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行》2012,(5):9-9
一、弘扬荆楚文化精神。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和跨越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我省在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在以荆楚文化为载体、为抓手,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干部群众对优秀的荆楚文化及其精神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有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挖掘、研究、宣传和普及荆楚文化及其精神缺乏统一的规划:三是在文化精神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相促进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田野 《政策》2004,(5):35-36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与公益文化事业共同构成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猛,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湖北是荆楚文化的摇篮,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07,(11):18-18
荆楚文化的基本内容 荆楚大地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般认为,荆楚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主要方面: 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美丽富饶的荆楚大地,不仅孕育了曾与中原文化并驾齐驱的荆楚文化,而且产生了数不清的历史故事。在这里,“捧一把泥土有 5000年的沧桑,讲一个故事有 15朝的思想”(台胞语)。 3月 31日至 4月 7日,台湾明道中学教师一行 27人,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憧憬,带着对荆楚文化的向往,组成“荆楚文化寻访团”,到湖北进行了为期 8天的历史文化寻访和参观考察活动。   明道中学位于台中市,是台湾岛内最大的一所私立中学,有在校学生 1万多名,教师 500多位。这次来鄂进行荆楚文化寻访的主要是国文教师和地理教师,另外也有物理、心理教育等其它…  相似文献   

5.
弘扬荆楚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祖国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豪才 《世纪行》2007,(10):4-6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去年底,通过湖北省政协的安排,就荆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致公党中央的一些专家和湖北文化界、社科界的学者进行了一次座谈。这次我们选择了较为典型的三国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关公文化,进行调研,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6.
黄南珊  何念龙 《长江论坛》2002,(6):50-52,62
在新世纪初,湖北要实现从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有必要高度重视和切实骤,是建设先进文化和弘扬荆楚文化的重中之重。把“荆楚文化走廊”作为我省的一个重要文化特色品牌隆重推出,对于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和以“走廊”形式带动全省文化的超常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武  梅珍生 《世纪行》2007,(11):19-20
本刊从上期起,拟在三期的“楚文化”专栏中集中刊载一组宣传荆楚文化的稿件,展示荆楚文化的主要精神。本期续发四篇。  相似文献   

8.
王生铁 《世纪行》2011,(12):14-24
编者按: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是什么?日益叫响的楚商,如何继承发扬楚文化精神内涵?2011年10月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九届省政协主席王生铁为400多名湖北企业家作荆楚文化报告。省政协副主席仇小乐,十届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春林,省人大老领导张忠俭,省荆楚文化研究会顾问杨斌庆,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会长武清海,省政协秘书长王树华等出席报告会。本刊编辑部征得王生铁同志同意,本期刊发他的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刘玉堂  刘纪兴 《政策》2003,(7):40-41
什么是荆楚文化,荆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其精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认识荆楚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对湖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是每个湖北人应该明了的问题。本文观点虽是一家之言,有些值得商榷,但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6,(11):18-18
荆楚文化包括八大系列:(一)炎帝神农文化;(二)楚国历史文化;(三)秦汉三国文化;(四)清江巴土文化;(五)名山古寺文化;(六)长江三峡文化;(七)江城武汉文化;(八)现代革命文化。这八大文化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省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幸敬华 《政策》2012,(12):75-7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弭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荆楚文化以楚文化为源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努力把荆州打造成荆楚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是实施一元多...  相似文献   

12.
荆楚文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区域文化。只有发掘和依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清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内含荆楚文化精神特质的湖北现代文化产业,以荆楚文化精神打造湖北文化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湖北文化产业,加速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出现,我们不得不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和思考楚文化的源头及荆楚文明起源的问题。本文从城建技术、古城功能、古城的政治经济生活等三方面,对两湖地区史前城建与楚都纪南城城建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荆楚原生文化并不落后,为楚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荆楚文明起源的年代也不晚,早在石家河文化甚至稍早时期楚地就已经透射出了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其创新特质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纪兴 《政策》2007,(2):41-43
荆楚文化的内容可概括为:神农炎帝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这些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杜建国 《政策》2009,(10):44-46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湖北文化事业从小到大,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文化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荆楚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6.
文化资本是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和经营流通的内容,将荆楚文化转化为资本,是湖北第三产业保持差异性竞争特征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应以荆楚文化资本优化第三产业内涵,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湖北文化资本的积累,给文化资本以延续和保护,从而带动湖北关联产业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荆楚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特色各异的人文景观条件。湖北城市群的文化特色应当以楚文化为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上尊重自然、突出人性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城市人文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设计布局上,应当以建设“三大文化走廊”为重点,形成体现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  相似文献   

18.
《史记》博大精深,它包容了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时代近三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荟萃。翻开《史记》,处处可以感受到荆楚文化的存在,这就是说荆楚文化在《史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状况的出现既与西汉初期楚文化在汉文化中的比重有关,也与司马迁对荆楚文化的热爱和向往有关。司马迁对荆楚文化的向往司马迁出生时,汉王朝已建立达半个世纪之久。司马迁生长于属于华夏文化中心的黄河之滨,十多岁就到了京都长安,长安虽然也是华夏文化的中心区域,但当时长安城中有很多来自荆楚一带,曾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功臣旧将后裔,这些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楚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由王建辉、刘森淼撰写,辽宁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荆楚文化》一书,可谓为其中雅俗共赏、颇有特色的一部。 一、《荆楚文化》不但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楚文化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楚文化研究领域有所拓展。此书广泛地吸取了前人和时贤有关楚文化的研究成果,对荆楚文化的特性、荆楚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的交  相似文献   

20.
傩戏简述     
巴楚 《人大论坛》2014,(8):59-59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遍布全省各地。古代称贵州是“蛮夷之地”,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建制沿革、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深受荆楚、巴蜀文化的影响。贵州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又有巨岭恶瘴作自然壁垒,加之地处荆楚、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使之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留下很多古老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贵州傩戏傩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