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把握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方式选择。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中蕴含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历史思维明确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必然性;以战略思维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以辩证思维解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重要问题;以创新思维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活力;以底线思维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安全防线。这些科学思维方法的坚持和运用,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了"文革"前中国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以"两弹一星"为标致的科技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奠基时期。虽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对中国后来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1995—2011年中国财政科技投入数据可知,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科技比例不断上升;财政科技投入总额与投入力度东部地区均占据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利地位;人均财政科技投入差距不断上升,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因此,必须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制定合宜的科技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天津面临着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打造中国未来"第三增长极"的时代背景和机遇,天津科技创新需要紧紧抓住通过滨海高新区发展领航全市发展这个最重要的定位。为给天津市有关科技立法和决策提供研究性建议,在考察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后,得到以下对策:完善科技财政法律制度和科技税收法律制度;创建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和科技服务中介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动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突出提升企业内部研发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小巨人"。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科技政策执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科技政策实施的各种社会矛盾是科技政策执行问题;科技政策执行问题具有普遍性、特殊性的特点;科技政策执行问题有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等类型;解决科技政策执行问题的措施是提高科技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关注科技政策对象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着重探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挑战 ,以及新世纪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人才是科技创新体系的第一要素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进步的对策与建议。首先 ,要为科技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 ,要健全选拔管理机制 ,建立创新人才管理体系 ;第三 ,创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会 ;第四 ,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强调创新是江泽民科技观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主要体现在:阐明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提出要以体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启动知识创新工程;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从而指明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科技理论。  相似文献   

9.
科技异化现象的滋生与蔓延,既使传统法律受到挑战,也给传统法律变革带来机遇。在应对科技异化的挑战中,科技立法不断发展,其突出表现是确立了科技增进人的幸福的立法宗旨、科技无害于人的立法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标。我国的科技立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的推进而发展,但与科技异化治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完善我国科技立法,要求在立法原则上突出以人为本和生态安全,在立法内容上促进科技进步与防治科技异化并重,在立法结果上构建全面协调统一的科技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尤其以科技创新最为突出。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一系列科技政策扶持本国科技产业以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旱已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国家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政策支持,政府政策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都有着巨大影响,甚至于影响整个行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创新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深入分析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不足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虽然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但从长远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还存在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活力不够等缺陷。高校虽然正逐步成为中国科研的最大力量,但也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研力量协同整合不够、科技资源共享不够、功利动力过大等问题。高校在技术创新与转化方面,大学科技园正在成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高校孵化企业的能力大大增强;要充分认识高校产业对科研的影响、加强产学研协调发展及公司数量过多、缺少规模等问题。要实现高校科技创新,应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链中的位置;不同高校应在科技创新链中找准定位;完善高校内部产业链;进一步加快高校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科技评估是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是科技管理的重要工具.科技评估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参谋、导向和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监督、交易.对于胜利油田而言,科技评估应做好以下方面建立胜利油田科技评估体系,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科技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科技界观念要更新,科技管理人员在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要有充分的认识;克服科技评估存在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题;使科技评估对实际科技管理决策真正起到作用;以严格的制度遴选评估组成员.  相似文献   

13.
将最先进科技手段和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预防犯罪,是全球性的趋势。目前,常用的科技手段有:一、防盗、防入侵系统;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三、防火报警系统;四、出入控制系统;五、安全检查系统;六、爆炸物的探测与排除;七、遥控技术;八、防伪及鉴别技术;九、电脑及网络安全管理;十、密码运用及防盗用技术;十一、禁毒及戒毒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历史观不仅是一种看待历史的世界观,而且是研究历史进程以寻求现实问题解决之法的方法论。在大历史观下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演进和经验启示,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科技事业提供了全新视角,有利于为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历史镜鉴。回溯党关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科技发展的侧重点紧跟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实现了谋生存重在科技“自立”、谋发展重在科技“自强”、谋复兴重在科技创新的历史转化。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立场;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举措;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是科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科技法律对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表现在科技法能为科技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制约政府的短期行为,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法的这种作用也为15至18世纪中国与西欧科技立法的反差导致科技优势的逆转、19世纪荷兰专利法"立、废、立"的经验教训、20世纪韩国与美国的科技立法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等例所证明.  相似文献   

16.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对古代科技发展有多重影响和作用,而且对现代科技创新也有重大启示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确立民警科技强警意识;要抓组织领导、思想教育、人才建设、科技应用,使科技尽快地转化为战斗力;要在实施“科技强警”方针中加强规划管理、装备管理和制度管理;还要及时总结、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影响科技人力使用效果的诸多因素: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同国内一些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科技能力优势正在缩小,劣势正在拉大。  相似文献   

19.
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科技和人才的不足。文章主要从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提出:只有重视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宏观科技形势的巨大变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进科技创新应当从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院企联合、加强外部服务和强化科技管理等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更好地发挥亿万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的治本之策。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科技特派员模式通过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转化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农业110模式为农民及时提供信息,从而影响农民的理念;农村经纪人培训模式把农产品与市场联系起来,促进农民的竞争意识;科技示范模式通过对新技术进行推广更新农民的知识。以农民科技培训需求主体为视角,提出了适用于当前对新型农民的因地制宜选择培训模式、注重对以务农为主的青年农民的培养、实现农民科技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