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改后的《刑诉法》第142条2款规定了对于“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相对不起诉”。此外,《刑诉法》还规定了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有罪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可以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对依法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院可作“绝对不起诉”处理。  相似文献   

2.
完善刑诉法第145条之设想朱瑞丽闫军周一、刑诉法第145条不足之表现刑诉法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  相似文献   

3.
相对不起诉制度的确立以及不断扩大的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刑诉法第142条虽对此作了规定,但仍不完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困境。因此,扩大相对不起诉权的范围,简化有关审批程序仍有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起诉与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提起公诉”阶段的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案件处理结果。《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被告人有本法第11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中包括所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关于免予起诉,刑诉法第101条的规定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相似文献   

5.
论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二款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相对不起诉法定条件之一的“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实际在刑法中并不存在,而且容易造成司法机关对适用此条的分歧,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删除。  相似文献   

6.
对因证据不足而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涉及的赔偿案件是否应该赔偿的问题 ,由于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司法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根据我国《刑诉法》第 12条的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 162条第 3款规定 ,“证据不足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既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 ,那就是无罪 ,无罪就应该赔偿。对于这种规点 ,笔者不敢苟同 ,理由是 :1、我国《国家赔偿法》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享有起诉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诉法第145条的规定,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案件有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的权利,虽然这一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但该规定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对被害人在不起诉案件中享有起诉权的弊端及相应对策作几点思考,以期对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所稗益。一在法理上和操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刑诉法赋予被害人对于不服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有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权利,这加强了被害人追究犯罪的权利,使被害人有了诉讼保障的安全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矫枉过正的思维方式和立法技术的粗糙,…  相似文献   

8.
试论不起诉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内容作了修改增补,扩大了“不起诉”范围。和原刑事诉讼法相比较,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一、“无罪”不起诉 “无罪”不起诉也叫法定不起诉。就是刑事案件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移送人民法院审判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相似文献   

9.
论不起诉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是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总结我国刑诉法颁布实施16年来的司法实践经验,吸收借鉴国外刑事诉讼立法中的合理因素,适应国际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潮流,对原刑诉法中不起诉的有关规定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完善,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不起诉制度。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项制度,领会立法精神,把握具体的法律条文及相关规定,对于正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刑诉法》第6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同时,第2款又作如下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程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但也仍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被害单位不服不起诉决定能否提出申诉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 145条规定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 ,决定不起诉的 ,……被害人如果不服 ,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请求提起公诉。”被害人是仅指自然人还是也应包括被害单位存在分歧。《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案件规定》第 10条规定 ,不服不起诉决定的申诉主体应为自然人 ,因此不应包括单位 ,对被害单位提出的不服不起诉的申诉应不予受理。但是被害单位同被害人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是…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法律是否得到正确统一实施负有监督职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一、影响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主要问题1.监督的法律依据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渎职罪主体的规定不统一。新《刑诉法》第18条第2款规定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管辖范围,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由检察机  相似文献   

13.
论疑罪从无原则对检察工作的指导王田海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第162条第3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  相似文献   

14.
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的特点及审查陈晓光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我国1979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以下简称“修正后的《刑诉法》”),修正后的《刑诉法》第42条规定将视听资料补充为证据的一种,这是新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15.
羁押期限的延长及重新计算均由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无需其他单位批准审核 “三类人员”的刑拘扩大化《刑诉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犯,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相似文献   

16.
公诉案件撤诉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撤诉亦称“撤回起诉”或“诉之撤回”。公诉案件的撤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取消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公诉案件的诉讼活动。新刑诉法取消了原刑诉法第108条关于人民法院在审查公诉案件时“对于不需要判刑的,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规定,从而也使公诉案件的撤诉——这个过去和当前都始终困扰着司法实践的问题失去了唯一的立法根据,从而使当前刑事诉讼中这一难以回避的问题变得更加认识模糊和难以处理。作为弥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分别在其制定的实施新刑诉法解释(规则)中明确规定:检察机…  相似文献   

17.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与《刑诉法》第77条的立法精神并不矛盾。 首先,《刑诉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从条文上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请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失”。但应该看到该条规定中运用了“有权提起”四个字,即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不是限制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因此,该条规定并未将精神损害赔偿之诉排除在外,在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形式得到法律的确认后,将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18.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的创新之举,该制度在刚推出时引发了学界和舆论的争议.笔者从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非议的原因.在肯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同时,认为实践中该制度的伦理色彩过于浓重,应重塑其价值,即主要体现为实用性、观察性、有限性.最后,通过评析新刑诉法的相关规定,阐述制度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要使审判获得公正性、合法性,就必须使人人享有未经起诉不得接受审判的权利,起诉是审判的前提,没有起诉,就不能启动审判,对这一论点,如果概而言之,可以称为“无起诉不得启动审判”。在这里,起诉权与审判权是相分离而存在的。比如,古罗马法就有‘’没有告诉就没有法官”的规定;门对年法国宪法第5章第9条规定:“在刑事方面,倘非根据审判员所收到的控告;或根据立法议会在其有权提起控诉的情况下提出控诉令,任何公民均不得受到审判。”法国刑诉法典第231条规定:“重罪法庭对于根据起诉裁定书送来的人犯有完全的审判权。…  相似文献   

20.
没有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没有确立沉默权、没有对逼取的口供作出排除性规定,这是导致我国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法律根源。笔者认为,应及早从程序立法上构建起根治刑讯逼供的治本机制。为此建议:修改刊诉法第12条,明确规定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原则;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法律化;修改刑诉法第93条,确立沉默权;在刑诉法第43条中增加一款,对逼取的口供及据此查获的间接证据作出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排除性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