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途径与战略问题,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地、普遍地关注。他们主张经过“总体革命”,“双重否定”,“日常生活批判”和“结构改革”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其理论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海风  景中强 《理论探讨》2007,5(2):104-109
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是古语新用。从内容上看,它既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也不同于西方的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实质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对它们的批判、继承和扬弃。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它的提出,既不是对党的传统执政理念的“颠覆”,也决不是对传统执政理念简单的“重复”,而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自身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重构”。因此,以人为本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的学术生涯与心路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放 《理论探讨》2002,(6):94-101
我受过英美式的自由主义的教育、老解放区革命传统教育和苏联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左”的思想影响下 ,我受到三次错误的批判 ,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 :从 1949年到 195 7年我敢想敢说 ;195 7年受到批判后变为不想、不说或不想照说 ;在“文革”中又受到批判后变为敢想不说或敢想曲说 ;1978年以来力求善想善说。近 2 0多年来 ,由于我思想高度解放 ,理论上能够创新 ,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 ;尽管仍然遭到“左”的势力打击 ,但是依然保持独立学术品格 ,并取得丰硕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在本性上是讲“大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大道,便与善有关。儒家说“止于至善”,道家说“上善若水”。这里所说的“至善”、“上善”,很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爱”。墨子主张“兼爱”,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和墨家是“显学”,也就是说,“至善”和“兼爱”的理念是当时中华文化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徐佰义 《学理论》2022,(10):37-41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通过建构“学以致圣”的道德实践路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礼”的核心思想。在《荀子》的开篇——《劝学》篇论证了“学”的重要性。该篇论述了“学”的重要意义“、学”的主要途径“、学”的终极目的等重要思想。在“学”的理论奠基之下,荀子批判了孟子“人性善”的观点,认为孟子不察性伪之分,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荀子之“学”是“化性起伪”的重要途径,与孟子之“思”形成了学思结合的致圣路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与个体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维度,日常生活领域一直因遭受传统形而上学的话语遮蔽而失语。但就现代思想史的追溯来看,日常生活观念早已通过人类的理性发展而有所显露。在二十世纪中叶后,列斐伏尔系统建构起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但此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一方面受到了来自传统诸如实证主义范式及经典批判理论的局限,另一方面,受到了晚近的后现代理论的解构挑战。历史地把握其发展脉络,捕捉其发展趋势背后的危机将是真正理解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权利与善的关系,这是当代政治哲学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罗尔斯作为当代自由主义的代表,主张“权利优先于善”,并且为此提出了两种论证.桑德尔反对“权利优先于善”:针对权利优先性的义务论证明,他提出了权利优先性的批判,并阐述了自己的社群主义观点;针对权利优先性的政治自由主义证明,他又对权利优先性进行了再批判,并且修正了自己的社群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有一定程度发展,处于工业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乡风文明发生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初步转型。在生产就业方面,表现为“重农务本”、“安土重迁”观念减弱,弃农从工之风逐渐兴起。在生活方面,表现为崇尚美观实惠的消费理念、自由简单的婚姻理念、干净卫生的日常生活理念逐渐增强。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为科学意识、合作意识、政治意识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做人做事要“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领导干部要使日常工作富于创造性,必须善于把握“真、善、美”。“真”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在规律中创造升华;“善”就是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在理念指导下工作和服务;“美”就是指领导干部能使群众、下属愉悦和舒畅,在和谐中干事。再深入地说,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八心”。  相似文献   

10.
人贵务本。务本之要,在务“五本”,即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五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是人生之本。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泉的 ,同时凝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 ,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毛泽东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行”、“求实”、“经世致用”的思想和认识论观点的基础上 ,加以创造性地发挥 ,从而形成了实事求是这一重要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2.
"内圣外王"是以儒学为主脉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其以"人性善"为前提的政治设计,将本属于道德领域的"善的评价",移植为政治领域的"善的操作",赋予了"内圣"者以"外王"方式不受限制地操作"善"的治权,无法避免掌权者以"善的名义"侵犯、扼杀"善"这种人治悖谬。这正是早期道家反思、批判儒家,并要求祛除圣王政治,主张"法自然"、官"无为"、民"自化"、行"制衡"的深刻立意所在。然而,历史没有提供道家输入法家制度建构因子的机缘。先秦儒家无限丰富的"仁政"想象,长期窒息于君主专制王政学说体系之下,无可挽回地扭曲变形,走向自身的反面,给后世特别是当代中国政治建构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警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图书馆工作 ,有幸拜读了衣俊卿教授的大作《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该书是黑龙江省教委的社科重要课题 ,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理论价值在于 :已经初步建立起以人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一种独特的文化哲学理论 ,可以说这是填补空白之作。《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一书 ,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基本视角和依据 ,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具体分析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并比较系统地建立起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分支理论 ,如日常理解理论、日常交往理论、生活世界理论、日常生活批判与文化转型理论。细读力作 ,该书在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精神实质是要在批判中建构一套能够充分表达社会进步趋势以及人的平等、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价值理念。批判与构建的对立统一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机制和理论特色。持守和弘扬这一批判精神,必须在理论上全面论证共同价值理念的本质特色与合法性根据,在实践上探索其形成的主要途径与具体建构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石海萍 《学理论》2012,(21):30-31
摩尔认为传统伦理学的缺陷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事实,用某种自然科学来代替伦理学。他主张把事实与价值分开,区分"善"和"善的事物",认为元伦理学研究的"善"本身是不能被定义的,只能通过直觉的方式把握。这种观点遭到了斯蒂文森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降,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剧烈碰撞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知识界的先知先觉们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中的民主、民权、自由、平等、科学等进步理念后,他们以自由、民主、民权、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异质)为武器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武器的批判.批判的结果引发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政治、思想、文化的“解缚”运动.评价这一思想运动,应秉持同情式的理解和批判式的反思两个尺度.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法之争,主要体现为二者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法家对“德治”的批判和抵制,是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尝试.“汉儒批法”由于将“法”简单地定位于“刑”,从而忽视了法家所固有的道德内涵.事实上,法家并不排斥道德教化在法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法家正是在变革传统政治秩序的努力中,表达出一种以“法”为基本价值准则的独特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念在与传统宗法道德的妥协中,固然强化了传统道德秩序,但也产生了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8.
白虎 《理论视野》2023,(10):89-95
福柯的生命政治学是一种诞生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生命治理技术,他在生命政治批判范式建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思想史的考察方式,以谱系学为方法对权力作用于生命的机制进行分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命政治批判路径。一方面,这一路径承袭了法国认识论传统中的“断裂”与“非连续性”逻辑,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认识论色彩;另一方面,这一路径基于知识、权力与谱系的分析确立了微观权力批判的范式。但它并未真正在差异化或者断裂性的总体性中找到一条主体的解放之路,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批判范式展开认识论反思,而这一反思必然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后者的批判逻辑中,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才能展开。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府的十大理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电子政府”应运而生。电子政府有着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营模式和基本特征,因此必须在电子政府的运营中贯彻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可概括为:民主理念、科学理念、法治理念、责任理念、效率理念、公平理念、服务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相似文献   

20.
杨银禄 《各界》2010,(5):6-10
1977年11月上旬,中央“王、张、江、姚专案组”写了一份批判“四人帮”的意见。意见说,要根据每个批判对象的罪行,选择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批判。例如对江青,揭发批判她迫害毛主席、迫害工作人员,里通外国和反党乱军等罪行:对张春桥,要批判他的《一九七六年二月三日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