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3月15日,甘肃应急管理学院举行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三类人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培训班开班仪式。本次培训设置了《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急救援技术》《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自然灾害防治》等多门课程,旨在让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国家有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理论、应急救援技术及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范、抢险救灾的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施工、应急救援技术及现场隐患排查和各类事故的处理能力,培训人数达156名。  相似文献   

2.
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为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的府际协合治理将这种角色体现的淋漓尽致。美国在联邦政府层面,设立联邦应急管理署,国土安全部,国土安全部下建立《国家事故管理系统》并制定《国家响应计划》以此促进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全面提升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能力。在州层面,《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EMAC)为跨州区域灾害性公共危机管理协合治理提供合法性机制,各级地方政府都设有应急管理中心,并形成县与县,县与市,市与市协合治理的模式。美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这种府际协合治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急管理》2013,(2):23-27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  相似文献   

4.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了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特别是以公...  相似文献   

5.
《中国应急管理》2020,(4):47-47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能否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换言之,应急救援行动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要看受伤、受困人员获救的比例以及获救后的生活工作能力。因而,早在2007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确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中,就把卫生应急、医疗急救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应急医疗救援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了总体战略部署。《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中明确提出,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以科技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开设《数字应急》专栏,其主旨通过对“数字应急”的体系化、科学化研究探讨,作为引领驱动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发端,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同时,以“数字应急”的理念,启发应急管理和应急科技、应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开拓应急管理的新视野,激发应急产业的新活力。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实践者参加研讨,共同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了《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文,文中提到“要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从市场失灵的前提出发,分析《行政许可法》许可设定条件之规定,肯定食品安全领域设立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为什么在事前设立了许可制度,依然不能制止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疑问。笔者通过分析指出,主观上,许可标准未严格落实统一;客观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并不能仅靠许可制度,仅靠事前控制手段是不能解决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事中、事后手段的协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可更被隐喻为"企业——社会"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理解行政许可制度作为防止食品安全事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理 《求知》2020,(3):36-3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给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和处置疫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2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广大城乡社区是实现基层应急治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前线和堡垒,是国家基础性、前端性治理单元。认真探讨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的独特模式及其优势,对增强社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应急管理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文 《瞭望》2007,(25)
贵刊2007年第23期的专题《提高应急能力》系列报道,用大篇幅大跨度地描绘出各个国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当今社会由于财富与人口向城市及特定区域的高度集中,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为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对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应急治理效能是摆在应急管理工作面前的新的时代命题。本期,《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以"制度优势转化为应急治理效能的方法与路径"为题,邀请了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温志强,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学术委员会成员、教授董传仪,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杰,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黄凯,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调研员刘桂法,中国应急管理报社党委书记崔涛,以及天津师范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康伟、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处置中心主任郑大鹏,天津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张金宽,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韩玲梅,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郝雅立,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李永俊、博士曾关秀、博士胡峰等,从理论依据、行动原则和方法路径方面进行分析研讨。本文由温志强教授组织、撰写。此课题已列入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推进社会高效能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天津的对策研究"(TJZK21-23)。  相似文献   

13.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层面推进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干部作为应急管理的中枢与关键力量,必须通过提升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这四个方面,就是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之间的结合点、关键点。其实质就是要解决好国家制度的普遍性、必然性与应急管理的特殊性、偶然性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国家治理整体性、统一性与应急管理综合性、专业性之间的关系。这是应急管理制度优势转为实践效能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应急管理作为基层社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对基层社会组织公共治理能力的挑战。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基层社会组织因受其地位、职责、管理手段的影响。对资源掌握的能力有限且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参与应急管理中面临诸多困境。只有充分了解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困境,才能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公务员,他们的应急管理能力,是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政府公务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对提高政府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防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美国、德国等应急管理培训事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的先进经验,本文对我国应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8)
《行政强制法》第44条对行政机关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权限和程序做出特别规定,对于涉及规划管理的强制拆除还应当结合《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明确执法主体、程序以及法院对强制拆除行为的审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全灾种救援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应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各项建设的核心。应急管理事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加快应急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应急学科建设,是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如何发挥应急的保障作用是一个大课题。围绕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着眼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创新性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应急事业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应急管理》杂志编辑部开展系列话题研讨。本期,以"我...  相似文献   

20.
尚前名 《党政论坛》2014,(20):16-17
食以安为先。能否做好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兴旺发达,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城市人口众多、各类活动频繁、食品种类丰富,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的现实背景。在这份通知中,河北、湖北、山东、陕西四省被确定为试点省份,探索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食品安全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