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有助于更新农业资源结构,减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因而必须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应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结点选择为: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经营高效化;将运行机制设定为: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优化信息服务供给,以创新适度"规模农业";加强信息资源管理,以实现绿色"品质农业";深化信息技术推广,以探索先进"精准农业"。同时,完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是最重要的底色。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步,是新时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绿色发展意识淡薄、农业绿色技术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推广、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法律尚待完善等问题。为此就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大农业绿色发展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绿色发展意识,融资与育才双管齐下,推动农业与科技结合,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法律的措施来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联系,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农业发展为前提,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度对农业进行保护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法是农业法与科技法的交叉领域。以宪法为根本,循农业法与科技法“双路径”发展而来的当下中国农业科技法形式过于分散、内容不易把握。我国应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地方性农业科技立法,走国家层面农业、科技综合性基本法,国家层面农业科技单行法与地方性农业科技法规相协调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粮食自给能力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加强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立法,保障我国农业适应行动的顺利开展。农业适应自然科学研究、国内外农业适应实践以及政府与社会适应意识的提升,为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奠定了必要基础。应以农业气候影响与评估、农业适应规划等制度为基本框架,建立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制度体系。除资金制度采用单行法形式外,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宜采用全面修订相关立法,并在相关立法中增设农业适应法律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绿色农业是与"黑色农业"相对而言的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介绍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分析各种技术途径的实施要点,为种植者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标准化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又是促进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同时农业产业化也带动了农业标准化.从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来综合考虑,当前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农业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过程中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农业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的资本积累,以牺牲自我发展为代价为工业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反哺农业的实力和时机。应当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价格的联动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环境保护是整个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尚无国家级的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有必要对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在构筑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体系时应注意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国家科技部考察团赴台考察农业产业化。我们感到台湾农业取得成绩主要原因在于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教育,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促进农业发展。目前台湾农业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工、贸、技有机结合的农业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其发展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以企业化经营观念,高效率的生产技术,安全而符合环保的经营方式,最快速而便捷的运销体系,提供安全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一个与自然界共存互补的生态环境。 一、台湾农业科技教育概况 1、台湾科研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成长性农业企业融资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基金。这种内生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金融合约不但能够低成本地满足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而且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中难以获得的人力资本配置到农业领域。农业产业基金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内生出来的一种金融合约,是基于经济体系内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内生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是辽宁省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大连市的农业产值、增长率及技术效率等指标表明其在辽宁省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得益于国家政策发挥的指导与协调作用,也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与产业升级。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导向下,大连市农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连市在适应国家政策和技术变革的基础上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其主要路径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及选择主要领域推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也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统计问题”发表后,农业人口统计资料失真后该怎么办,我国目前到底是农业人口多还是非农业人口多?这成为笔者需向同行和读者认真回答的两个问题。对前者其办法不外乎以下五种:一是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而代之以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二是继续让原有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资料滥竽充数;三是借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农业人口的资料;四是公开宣布公安系统统计的人口数据是农业户口的人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五是千方百计搞一套接近实际的中国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资料。前三种办法均不可取,第四种办法从公安系统来说,也许有一定的保留价值,但它无助于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统计问题的解决,所以,只有第五种办法才是科学合理的;对后者,如截至目前,肯定是非农业人口比农业人口多。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强调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分析探讨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女性化”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性别再分配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何谓“农业女性化”的问题却始终未能有效回应。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非农转移性别差异角度出发对“农业女性化”进行了释义,围绕农业主导权和女性发展,就“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农业化”展开了讨论。国外研究则通过“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与“农业生产管理女性化”来综合认识“农业女性化”,对于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更加精致和清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评析,可从“数理女性化”“劳动女性化”“管理女性化”3个层面重新讨论“农业女性化”的内涵及其外延。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武装农业,促进农业生产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国家 ,农业保险早已成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保险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与农业的基础地位格格不入 ,也不利于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的意义入手 ,对农业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仅仅需要技术的跟进与优质资源要素的投入,更需要制度安排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就目前中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面临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用地权益流转、农业金融信贷支持和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为创新农业经营的体制机制,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我国“循环型农业”模式的提出与内涵,以及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着重分析我国“循环型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及其制度与政策环境;并就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简短述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有文献研究成果提取了精准扶贫、新型农业、乡村振兴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出研究假设,精准扶贫、新型农业、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增长、发展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然后设计三类自变量题项和因变量题项,采用中国主要农业省份的农业数据样本进行试测,采用回归分析模型、结构方程模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假设验证,发现精准扶贫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假设成立,新型农业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假设成立,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假设暂未完全成立,需要数据支撑。依据研究结论对中国农业经济给出建设性和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