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绿色消费的提出与能源的不可持续危机是相伴而生的,是一种生态、环保意识的消费行为,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行为,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早、层次高的绿色消费水平来看,我国的绿色消费还停留在较低的起步阶段,且存在一些问题.健全和完善我国绿色消费市场,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2.
《人权》2008,(5):61-61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镜头中的中国人生活”主题展8月9日至2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主题展开幕。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3.
生活方式是人怎样生活的问题,因此,生活方式变革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生活方式的变迁。之所以要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根源于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在物化意识的支配下,以快乐为原则、以物质性奢侈消费为基本特征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既是人片面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因而,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根本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动力和结果,两者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问题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的确立,人的需要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人们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能力的提高以及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4.
龙兴海 《求索》2007,(11):37-40
现代化作为蕴含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内涵的历史演变进程,其中包含着人的精神扬弃传统性、获得现代性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在其直接现实性上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矛盾;处于当前中国现代化境遇中的人的精神生活矛盾,突出体现为信仰冲突、理想冲突、价值冲突和文化消费冲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化解这些精神生活矛盾,是推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旨在引导人们解决其精神生活矛盾的社会导向,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目的性维度;二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统摄度与整个点;三是必须把握好导向解释系统的科学性要求;四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层次性与梯度性。  相似文献   

5.
创造一流生活质量是海南现代化路径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长智 《新东方》2002,11(4):5-8
海南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和新开发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环境特点,采取国民素质建设和环境建设“双管齐下”的策略,按照“使优势更加突出,劣势加紧补课”的思路推进现代化建设,使所有的开发建设活动在提高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这一终极目标上得到统一,这样海南就可能真正走上一条现代化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丰晓萌 《人民论坛》2015,(5):233-235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而来的是绿色观念的席卷全球,绿色贸易也应运而生。但由于各国间复杂的绿色贸易制度在衡量同一产品时的标准不同,导致了国际贸易受到了一定限制,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环境问题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向作用,把握其中的有利契机,推动我国经济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该书《导言》的开头写道: “美国的初等法院一般不愿意受理邻里、朋友、恋人、夫妻之间的纠纷,但是人们仍然坚持把这些纠纷交给法院。人们常常把邻居吵闹、恋人不忠实、孩子不听话之类的问题当成一个法律问题,上法院去寻求帮助。人们上法院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律能够帮助他们,比如受到保护以免遭恋人的暴力,使孩子服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紧密相联。随着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并主动承担起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导者的责任,中国居民的社会生活方式跨越了贫困和温饱实现了小康,并逐步从盲目“西化”到“中国化”转型,表现出了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甘地说,一个民族与其道德进步,可从动物所受的待遇来评判。这是我读完《绿色生活手记》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的确,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这听来也许荒唐,但我在读过《绿色生活手记》一书后就不再怀疑它的合理性了。《绿色生活手记》是莽萍主编的一套“护生文丛”中唯一的一本中文著述,于普通读者而言也是最易读的一本。历史学家张广达先生说它“是一本好看的小书,文笔清新,陈义平实”。作者不是以环境问题专家或动物保护专家的身份来著述的,她用的是推己及物的慈悲情怀和女性特有的细…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普通,但也是两千多年以来、或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能够解决的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可以说,自这个命题提出来以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人到底应当如何生活?当今之世,人类有能力分裂原子,有能力去寻找到夸克,有能力飞越太空、走上月球,可是人越来越对自己表现得无可奈何,人难以安身立命。所以在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世纪之交产生一种非常奇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2日上午,“2012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汪纪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  相似文献   

12.
排队或者不排队,考验的往往不是什么教育问题素质问题,而是管理和技术的水平据说不爱排队是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要治必从根治。而所谓的“根”则是那种很文化很“内在”又很心灵的东西,所以近百年来,大家都试着从教育和宣传着手,以期每一个中国人“内在”的变化。可是这么多年过去,该教的已经教过无数遍,该宣传的也都宣传到大家熟视无睹的地步了;中国人如今可有养成好好排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重视天伦之乐,无论是以留学生还是以移民的身份来到澳大利亚,只要工作生活稳定下来,一般都要接父母来探亲、团聚。在移民比较集中的澳大利亚城市里,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他们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洪鸿 《台声》2010,(10):36-37
<正> 9月7日,以"工艺·绿色生活演绎"为主题的台湾工艺精品大展,在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副理事长、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李忠斌,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朱达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台湾发展研究院创办人、院长梅可望,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泰松,台湾工艺发  相似文献   

15.
何生海 《前沿》2023,(6):37-47
中国式现代化为内蒙古绿色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内蒙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内蒙古森林面积全国第一,草原面积全国第二,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同时,内蒙古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生态禀赋的劣势与历史“欠账”并存,各层级治理协同能力差,科技推动力有限,缺乏对外合作机制。内蒙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于国情、区情、民情,以科技为先导,精准施策,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驱并进,实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共赢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城市生活垃圾如何有效处理,目前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蔡一 《人权》2008,(2):39-40
Ambassador: China to Adhere to Cooperative Spirit of Human Rights Declaration;China-based Christian Group Prints 50 min Bibles;Psychologists Recruited for Improving China's Prison Management;China to Create National Compens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8.
汪纪戎 《中国人大》2009,(18):29-29
从原先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并进而影响到政府决策及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策略转变。气候变化应对当下正成为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在8月25日的分组审议中,参会的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力求在中国经济和气候保护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其自身情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特刊发几位委员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庆 《中国发展》2023,(1):82-90
如何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和绿色转型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该文基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109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层级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区域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新环保法颁布实施后,地方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有助于激励制造企业从事绿色创新活动;地方财政补贴强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可以有效提高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引致效果。基于以上分析,该文提出了打造绿色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和丰富绿色投融资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的二十大再次作出部署: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在乡村公共治理场域,国家、乡村社会和农民作为重要的结构力量与实践主体,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S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说明:依托国家高位推动、地方政府专项部署与生活场域机制构建的耦合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深入农民日常生活,实现与农民以家户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接”。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治理资源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持续重塑农民生活空间,以家户为治理单元规范农民生活秩序,并通过现代化改造形塑农民生活实践,进一步赋能农民主体参与,从而建立起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