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眼泪     
<正> 小的时候,我就特别能哭,遇到什么事有时甚至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张嘴就哭,眼泪还能汇成河。妈说我许是眼角长了一颗泪痣的原因,想哭就能哭,放肆得很,长大了也必是一个性情中人。知女莫若母。渐渐长大的我,虽说一直对自己说流泪是多么的没出息,可眼睛里还是经常会吹进沙子。看一段柔柔的书,听一段凄美的音乐,甚至一段真情的影片……眼泪都会悄悄地淌  相似文献   

2.
担起跨世纪的重任──看“一个独生子女的故事”随笔王秀英那沉重而坚实的步履,一步一步,如重锤般地从观众的心头踏过,影片女主人公——一个年仅10岁小女孩的坎坷命运便在这大特写镜头的“脚步”中开始了。观众分明从这脚步声的沉重后面谛听到了孩子自强不息的呐喊,...  相似文献   

3.
该谁相信“眼泪”“市场不相信眼泪”,“竞争不同情弱者”,这些话,大概是前些年十分流行的话语,即便在今天,也未必见得这样的认识就已经被人们抛弃。因为它们一度被作为“思想解放不解放”、“改革步子大不大”的验金石,也曾是多年来国内诸多主流传媒着力张扬的“新观念”。这种对于改革开放的诠释,显然是有着误读倾向的。“市场”是什么呢?用枯涩的理论语言来做注解,无非说它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在经济层面最为有效率的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以老板的视角去解释,它除了赚钱还是赚钱,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靠出卖劳动力才能得以谋生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正> 自古以来,唯有母爱最是公平。然而,也有一些“耳软”娘亲,一闻哭声,便觉揪心,以为凡哭必饿,理所当然赶紧喂奶。因此,不顾儿多奶少,不辨真假虚实,撩开衣襟,拉出奶头,塞到哭声最大的孩子嘴里。长此以往,不哭的孩子皮包骨,好哭的孩子得了肥胖症,可谓“贫富悬殊”、“苦乐不均”了。作为母亲,应当分析孩子的哭因何在。若是饥饿引起,理应喂奶;若是其他缘由使然却仍喂之,既会浪费有限的奶水,又会使得孩子沾染贪吃好哭的陋习。如果孩子确实饿了,但是未哭,也应喂奶,否则,这种本分孩子势必陷入不幸。有了这种喂奶的哲思,才能走出“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相似文献   

5.
本刊启事     
喜剧电影《满意不满意》中,笑料百出的故事内容和“排骨也是肉”式的幽默对白,令人捧腹。而透过欢声笑语点击的“话外音”,则发人深省:在我们的社会,人与人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人人都在为人民服务,都应以让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影片的主人公是饭店服务员,讲的是为顾客服务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何礼利 《湖湘论坛》2001,14(1):78-78
所谓“非议”,一般来说,是指那些带有某种贬义的议论。领导者生活在群众之中,一切领导活动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样,人们会更加注重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某些领导者发出“非议”。领导者要正确对待“非议”。  一、要独立地思考“非议”  印度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完了,孩子骑驴回来,老人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孩子,说他不懂事,叫老人徒步。后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便急忙将孩子抱到驴子的鞍鞒上,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于是他们都下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人阶级的典范、“铁人”王进喜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我想,这是对正确的“压力”观的形象、准确的表述。现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不肯找活干、靠父母退休金过日子的“吃老”一族?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或认识到生活的压力,觉得反正有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要让这些特殊孩子练习运动?为什么要让他们远涉重洋去参加比赛?为什么要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争取胜利”?因为要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也要让世界看到他们.如同在电影《天堂电影院》里,放映员让从小生活在影院里孩子离开五光十色的荧幕,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在鼓励特殊孩子们努力争夺金牌的目标下,也告诉这些特奥运动员,世界不只是自己身边生活中看到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贺岁片《天下无贼》正在热映,影片讲述了一无知少年靠纯朴善良感化了一对江洋大盗、他们为保护少年与另一伙盗贼展开离奇争斗的故事,《天下无贼》使劳累了一年的人们怀着温情度过岁月交替之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中国几千年的盛世梦想,借着新年展望之时在我们生活中延续。但怎样才能达到天下无贼,古人并没有给出答案,如影片中仅仅靠善良、道德教化使罪恶向善,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现实生活中的公安民警对此似乎更有体会。真正要做到天下无贼,从大的方面说,要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做到公平、公正、宽容,社会要为每个人提供合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果全世界都下雨,要使你的信心别淋湿。”这是我所听到的最有意味而又最为生动的歌词。就在大家将要看到的这篇关于普通人的故事里,那平平凡凡的主人公,正是用他们踏踏实实的行动,默默无闻地诠释了这样的境界。 如果,我们都能象这故事里的人,都能如他们那样一点一滴地做起,那么,就算全世界都下雨,你的头顶也会有一把信心的伞。  相似文献   

11.
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大概都记得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李侠”和“何兰芬”。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以反映我党地下工作者斗争生活的影片曾在中国电影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爱国主义的丰碑,教育和激励了中国的几代人。岁月荏苒,沧海横流。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或已经离开人世。当时间的长河将我们缓缓载入2004年春天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寻找到了一对当年从北平向我党发出“红色电波”的人生伴侣;他们的经历和电影中的主人公相比,与其说是相似,不如说影片就是当年他们惊险人生的缩影。这对默默无闻的人生伴侣,就是已故原天…  相似文献   

12.
寸有所长     
商海风云多变幻。 然而本文故事的主人公们似乎都以不变应万变。他们或靠科技致富,或凭信义赢得市场,或以节俭积少成多,其实都是最平凡不过的老道理,不过是他们把这些信条付诸实践,反倒成了他们的长处,助他们成功。 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有志于弄潮的人,总会找到自己的长处,即自己立足商品世界的最重要的凭借。 相信你总有一点是出类拔萃的。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第一女巨贪、省建筑六公司原副总经理(副厅级)蒋艳萍,有句耐人寻味的处世“名言”:“男人玩女人可以不讲档次,女人玩男人就不能不讲档次了”。“在男人当权的社会,只有懂得开发利用男人价值的女人,才能算是真正高明的女人。”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靠出卖色相,从下乡知青成为一家国企工厂的工  相似文献   

14.
感动     
现在的孩子太缺乏感动了!这是当今社会的孩子给人们的最大感受。一些同学可以为那些“肥皂”电视剧、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爱得死去活来的无聊剧情哭得稀里哗啦一整天,甚至还要再加上一夜。尤其当我看到我周围的那些可爱的同学们,他们穿名牌,吃高档,比手机、m p3,嘴边整天挂着跟自己年龄根本就不相宜的“男、女朋友”,时不时还会吐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但对他们来说所谓酷毙的时尚名词,却对实际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学校、社会对自己的爱护置之不理,甚至还要嗤之以鼻。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社会给予的一切,连个谢谢都不曾说过…  相似文献   

15.
在贫困山区陕北佳县,有一个叫陈生春的普通农民,因为能搞到各类扶贫款而出名。人称“扶贫托儿”。当地老百姓给陈生春提炼出要到钱的“真经”:扶贫资金是锅粥。会哭才能吃到粥。陈生春就是个会“哭”的“孩子”。可陈生春“哭”来的钱是怎么用的呢?  相似文献   

16.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20):40-42
“我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在童年,我梦想长出一双手。现在,我觉得我有手,这双手就在我心中,它是一双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手。”这是不久前公开上映的影片《无手老师》里主人公马复兴的一句话。“无手老师”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主人公马复兴的原型就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的马复兴老师。?无手老师”马复兴有手,而且有一双灵巧伟大的手。作为人民教师,他用一笔一划的板书实现了西部乡村孩子的上学梦;作为人大代表,他写下一份又一份建议为百姓排忧解难。无论从对本职工作的兢兢业业,还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看,马复兴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一个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享有威望,靠什么?有人说靠权,有人说靠后台,也有人说靠权术。但依我看,这些都属邪说。唐代虞世南有一句名言,叫做“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精辟之论一语道出了真谛。一个领导者有威望,口碑好,固然需要有职有权有方法,但最根本的还要靠人品。人品好,可以“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人品不好,连“鬼”都不靠。现在,我们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不大注意人品了,表现在:一是太精。他们工于心计,能掐会算,谁得势  相似文献   

18.
女孩迷路了,女孩才四岁,她在街上到处走,但怎么也找不到家。女孩后来走累了,坐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一个人走近了女孩。一个穿军装的兵,年纪也很轻,只有二十岁左右。他走近女孩后问起女孩来,兵说:“你怎么坐在这里哭呀?”女孩说:“我不认识回家了。”兵说:“叔叔带你回家。”兵说着,伸手把女孩拉起来,然后牵着女孩去找她的家。但他们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女孩的家。女孩又哭起来,不愿走了。兵便抱起女孩,跟女孩说:“不哭不哭,叔叔会带你找到家的。”女孩还是哭着。兵又说:“不哭,叔叔跟你讲个故事吧。”女孩哭声就小了点,在兵怀里睁着一双泪…  相似文献   

19.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似乎说明了中国人历来就有“靠父母”的传统。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靠父母”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物、取父母之所有、尽父母之所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心态,“啃老”现象才会大量存在,而且引发了不少令人深思的故事。 “啃老”现象何其多 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恐怕再没有比中国父母爱子之切更令人感动的了。为了满足子女的需求,许  相似文献   

20.
赞平凡     
社会,就象个大舞台,人们都在认真扮演一个角色。 一些人在市场经济中建功立业,他们靠聪明才智,他们是宣传的对象。 一些人挖空心思寻求升官发财,他们靠阳奉阴违,或出卖灵魂,他们也会“榜上有名”。 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