大"历史上的中国,一直都被世界上的他国视为"大国"。即便是自晚清以降,中国遭到西方的冲击而由"富"转"贫"、由"强"变"弱",中国在世界上也未一时间丧失"大国"之地位。反是今天,在经过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腾飞之后,中国实现了晚清以来一直追求的"富强",我们却对自身的"大国"形象产生质疑。这让我们不禁去想,究竟何为"大国"?"大  相似文献   

4.
狂妄、保守、自大的大清帝国被英国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大门。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突破传统寻求新的方式来救亡图存。军事救国开始走进中国人的心中,谈及晚清的军事救国就不得不提及德国,不得不提及德国的克虏伯军工厂。从中国晚清海防建设入手,进一步论证德国克虏伯对中国海防建设的帮助以及中德军事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把晚清帝国推进到了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晚清的覆灭,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建设的启动。近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核心主题是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来实现国家的整合。然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中央政府的贫困化,近现代中国始终未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能有效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国家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小文破坏、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案件,已经审理结束。李小文依法被判处二年徒刑。但是,案中有案,案外还有案。现已查明,李小文事件背后,有更为严重、更加触目惊心的敲诈勒索,坑害国家的行为,涉及大队、公社、设计施工单位和原洪洞县的一些干部。人们在问:国家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时间已经过去半年有余,那些触犯国家刑律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受到应得的惩处?  相似文献   

7.
刘颖慧 《理论导刊》2006,(11):120-122
插图的大量增加,是晚清小说中一个特殊现象。《申报》上刊登的小说广告,体现了晚清小说插图大量增加、插图本小说价格不断降低、以及“每名绣像,逐回图说”的插图方式等特征。这些广告虽然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但却真实地体现了晚清的书坊主们对小说的经营策略,以及晚清小说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黎明 《侨园》2015,(4):47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也都是湘军的创始人。曾曾提拔过左,有恩于对方:左也曾协助过曾镇压太平天国。但由于两人的性格差别大,所以两人存在的恩恩怨怨一言难尽。曾国藩是晚清大儒,被誉为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精神领袖:左宗棠年轻时怀才不遇,常以诸葛亮自比。很久以来,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成了晚清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公案"。按理说,就算他们成不了好朋友,也不致于水火不相容。如果没有曾的提携,左很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然而后来曾氏父丧,不待圣旨到即回家,第一个站出来谩骂他的  相似文献   

9.
黄海浪 《学理论》2013,(8):178-179
王德威先生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众生喧哗、富有生命力的晚清小说局面,并狭隘地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由"五四"提至晚清。作者一面不断强调现代的多种可能性,一面却又将已经出现的多种文学类型视而不见。作者在对"五四"文学发出责难时,没有站在真实的历史中做出客观的评述,因而存在诸多质疑。当然这些质疑不是意味着对它进行全盘否定,书中很多观点仍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0.
晚清宪政改革中民众参与的生成既有知识精英的思想准备,又有广泛的阶级支持以及合法性根据.民众参与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化程度较高.通过政治参与,民众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国家的改革进程,他们所积累的朴素宪政经验为中国近代的宪政建设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能动力.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报刊上的小说广告,是反映晚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版、销售、阅读等状况的珍贵史料,对晚清小说研究意义重大。作为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小说广告是小说及其作者、读者、书局之间不可缺少的媒介,它参与了小说创作、出版、印刷、销售、阅读的各个环节。本文从广告传媒视角,对晚清小说广告与小说作者、读者、出版商和文化环境等要素及其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5)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是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开始于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清末"新政"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其目的在于挽救清政府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其特点体现在"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甚至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但它为中国近代国防建设和民主革命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春秋公羊学在传统儒学体系中独树一帜,而其历史命运腾挪跌宕,在西汉时期盛行于世,东汉以后曾消沉一千余年,到了清朝嘉道年间重新复兴,至戊戌维新时期再度风靡于世。围绕晚清公羊学复兴这一中心课题,深入地分析、总结以下各项:晚清社会环境何以与公羊学的学术宗旨相呼应、相激荡;公羊学复兴所经历的重振声势—改造发展—达到高潮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晚清公羊学名家有哪些理论精华;公羊学说为何能与西方政治思想相糅合,而被锻造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着力探讨以上问题,不仅能深入揭示出晚清社会进程和学术变迁的实质性内涵,而且能更好地展示出公羊学说这一传统学术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能够影响清政府命运的大臣之一,始终在精心维护清政府以及他自身的利益。李鸿章军事建设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军事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构建了以防御日本的水路防御体系,促进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力。  相似文献   

15.
中西比较哲学之格式,不外三款:西化、并置、化西.晚清以降,谢无量、胡适、冯友兰所撰三部《中国哲学史》,虽不能说完全“抹煞”了中华哲学之特殊性,但至少对此种特殊性凸显不够.只有张东荪是一个典型例外.他旗帜鲜明地以金岳霖所谓“第二种态度”从事“中华哲学史”研究,始终不移地把“中华哲学”当作“中华特有的哲学”,把“中华哲学史”当作“中华哲学的史”.其《中国哲学史讲义》等著述,是一项专门凸显中华哲学特殊性的“中华哲学史书写”.此种书写之哲学基础,就是当时流行欧西的“知识社会学”,以及他本人“接着”欧西所创发的“知识文化学”.他用知识社会学“重写”中华哲学史,乃是中西比较哲学史上“并置派”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6.
晚清中央政权自身的衰落导致了湘系、淮系、北洋系地方势力的崛起;财权、兵权、外交权下移,使中央政府丧失了政治权威和统治能力。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证明,平衡与协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是继晚清洋务思潮之后兴起的又一主导性政治思潮.以近代报刊和近代学会组织为依托而兴起的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实现了对其之前洋务思潮的历史超越.本文以戊戌时期执舆论之牛耳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文本作为审视对象,集中探讨维新政治思潮相对之前的改良思想与洋务思想的超越性,以便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和了解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和政治思想史上所作的历史贡献以及所占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陈琳 《学理论》2014,(3):131-132
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同时也是最受宠爱的皇子之一。奕从三岁起便由其师傅贾桢辅佐学业。上书房师傅每日讲授的文章,他"少读即成诵",表现出惊人记忆力。经过系统严格的皇家教育,使奕对传统儒家经义有了深入的理解。奕曾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要职,其治国、治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是一个颇为显赫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为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揭示晚清政局演变规律与特点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国辉 《学理论》2009,(7):106-108
曾国藩之所以由一名中下层汉族儒生地主崛起而为居功至伟的晚清封疆重臣和被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名臣”.是与其幕府僚属的谋划与用命分不开的,而他的幕府僚属的崛起又是曾国藩重用、保荐和提携的结果。他们之间关系的紧密结合.源于思想意识上的共鸣和政治利益上的互补,他们作为中下层地主、官僚、士绅之间的“弱弱联合”造成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相对强势,对晚清政治格局的演变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夏夷之辨”是中国传统政治心理之一。这一观念对清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及革命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晚清市民社会的萌生及近代民族主义的启蒙,使“夏夷之辨”观念逐渐消释,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最终构建起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