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传举 《工会论坛》2013,(5):165-167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继《简·爱》后出版的又一部轰动文坛的小说。小说以十九世纪初英国工人自发组织的捣毁机器运动为社会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与以往不同的两位女性形象——谢利和卡罗琳。通过谢利和卡罗琳这两个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夏洛蒂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在对男性的专横和女性的处处受挫给予了揭露和抨击的同时,夏洛蒂从谢利和卡罗琳的婚姻和爱情等方面,对妇女的地位、妇女的命运、妇女的需要和妇女的未来也作了探索。她推崇女性的人格独立和尊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求平等意义上的两性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夏洛蒂想通过《谢利》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作品《教师》的女性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是夏洛蒂生活的一副精美素描,她把自己自尊自强的女性意识及对未来的家庭婚姻设想融入这部小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理想的色彩,但却揭示出夏洛蒂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的深层思考,由于小说所体现的超前的女性意识,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也为后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简爱与圣经     
"圣经"对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影响极其深刻,《简爱》文中大量引用或化用《圣经》。本文从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三个方面来阐述作品与圣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她们在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都使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来烘托主题。本文试从环境氛围、人物和梦幻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中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读者能更好地欣赏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5.
“使民”思想历来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很多的典籍中都留下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如《商君书·更法》中称:求使民之道。”《孟子·尽心上》中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荀子·正名》中讲:……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如此等等,可见历代对“使民”命  相似文献   

6.
日本当代女作家川上弘美的文学作品巧妙地将日常与非日常因素相结合,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幻想”或“异界”中的荒诞故事,揭示在不平等的两性与家庭关系中单身女性、妻子、母亲等不同女性身份所遭遇的重重困境。借鉴贾格尔的女性异化理论逐一分析《故事开始》《爱怜记》《风花》等川上弘美的早期作品,可以剖析川上弘美文学中的女性异化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女性异化的成因。川上弘美的作品以虚构叙事呈现了贾格尔女性异化理论中论及的性异化、母性异化以及全面异化。透过这些女性异化的表象可知,由情感匮乏导致的孤独是女性异化的直接原因,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男女性差等才是导致女性异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韩国导演李沧东在他拍摄的《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五部影片中,分别为我们呈现了身份各异,但却有着同样多舛命运的女性.她们的生命充满了悲苦的色彩,却又不甘于向命运低头,她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捍卫着自己的灵魂与自尊.每一个女性形象都可以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来分析李沧东镜头下女性形象的作者化特点及其人文情怀.在李沧东看来女人更加敏感,和苦难更接近.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他者”,而是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或者客观因素,使主体不再屈服于一个父权的观念,她们有追求爱的权利,也有追求“美”的坚持.女人在苦难中挣扎、呐喊,寻找生命的意义,不屈服于命运.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女性文学又成了热门话题.在“五四”前夕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受了妇女解放思潮的鼓舞,这个话题就热过一阵.南社作家谢无量于1916年10月刊行了《中国妇女文学史》,以后的十几年间又陆续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生活》(后增补重编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下册)问世.作为作家论,对女性文学的研究则迄未间断(“文革”时期除外),只不过不象那时候如此集中以致于成为“潮”罢了.近几年又成了“潮”.“女性文学”,又仅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特定概念,而且构成了特定研究区域,诸多学人正兴味盎然地在这一区域中进行着开发,而且引起了国外汉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研究者的兴趣无疑来之于新的价值发现,新的对象世界的呈现任何时候都是新的学术命题提出的前提.非常有趣,与前后两次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热点相对应,“五四”时期和历史新时期两次出现过引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新文学发端的十  相似文献   

9.
人在教育中应处于何种位置,这是一个简单的命题.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如下:“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而韩愈在《师说》中对教育的解释更加言简意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难看出,在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中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0.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文中就自然带上了“上海味”,当尝试着从张爱玲的代表作《传奇》里去识读“海派”风格时,却愈感这种“海派风味”的魅力和诱惑.  相似文献   

11.
女人的气质     
一所并不多见的女子院校的一份鲜为人知的女性刊物,《妇女学苑》要我为“女性话题”一栏写段文字.作为一个有半生经历的女人,殊不知这个“话题”的闸门一开,将涌出我多少感情的波澜和慨叹唏嘘!莎翁说:女人是显示、包藏及滋养整个世界的书籍、艺术和学院.我想他说得对,女人,这部“书”这门“艺术”你永远也读不完,研究不透!作为女人,我甚至都不了解女人,直到想探索自己,发现为时已晚.但我确信,女人象芦苇,在微风中摇曳,但在风暴下也不会摧折.  相似文献   

12.
[同义]《说文·言部》:“读,诵书也。”“讽、诵”互训。《广韵·入屋》:“读,诵也。”《汉书·倪宽传》:“时行赁作,带经而鉏(锄),休息辄读诵。”《梁书·江蒨传》:“蒨幼聪警,读书过目便能讽诵。”《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所写既毕,诵读亦遍。”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文皇帝所著之书,有理国理身之要,披阅诵讽不离于口。”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前时所枉文章,讽读累日。”以上“读诵”、“讽诵”、“诵读”、“诵讽”、“讽读”皆同义连用,指念读诗文作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能够引人情感共鸣的短篇小说委实罕见,而北京女作家毕淑敏的《女人之约》则与众不同.该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92年第8期,被评论界公认为该年度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女人之约》是纯粹的女性文学:女人写,写女人。毕淑敏以女性的观察把握方式以及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在小说中为我们讲叙了一个震荡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耐人寻味的女性。 郁容秋是“厂里最美丽的女人”,她“很妖媚,是那种眼睛能抛出绊马索的女人”,外号“大篷车”。郁容秋虽然风流,和许多男人好,但内心深处却向往一种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自尊.她崇拜女厂长,因为女厂长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是干练的女强人。更因为女厂长不是靠征服男人的手段来获得自身的荣耀和辉煌的。  相似文献   

14.
《另外那个女人》作为多丽丝·莱辛早期的短篇小说之一,塑造了一位饱满的女性形象露丝,本文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性情弱点及母性三个角度分析此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露丝.  相似文献   

15.
“两可之说”与以毒攻毒的反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可之说”与以毒攻毒的反驳方法谷振诣邓析(公元前545-前501年)春秋郑人。名家第一人,律师的鼻祖。《荀子·儒效》云:“邓析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列子·力命》云:“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吕氏春秋·离谓》云:“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  相似文献   

16.
“医门多疾”在《人间世》中作为一个“喻辞”,形象地表达出颜回急于入世救民的心情.“医门多疾”蕴含政治理性、入世精神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属于《庄子》散文“三言”中的“重言”.进一步而言,“医门多疾”可视为一个“隐喻”,是理解《人间世》乃至庄子哲学的一个线索.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最终在庄子哲学中被一扫而空.  相似文献   

17.
浅谈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Sexism)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从字面上看,它既表示男性也表示女性因所属性别而受到的歧视,但是实际上现在提到的性别歧视常指对女性的歧视。如《朗曼英语词典》给Sexism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其他词典的释义有“男性主义”、“歧视女性”等。本文中所说的“性别歧视”专指对女性的歧视。可以说,几乎在每一种文化里,女性都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约束。虽可找出例外情况,但总的来说,几千年来女性受压迫几乎成为历史的模式。正如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离不开对女性的描写.对女性的描写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文明进程,体现着那时代的价值观念.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五四”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高潮.女性从寻找自我世界到寻找男性世界再到寻找整个世界的过程,交织着对自我的关注与确认、对男性的依赖与挑战、对整个世界的探试与参与的复杂矛盾.对这种复杂矛盾的动态演变的探寻,则忠实地记录了当代女性人生历程的变化.一、寻找女性的自我世界随着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出现,女性意识重又复苏.女性意识生机的获得,是在“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历史积淀下起步的.它已无需过多地从物质经济入手揭示女性的觉醒,而是直接偏重于精神领域,这就使新时期女性文学在恢复“五四”精神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女性意识的恢复和超越,表现在女性寻找自我世界.这种寻找.就是由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到对自我的确认.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国内外史学界对于“中产阶级”的范畴界定和概念诠释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而随着近年来中等阶层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中产阶级”的研究已然成为史学界的一个焦点问题。现任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蒂校区)教授兼历史系主任约翰·斯梅尔先生的力作《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经由陈勇教授译成中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2月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