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共产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没有阶级的社会而斗争在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没有什么平等可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是“我为刀俎、尔为鱼肉”的关系。地主资产阶级不仅任意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吮吸劳动人民的血汗,而且在精神上卑视劳动人民,侮辱劳动人民。这种不平等产生的根源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  相似文献   

2.
“唱高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个贬义词,大抵与“空喊”、“说大话”同义。人们记得,在那个“大跃进”的年代,什么“十五年赶超英国”啦,什么“吃饭不要钱”啦,“调”越唱越高,“唱”出了三年困难的恶果。人们也没有忘记,在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炮制了一系列“左”得出奇的口号,什么“越穷越革命,越富越修”啦,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修正主义的苗”啦,“调”也越唱越高,“唱”  相似文献   

3.
明星 《新湘评论》2014,(23):20-21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马太效应”的经典论述。在贫困地区,“马太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指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当然,这只是一种社会学上的现象归纳,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理论。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马太效应”可以被遏制、被突破、甚至是被颠覆。  相似文献   

4.
原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农工部部长乔学珩:当时,我去毕节地区做过很多次调研,对那里的生态恶化深有感触,一个“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坏严重损害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而且直接损害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农业生产环境和人们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毕节地区人口却出现了急剧膨胀,又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当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9,(4)
纪律是一定社会组织,为了巩固其组织,确立工作秩序,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对所属人员所规定的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阶级社会里,纪律有明显的阶级性。剥削阶级的纪律,是为了维护有利于它们的秩序和利益,强迫被剥削者按照它们的意志进行劳动,列宁曾称这种纪律为“棍棒纪律”、“饥饿纪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纪律反映了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执行路线的保证,是维护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人民群众把自觉遵守纪律看成是自己的重要义务。  相似文献   

6.
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中,以“反腐败”、“反对社会分配不公”为陪衬,煽动群众跟他们一道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欺骗、迷惑了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其实,正是他们极力反对我们揭露和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要保护社会分配不公并力图使其合法化。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王若望就说过,“好起来的则富者越富,跌下去的则‘穷者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呢?我认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时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是剥削者、压迫者,工人则是被剥削者、被压迫者,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对…  相似文献   

8.
谁培养了我?     
我是一九六三年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北京中越友好公社和马池口公社参加了劳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年来,通过“三同”,访问贫下中农,参加了阶级斗争,才看到正是劳动人民养活了自己,因而对自己的主要思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下定了决心,进一步好好地改造自己。由于长期以来的学校生活,我对劳动人民有过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认为“劳动人民的生活太单调”,“整天为了吃穿操劳,没有意思”,从而,严重地轻视劳动人民,轻视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9.
“穷气十足“和”富气十足”高峡太行山深处,有个穷县叫广灵县。全县212个行政村,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就有39个。县长张富文上任后,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怎样治理这个穷"家"。张县长有他自己的穷富观:"穷不可怕,怕的是浪费,为了将来的富裕.现在必须精打...  相似文献   

10.
“穷”和“富”是对立的两面,这两个对立面,在旧社会里存在过,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也还存在着。但是,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穷和富。在旧社会里,穷和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耕畜和农具;贫农则没有或有很少的土地、耕畜和大型农具。富有田连阡陌,贫无立椎之地。贫农、雇农只有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出卖劳动力,受  相似文献   

11.
我叫赵英惠,现任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台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所在的台沟村,历史上就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在中学读书时,当地流传一首“穷台沟,富北沟,不穷不富福来沟”的民谣,大人说、小孩唱,同学们平时也念叨。我一听这套嗑,就觉得抬不起头:穷是耻辱,我不想穷;台沟穷,可我要富。为了变穷为富,20世纪70年代末,我就闯出了山门,进抚顺、跑沈阳,三下江南、两去广州,80年代中期,我就成了村  相似文献   

12.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3,(10)
富时没有“富毛病”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览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胡锦涛同志来南岭村视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领导者,也无论是小家庭,还是一个大单位,都常常是穷时谦虚、努力、简朴、规矩。但一到富了,就会很快生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应当经常提醒不能生“富毛病”:富而不能“满”,富而不能“懒”,富而不能“奢”,富而不能“贪”。(汪金友)拒绝“泛市场化”企业用市场机制来调节一切,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给人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足.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山东省荣成市借助其靠近海洋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了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之一.农民的钱袋满了,腰包鼓了,充分享受着党的政策的温暖.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也并不是所有的荣成人都过上了富裕生活.近海富,近山穷;打渔富,种田穷的状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不仅使处在同一地域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差异,而且使贫富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制约.如何使先富带后富,从而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在经过几番探索以后,人们选准了村庄兼并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赵海建 《党建文汇》2011,(10):15-15
在债务危机之下,美国的“穷政府”现象已经为市场熟知.人们往往会以“穷政府”的现象推断出美国经济地位衰落、美元地位下降乃至崩溃的结论。但实际上,在美国“穷政府”背后,却伫立着“富企业”。在危机时有助于支撑美国经济地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1,(6):18-18
“富的地方富得流油,穷的地方穷得掉毛。”为了扭转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广东近年来采取了五大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们这些“蓝领”阶层,时常有一种“贫穷感”。走进豪华的大商场,看看商品价格标签,每生“炙手可热”不敢问津之慨;挨近菜摊,碧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似乎贵如翡翠、玛瑙。改革10年,人们是穷了还是富了?当然不  相似文献   

18.
原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何仁仲:一个“人口愈生愈多,愈多愈穷,愈穷愈垦,愈垦愈穷,愈穷愈生”的恶性循坏所致贫困的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贵州人民。毕节地区是全省中这个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在胡锦涛同志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为了取西北“三西地区”克服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 ,邓小平是以稳健务实的领导风格闻名于世的。他这种务实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他一直强调要发展生产力 ,一直强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动摇 ,其目的一是富民二是强国。富民强国思想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核心 ,这一思想意味着中国将走上正确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党执政后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在邓小平理论中 ,我们所实行的一切方针政策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以满足人民的要求、人民的愿望为目的。邓小平在其著作的德文版序言中说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富民强国这一信念使他不知老之已至 ,就是这一信念及他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邓小平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的爱戴。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富民强国才是我们的目标 ,邓小平理论为社会主义正本清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 ,我们主要是按照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搞了二十多年 ,这种高度集权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生产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人民生活普通陷入贫穷。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贫穷成了时髦 ,越穷越光荣 ,越穷越革命...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1日,古老的神州大地响起了一个震撼寰宇的最强音———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从地球东方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来少数剥削者奴役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摆脱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和宰割。5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积极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历经坎坷和曲折,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改,赤心不变,坚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