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加速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弱势群体已由原来的隐蔽状态开始凸现出来,构成了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政府必须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的存在及相关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做好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统战工作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3.
胡国顺 《前进》2011,(5):51-52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把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作为国有煤矿而言,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结构处于不断分化、整合的过程。"弱势群体"现象成为转型期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弱势群体问题,无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之中,在诸如经济、社会、心理、伦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值得关注的社会风险之一,是少数弱势群体因社会保障缺失而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支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和谐也逐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了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整个社会呈现和谐而富有生机、活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悖的,而且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充分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失衡,社会公正的缺失,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8.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重心在于注重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维护和发展弱势群体的各种正当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利益公平观,进一步强化党和政府社会治理主体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机制,从根本上确保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的实现;最后要强化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社会利益主体之间沟通顺畅、和谐互动的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9.
肖孟 《传承》2006,(6):108-1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其中,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所谓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上的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条件的制约,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不能或只能很少地占有社会资源,因此只能获得甚至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职业,使其收入分配较少或很少,只能过着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勤娅 《前进》2005,(6):13-14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区域发展很不均衡。这样,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调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批新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予以逐步解决。一、探究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原因,搞好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的存在,但产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原因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体制的摩擦而形成的弱势群体,正影响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功能协调。由于新旧体制摩擦而产生的弱势…  相似文献   

11.
人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提供抵御和缓解心理及生活危机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防御与治疗,以及解决日常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日常生活面临很多危机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危机能否得到解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长期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黄帝荣 《传承》2008,(2):62-64
人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提供抵御和缓解心理及生活危机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防御与治疗,以及解决日常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日常生活面临很多危机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危机能否得到解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长期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不同类型及表现进行了概述,并对弱势群体的教育与教学方法及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期望彻底解决弱势群体的心理不健康问题,提高高校教育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田萍 《求索》2013,(10):238-240
本文以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基点,在考察当下中国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之前提下,研究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我们认为,从宏观系统上看,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急需完善顶层设计;从中观系统上看,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可以作为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服务提供和情况反馈的中间媒介;从微观系统上看,通过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的家庭环境,完善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成员关系、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理念,确立其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信心和能力是实现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汝贵  姜玮 《传承》2008,(12):58-59
本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不同类型及表现进行了概述,并对弱势群体的教育与教学方法及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期望彻底解决弱势群体的心理不健康问题,提高高校教育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怎样适应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笔者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从前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国情。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与资源、与环境日益尖锐的矛盾告诉我们,在十多亿人口面前,我们的国家是“地大物薄”。  相似文献   

18.
左眉 《大连干部学刊》2005,21(10):16-18
近年来,大连市保护弱势群体工作成效卓著,积累了保护弱势群体工作的许多经验,但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中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今后仍然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体系,改革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携手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弱势群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彬 《桂海论丛》2006,22(1):10-12
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体制外”的人、进城农民工、收入较低的贫困农民等八类人。弱势群体有四个基本特征:低职化或无职化;贫困化;脆弱化;边缘化。要正确认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弱势群体的存在,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弱势群体给予保护和扶持。  相似文献   

20.
NGO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分析——以弱势群体为论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弱势群体为论域 ,讨论分析了NGO对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介入及其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主张重视NGO在中国治理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从政策上明确NGO的地位与分工 ,规范和促进NGO的自身建设 ,并为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