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援引福柯关于知识、话语和权力的理论分析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种族越界叙事,探讨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中皮肤白皙具有黑人血统的黑白混血儿如何被种族话语规训,在种族话语固有的悖论下产生欲望与强加认同的矛盾,并导致他们戴上白人的面具对自身的身份否定、背离,对白人身份认同。认为这些黑白混血儿在看似反抗种族真理的越界行为中实际上加强和巩固了黑白二分的种族界线,最终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米歇尔·福柯1983年发表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一文为解读对象,试图说明对福柯而言“形式主义”的觉醒是20世纪知识界非常重要的具有翻转意义的事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而可以理解福柯为何要将法国结构主义以及20世纪的音乐、文学、建筑、政治、历史甚至革命都纳入到形式主义的潮流中来思考。  相似文献   

3.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4.
熊伟 《法国研究》2011,(2):29-35
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知识理论是爱德华·萨义德构筑其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然而,萨义德对福柯理论的接受,并不是机械的、不加质疑的照搬,而是批判性的吸纳、融合。本文以萨义德的《旅行中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其著作和访谈为基础,试图从历史文化语境、萨义德对福柯的追随及疏离几个方面来探讨萨义德对福柯的接受过程,并指出萨义德对旅行中的话语/权力/知识理论的批判性接受增强了其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霸权、主控话语的批判威力,但同时也有成为其自身陷阱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狂欢语言是承载狂欢节的"具体感性形式"的符号,并以其可转化性、可分解性、象征性等,分别表现了狂欢节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现实性、颠覆性和反权威性,以及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等精神内涵,从而构成了文学狂欢化.但狂欢语言也与狂欢节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可分割,从而衍生出了文学狂欢化的象征性符号一"物质-肉体形象".19、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物质-肉体形象",既承袭了传统但又超越了物质的束缚,更多地把肉体融人精神之中,因而完成了从"精神肉体化"到"肉体精神化"的现代转变,从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见"物质-肉体形象"既表现了狂欢语言的所有特征,又是狂欢节的灵魂和文学狂欢化最生动形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6.
狂欢语言是承载狂欢节的“具体感性形式”的符号,并以其可转化性、可分解性、象征性等,分别表现了狂欢节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现实性、颠覆性和反权威性,以及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等精神内涵,从而构成了文学狂欢化。但狂欢语言也与狂欢节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可分割,从而衍生出了文学狂欢化的象征性符号——“物质一肉体形象”。19、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物质一肉体形象”,既承袭了传统但又超越了物质的束缚,更多地把肉体融人精神之中,因而完成了从“精神肉体化”到“肉体精神化”的现代转变,从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见“物质一肉体形象”既表现了狂欢语言的所有特征,又是狂欢节的灵魂和文学狂欢化最生动形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7.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得“反文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文学批评家们在使用“反文学”这个词的时候 ,几乎没有人再对它的意义和起源作任何解释了。克洛德·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反文学”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反文学”实践家。除了发表四卷本“反文学”小说《内心对白》和多卷本回忆录小说《静止的时间》,他还写过“反文学”戏剧《对话》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反文学”电影剧本《遗忘》等等。在《当代反文学》( 1 96 9年版 )这部论著里 ,克洛德·莫里亚克对卡夫卡、贝克特、亨利·米肖、巴塔耶、罗...  相似文献   

8.
托多洛夫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理论的先驱者。今天,他又提倡回到起点,意思是重新拾起传统美学教育的构想。与时代保持距离,托多洛夫也没有能避免面临文学本质和他化的问题。将解构发展到极致不能解决解构本身的荒谬。我们试图用中国的辟思概念来作为连接点,探讨一系列文学内所包含的成对定义。中国的古老思维是否能帮助文学摆脱其危机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荒诞派戏剧《于布王》的主角,于布的形象的荒谬可笑中蕴含着深层的含义,充分暴露出非理性的力量和与权力的结合造成的破坏性。福柯通过对于布王式的范畴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历史性和现代的变化,认为这个范畴进入了现代的权力关系体系中,成为权力的一个隐蔽的侧面。尽管福柯对现代规训权力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给予肯定,但他同样认为于布王式的范畴仍然隐蔽地存在于权力体系中,其破坏性仍然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0.
福柯晚期演讲稿论述的治理技艺在掌舵人、牧羊人和经济人这三个譬喻中得到了典型呈现。航行譬喻既凸显他人治理的总体化、精细化、知识化等特征,也表明自我治理是通过诸方式达到对自我的掌控和回归。在与古希腊牧羊人譬喻的比较中,希伯来牧羊人譬喻强调牧羊人对羊群的勤勉、责任、付出,核心特点是“为了一个牺牲全体”的悖论,对个人由心灵到肉体的全方位考察在基督教中得以制度化和严苛化。治理技艺的现代化最初表现为“国家理性”,它无任何来世救赎与末世帝国的企盼,而是对内强调无限治安,对外提升国家竞争力。经济人譬喻则是自由主义兴起后的治理方式,个体不是出卖劳动者,而是自我投资者,主动追逐个人利益的主体是系统平衡的前提,因此必须尽量减少直接干预。福柯的每个譬喻既有鲜明的特征,也与其他治理技艺、传统的政治哲学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以后,战争空气日渐浓厚。而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思想文化上的国家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于人道主义文学也遭到了打压和否定,部分左翼作家被强令禁止创作。大部分作家作为战地报道员被派遣到各个战地,"国策"驱使之下的"国策文学"应运而生,称颂战争、鼓吹国家主义的报告文学充斥纸面。日本近代以来树立起的文学独立精神已被摧毁殆尽,文学开始失去了自身应具备的独立性,成为政治的"御用"品,作家成了政治宣传的傀儡。本论以石川达三和火野苇平两个作家为例,试图解读日本作家在侵华战争时期的"文学报国",进而对国策文学做一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2.
杨铖 《法国研究》2011,(4):32-37
梦的世界是文学作品经常描述的对象,然而其文本的本质却是在进入文学现代性视野内所需要探讨的话题。通过借鉴福柯在梦的意义的认知上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则的质疑,我们将梦的经验与梦的话语进行区分,并将梦的表意研究严格限定在文学文本的范畴内。我们将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梦看作一个统一在独立主题下的特殊叙事情景,关注其文本的形态和独特的叙述机制,从而发现有意识的话语表述无意识的精神活动的可能性及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磊 《当代韩国》2012,(3):95-107
在当下的翻译研究中,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而韩国文学汉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萌芽的阶段。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韩国文学翻译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其2001年成立至今资助翻译、资助出版中文译著的情况进行梳理,力图揭示其对韩国文学在中国翻译、传播中起到的作用、影响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左翼文学与政治有着不同寻常的密切关系。从本质上说,它就是政治的代言词,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故研究左翼文学就无法避免政治的影响,也脱离不了由其本质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吴岳添先生刚出版的《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突出了左翼文学的本质特征,但更多的却是对其话语内涵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的战争记忆一直广受关注,以战败国的视角解析日本社会对战争的认识轨迹意义重大。对流播广泛的纸媒舆论的话语策略展开分析,是把脉社会态度的重要途经。二战后至今,《读卖新闻》8.15社论的“战争记忆”从注重反思战争、呼吁和平,关注国计民生和国家建设,到逐渐转为注重讨论战争责任,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显现出强硬立场。在话语策略上,呈现出对战争责任的模糊化、对和平的强调和对战争反省的纠葛、对受害者形象的强化等倾向。整体而言,《读卖新闻》8.15社论对“战争记忆”的构筑,在共时和历时上都将重心置于日本国内,对和平的追求也局限在狭隘的本国人民所受战争灾难的逻辑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正在不断地全球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许多国家开始着手教育改革,与以往相比,这些教育改革都更加重视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教育以及独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但是,过去很重视的文学教育却出现了明显的倒退现象。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日本似乎尤为突出。文学教育是否还有必要?如何进行文学教育?等问题摆在了文学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齐建华 《法国研究》2007,(4):98-102
在法国,当人们9月休假后重返工作之际,便迎来了法国一年一度文学作品集中上市的盛事,即"小说节"开幕之时。每年的这个时候,作品云集,好书纷呈,读者可以尽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方学者、媒体习惯于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话语体系和分析工具,对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评判。近年来,他们渐渐放弃“中国崩溃”、“中国威胁”等论调,而代之以“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话题。尽管目前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看法并不统一,但是,话语转换本身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对日军"造神者"小笠原长生的社会角色,特别是他作为拥有军事与皇族背景的军国主义政治文人属性进行了分析。小笠原利用自己经年所得的写作技巧,制造了一个糅合精致政治话语体系的军国主义文学世界,通过分析其结构和体系,可以一窥此类军国文人之政治思维的内核和矛盾之处。尽管小笠原以创造日军勇于赴死的神话著称于世,但深入其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对人性、信仰、权力与战争的思考,可以体味到在军国主义政治重压下一个军国文人的内心挣扎。  相似文献   

20.
许钧 《法国研究》2008,(1):43-46
为发现、培养和奖掖更多的法语翻译新人,推动和促进中国法语文学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推动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南京大学法语系和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依视路”杯全国法语文学翻译竞赛。翻译竞赛目前揭晓,于2007年11月1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著名作家池莉、著名文学评论家费振中、著名翻译理论家谢天振、著名翻译家周克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