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于焦裕禄,大家知道的是他任兰考县委书记最后病倒在岗位上的事迹,而他在兰考之外的经历,人们知晓甚少。其实,梳理一下他在去兰考之前的轨迹,或许更能让人认识到一个血肉丰满的焦裕禄。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原兰考县委书记宗家邦在一家酒店接受记者采访时,带着醉意对自己的政绩大谈特谈,对记者多次要求其就新时期如何保持和发扬焦裕禄精神却“顾左右而言他”,情急之下,竟说出“一听焦裕禄精神就烦”的言语。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开封市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免去宗家邦兰考县委书记一职。河南省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而作为焦裕禄继任者之一的宗家邦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惊人之语,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思考之一:言为心声。它反映了新环境下少数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作风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4,(8)
<正>捧读根据当年兰考县委档案整理而成的《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深深被焦裕禄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所感动。这部书以日志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集中体现了焦裕禄精神深刻内涵,其中焦裕禄与群众广交朋友就值得好好学习。每个人都有朋友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的朋友都是普通百姓。他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与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只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他还是一面镜子,让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汗颜。对于焦裕禄,大家知道的是他任兰考县委书记最后病倒在岗位上的事迹,而他在兰考之外的经历,人们知晓甚少。其实,  相似文献   

5.
龚红果 《学习导报》2014,(15):55-55
今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政声人去后,丰碑民心上。50年后的今天,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兰考讲话,以焦裕禄为镜,让我对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懂得如何更好地做官为人。  相似文献   

6.
张定超 《当代贵州》2014,(12):22-22
正我们要切实转变作风,经常深入群众中,真正了解他们"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困难和"酸甜苦辣"的倾诉……通过参观焦裕禄纪念馆、黄河故道东坝头以及聆听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主题教学,近距离感受焦裕禄生平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我感触很多,也深受教育。特别是在参观焦裕禄烈士陵园偶遇一位时任生产队长的群众也来缅怀,当问道兰考人民为什么如此怀念焦裕禄时,老人一句"因为焦裕禄书记对老百姓好"的回答令我思索万千,在那样艰苦的年代,焦  相似文献   

7.
泡桐你的名字叫焦裕禄刘乐治服风沙盐碱的泡桐是兰考的象征,最初带领人们播下这绿色希望的那个人的名字叫焦裕禄。──题记盐碱──曾是兰考的地它扼杀所有扎根拔节的生命风沙──曾是兰考的天它拒绝所有翅膀歌声的飞翔泡桐穿过神话的禁锢追求抵达真实的苦难生命的根无法...  相似文献   

8.
焦裕禄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他在早期的工作实践与探索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工作办法,并在兰考工作中进行了具体实践,创造出了我们党历史上基层治理的典范。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5周年,总结焦裕禄早年的10条工作方法,梳理其在兰考期间的工作实践,可以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提供参考,也是对焦裕禄同志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灵魂     
正贵州首批县乡党委书记赴兰考学习考察,走近一个为了更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贵州20名县乡党委书记走进兰考,走近一个伟大的灵魂,重温焦裕禄光辉事迹、感受焦裕禄的无私情怀和人格魅力。昔日风沙满天的兰考,如今已是"焦桐"成林。焦裕禄在人民心中铸起了一座丰碑,50年过去了,兰考人民仍然记着"焦书记"的好。  相似文献   

10.
3年前的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怀着多年的心愿,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亲切看望焦裕禄的亲属,与兰考干部群众促膝交谈,感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习近平在兰考调研时动情地说:“焦裕禄精神不仅影响着你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3):38-39
焦裕禄精神: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在他身上体现出了鲜明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精神。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0多天,却给兰考找到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出路。这源于他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源于他亲自“嚼馍”感知“味道”的扎实作风。焦裕禄秉承全厶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12.
焦家门风     
正离兰考焦陵不到百米的一条小巷里,有座普通的北方小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离世,其后的近30年中,他的家人一直住在这里。焦裕禄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而在他身后半个世纪中这个家庭发生的点点滴滴,给人另一种深深的震撼。最小的儿子保钢该参加工作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坚决让儿子到汽车修理厂当临时工。兰考刚兴装电话时,在乡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做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2009年4月,习近平曾到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树,缅怀这位“县委书记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 《党建》2014,(4):1-1
正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引起心灵的共鸣。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  相似文献   

15.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学习焦裕禄精神,都以焦裕禄为榜样。"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很敬业,他的敬业,体现在为了让兰考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治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第一线。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5天,焦裕禄的时间去哪了?有人记录道:"在飞沙中,在暴雨中,在寒风里,在骄阳下;在大雪扑面时,在泥泞跋涉里;在大年三十贫困的农户家里;在油灯摇曳长夜不眠的办公桌前……475天,是焦裕禄在兰考的所有日子。"  相似文献   

16.
指令医学专家为焦裕禄会诊 邓小平是唯一一位在焦裕禄去世前就了解到他的事迹,并帮助过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焦裕禄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县(今博山区),1945年参加革命, 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随军南下来到河南,1962年12月临危受命来到兰考主持工作,历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在兰考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兰考是伟大的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全省乃至全国人民非常关注的地方。焦裕禄同志去世已经40多年,如今兰考发展得如何?兰考人民生活得怎样?一直是省委关心的问题。2004年12月下旬,我到河南工作的第二周,便到兰考调研,看到田间林木成网,沟渠纵横,禾苗茁壮,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印象中的“风沙弥漫”景象判若两样,感到十分欣慰。2007年6月,我又陪同中央领导到兰考深入城镇、农村、企业调研,对兰考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38年前,在兰考大地上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逝世了,然而他铸造在百姓心中的那座丰碑却永存。38年来,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与日俱增,对他的呼唤日渐迫切。他们期望焦裕禄还能回到兰考大地,带领大家开拓拼搏,治穷致富。在这种呼唤声中我们来到兰考大地,在寻觅焦裕禄的踪迹中,采访了他———焦裕禄的儿子、杞县县长、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小焦书记”焦跃进。母亲让他认识了父亲单从相貌上看,他并不像他的父亲。但与他交谈,就会发现他们父子之间的相似之处,就会感受到一个生命的延续,一种精神的传承。其实,父亲去世时,…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经豫东兰考县境,多次泛滥改道,留下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1962年,正当“三害”严重威胁兰考人民生存的关键时刻,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他深入调查研究后,立下雄心壮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在焦裕禄的倡议下,  相似文献   

20.
正1962年冬,焦裕禄到河南兰考就任县委书记后,为摘掉兰考的穷帽子,他和当地干部群众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即便已患肝癌,也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剧痛而不退却。1964年5月14日,不满42岁的他因病逝世。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