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计算骨骼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准确率,评价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可行性。方法将法医人类学教材中性别判定和年龄推断的方法应用于539例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样本,判定245例骨盆的性别,推断100例男性耻骨联合、100例男性胸骨和94例男性锁骨的年龄,计算准确率。结果骨盆性别判定准确率为98.4%,耻骨下角和坐骨大切迹是区分性别最好的两项指标。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的年龄推断准确率在45%以上,其中锁骨双侧方程准确率最高为77%。结论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具有可行性。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骨盆形态学性别判定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形态学年龄推断指标、分级和评分标准以及方程需要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的判定骨骼年龄的方法,是通过观察骨骼的外部特征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判定者的经验[1]。有学者尝试通过骨骼的组织学特征判断年龄,如Currey[2]研究证明哈氏系统数量和间骨板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哈氏系统直径变小;Dobriak[3]研究指出骨密质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变薄。国内如朱芳武[4]与刘晓燕[5]用国人骨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回归  相似文献   

3.
X线片的骨骼年龄判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对儿童青少年骨骼年龄评价以手腕部及膝部较好,方法也较多,但主观性强,随机误差大。随着计算机图像识别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得骨骼年龄评价更为客观、准确。对于成年人X线片骨龄推断,以胸骨、耻骨及锁骨等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尚需更广泛的方法学研究以增加推断年龄的方法及准确性。本文介绍了X线片的骨骼年龄判定方法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硅珠法提取骨组织DN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骨骼是硬组织 ,抗腐蚀性好 ,当其它软组织完全腐败后 ,骨组织在鉴定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骨组织中细胞含量少[1] ,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 ,使陈旧骨骼的DNA提取成为鉴定工作的难点[2 ] 。本文研究了骨组织DNA的硅珠提取法 ,并将其运用于法医物证检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样本收集75例骨骼样本来自本实验室受理的刑事案件检材 (检材保存时间最久为 14年 )。1 2 试剂脱钙液 :0 2mol/LTris溶液 10 0mlEDTA Na2 10 g ,pH 7 0 [3] 。裂解液 :12 g GuSCN + 10ml0 1mol/LTris HClpH 6 4 + 2 2…  相似文献   

5.
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显著偏差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案例在某工地旁发现一具白骨化无名女尸。提取耻骨联合经水煮法后,联合面见嵴残痕,背侧缘腹侧斜面形成,据此推断年龄25岁左右。经侦查人员查找尸源,根据死者衣物及义齿特征认定了死者,实际年龄为36岁。2讨论此案例之所以出现年龄推断与实际差距大,笔者认为,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⑴性别因素,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有的较男性早3~4年,有的较男性晚7~8年,故在根据耻骨联合面鉴定年龄时应考虑性别因素,再鉴定骨龄。⑵个体各躯干骨之间的发育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本例提取的死者颅骨经水煮法后,基底缝消失,愈合处见浅沟嵴,提示…  相似文献   

6.
骨骼的性别判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法医在实际检案中主要通过对骨骼大体形态的观察来区别男女。一般情况下,男性长骨较女性粗而重,肌嵴和骨突较发达,关节端的头和骨髁较大[1]。然而,由于两性之间在形态特征上重叠范围较大,仅仅据此进行性别判定需要丰富的实际经  相似文献   

7.
在检验鉴定无名女性尸体时,应判别死者的经产生育与否。对于新鲜的尸体一般木难,但遇到杀人碎尸、杀人焚尸、高度腐败的尸体尚是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外的人类学家Angel(1969)、Suchry(1979)和国内法医学者张忠尧(1985,1995)、程从根(1995)等均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对女性生育可能在骨骼上留下痕迹,而对耻骨进行了观察研究。有人认为耻骨背侧的凹痕或沟是生育的证据[1],但又被某些学者否定[2、3]。除此之外,目前尚未查到鉴定碎尸、焚尸及高度腐败尸体经产生育的证据。为此,本文作者对国人东北地区20~60岁200人女性活…  相似文献   

8.
不同性别的同父异母半同胞鉴定是亲权鉴定中的难点之一。近年研究[1-2]提示,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高度多态性使解决此类鉴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骨骼进行身高推断、性别判定、年龄判定以及同一认定等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肋骨是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别和年龄的判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肋骨在性别和年龄判定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要回顾,为肋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耻骨性别判定的更为简便可靠的方法。方法对96副已知生前确切性别的耻骨进行了性别差异的研究,其中男性耻骨73副,女性耻骨23副。测量项目有:缘枝角,耻骨宽,耻骨联合面的高及厚。结果将耻骨的测量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软件,对耻骨的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耻骨性别判定的判别方程。结论其性别判别率最高可达95.5%,该方法可以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采用PCR技术对降解DNA样本进行性别鉴定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针对amelogenin基因X染色体外显子 3bp缺失设计的引物AMELU1及AMELD1,对在室温环境下放置 5~ 15年的男、女血痕标本各 5 0例、毛发各 2 0例、骨骼各 2 0例以及现场提取 5 - - 2 0天的男、女腐败肌肉各 10例标本中提取的降解DNA样本进行扩增。用PAG( 9%T ,3 %C)电泳、银染显带检测扩增产物。 结果 所有样本均得到正确结果 ,男性检材表现为 83bp的Y特异性及 80bp的X特异性 2条谱带 ,而女性检材仅有 1条 80bp的X特异性谱带。 结论 用针对amelogenin基因X染色体外显子 3bp缺失设计的引物AMELU1及AMELD1鉴定性别的方法灵敏、可靠、方便 ,是降解DNA检材性别鉴定十分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扩增X—Y染色体同源性基因鉴定骨性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完整或较完整的人体骨骼,根据骨的形态特点或采用仪器测量、X线检查等进行骨性别判定,其准确性较高。而在碎尸、白骨化、生物考古、灾难性事故等情况残存的遗骸就难以用形态学方法确定性别。本文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骨组织X-Y染色体DNA同源性基因序列,鉴定骨组织的性别,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材料骨组织取自本系户检肋骨或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截肢骨,约4cm2大小,共46例骨样本,同时取相对应个体的血样作对照。二、实验方法1.引物合成根据NakahoriY设计[1],X-Y染色体同源性引物序列由美国Researchgenetics合成…  相似文献   

13.
1案件简介 某年秋,某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拐卖儿童的案件时,从现场发现两个可疑包裹,其中含有部分骨骼,疑似婴儿Ⅲ骨,随送有关部门要求鉴定骨骼种属。送检骨骼形态学特征如下描述: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鉴定工作中,根据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来鉴别青春期后人骨的年龄,已被认为是较实用的方法之一,根据耻骨联合枝角度判断男女性别准确率可达100%。因此,收集和研究人体耻骨联合对碎尸案件、无名尸体案件和重大群死事件尸体的年龄、性别鉴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收集处理耻骨联合标本工作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标本,常用的强碱浸泡法、强碱煮沸法、水煮法都有脏、臭、易  相似文献   

15.
性别是个体识别的主要生物学指标之一,是法医学鉴定不明骨骼残骸的重要初始步骤。枕骨大孔因其解剖学位置的隐匿性、形态学的稳定性、性别与种族的差异性成为法医学性别判定的研究热点,其中枕骨大孔面积是枕骨大孔区域中进行性别判定准确率较高的指标之一。本文以枕骨大孔面积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国外学者通过干颅骨样本、CT影像、CBCT影像测量枕骨大孔面积判定性别的方法进行总结,对国内应用枕骨大孔面积进行性别判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月28日,一环卫工人在垃圾处理场发现一个被刀分割的人头。经查找到最早发现“人头”的人,当时“人头”在城关一间垃圾屋内(发现人以为是猴头),该屋窗口有新鲜血迹和头发,分析为凌晨抛尸(因垃圾屋每日都清理)。对“人头”进行勘验,发现头发被剪短,耳、鼻、眼及脸上的肉均被割掉,经骨骼分析及XY染色体性别检验,初步判定死者为女性,一度工作陷入僵局。进一步进行DNA性别鉴定和颅骨容貌复原,性别结论是:死者为男性,由于性别判定的正确确定,使侦查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1999年8月,浙江人杨某反映,称其弟…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实践中,利用耻骨联合推断年龄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根据耻骨联合推断年龄,理论上要求年龄在14岁~30岁期间,误差仅±1岁;在30岁~50岁期间,误差为±2岁.但南于骨骼的年龄变化受多因素影响,可产生形态变异,影响年龄判断,利用耻骨联合推断年龄也难免出现较大偏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两例利用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时,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且偏差都在10岁以上.本文结合法医工作者的法医实践,参考相关文献,对造成此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后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及程度判定,是法医鉴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86例具有完整临床病历资料,且均有“失血性休克”诊断的各类创伤病人进行分析,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资料。1一股资料1.1性别及年龄在86例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29.7岁。互.2休克程应判定86例均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其中诊断中判定休克程度的23例,其余诊断无明确分级。2结果2.1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休克程度关系《亲见)2.2休克救治情况(表2)2.3休克指数休克指数一脉率/收缩压本组…  相似文献   

19.
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 ,2 0 0 0年 ,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815 0 0 0 ,相当于每 4 0秒有一人自杀 ,自杀已成为世界第 13位死因[1,2 ] 。在我国 ,自杀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者收集本室 1987~ 2 0 0 2年 (上半年 )检验过的 ,并且有详实记录资料的 4 2 5例自杀案件 ,通过对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渴望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及自杀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资料分析1 1 自杀人数在三个年份段的分布情况以每 5年为一个年份段进行观察 ,该 4 2…  相似文献   

20.
1案情某年6月7日,在市郊一向阳山坡上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男尸,自然仰卧在山坡上。尸体外表检查,全身无外伤痕迹。凭其口袋内一张日历(6月1日)初步判定其死亡时间是6月1日。为寻找尸源,需判定其年龄。2法医学鉴定按文献[1]方法,在尸体右侧第6肋骨的中1/3段横断,锯下0.5cm长的一段肋骨制成骨磨片,在100倍光学显微镜下计算下列组织形态学参数:(1)皮质骨面积(corticalarea,CA):在骨内膜和骨外膜间的骨皮质面积;(2)完整骨单位数(intactosteons,IO):具备完整中央管结构的骨单位数目;(3)碎片骨单位数(fraglnenteqos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