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樱花与地震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和火山极多的国家;日本人特别喜欢四月盛开的樱花。地震的爆发是瞬息无常的,同时也是无法抵抗的。因此,生活在地震带的日本人,自然就培养出一种居安思危的性格特征。他们只有争分夺秒地工作,才可以忘  相似文献   

2.
李忠东 《中国减灾》2010,(12):43-44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多有地震、火山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培养和增强了日本人的防灾意识。一方面注重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安全保障措施非常得力。无论对地震还是火灾,日本人都常备不懈,坚持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多有地震、火山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培养和增强了日本人的防灾意识。一方面注重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安全保障措施非常得力。无论对地震还是火灾,日本人都常备不懈,坚持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李平 《中国减灾》2007,(2):48-49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也是闻名于世的地震大国。从地理位置看,日本正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接处,即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根据有关资料,世界上约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本土及其大陆架上,而日本首都东京又是处在日本国内最活跃的地带上,大大小小的地震接连不断。据史料记载,自18世纪以来,东京地区已遭受过6次强烈地震的袭击,其中最强烈而又损失惨重的一次发生在1923年9月1日,史称关东大地震。提起这次地震及其大火,日本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5.
日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18秒,日本宫城县牡鹿半岛海上130公里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导致的海啸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死亡15854人,失踪3276人(截至日本时间2012年3月1日),为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达之 《中国减灾》2004,(11):22-23
10月23日傍晚,一场里氏6.8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中部的新溻县。其后又发生数百次余震。这次地震至少造成了35人死亡,2530人受伤,3人失踪,并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停电停水,甚至连著名的“新干线”高速铁路也首次发生了列车出轨事故。这是自1995年阪神地震以来日本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但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的民众和政府却表现出了相当的镇定,民众灾害逃生从容不迫、沉着冷静,政府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富有效率。日本民众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日本各级灾害应对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萧野 《中国减灾》2012,(5):37-3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日本因地震和海啸死亡、失踪约1.92万人。地震和海啸中,建筑物受损情况严重:全部毁坏的约12.86万户,一半毁坏的约24.40万户,局部毁坏的约67.48万户。截至2012年1月26日,共有约34.14万人疏散或迁居。此次灾难令日本东北福岛、岩手、宫城三县遭到"毁灭性打击",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恐慌,至今余波未平。  相似文献   

8.
叶匡政 《中国减灾》2011,(7X):46-47
<正>最早看"3·11"日本地震视频,似曾相识,记得和日本歌人鸭长明笔下的一场地震有些相像。他是日本平安末年的一个歌人,距今有800多年,留下一部随笔叫《方丈记》,被视为日本隐者文学的首部代表作。我当时并未查证,写此文翻箱倒柜找出原书,果然如此。他写道:"山崩河埋,海水倾斜浸漫陆地。土地裂开水涌不断,岩石碎裂滚入谷间。近海划  相似文献   

9.
最早看日本3·11地震视频,似曾相识,记得和日本歌人鸭长明笔下的一场地震有些相像。他是日本平安末年的一个歌人,距今有800多年,留下一部随笔叫《方丈记》,被视为日本隐者文学的首部代表作。我当时并未查证,写此文翻箱倒柜找出原书,果然如此。他写道:“山崩河埋,海水倾斜浸漫陆地。土地裂开水涌不断,岩石碎裂滚入谷间。  相似文献   

10.
一、大踱煤气株式会社运营的煤气调配系统简介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一场里氏7.2级的强烈大地震袭击了日本繁华的关西地区,震中靠近神户、大阪等城市。这是近70年来日本最大的一场地震。这场地震灾情惨烈,灾情最重的神户市近万栋建筑物被摧毁,地震造成6400多人丧生,4.4万多人受伤。地震以前,  相似文献   

11.
董泽宇 《中国减灾》2014,(10):48-50
在上世纪木和本世纪初,日本曾发生过两次类似的强烈地震:第一次是在1995年发生的7.3级阪神大地震,造成6432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被称作是除原子弹袭击以外,20世纪日本遭遇的最大灾难;第二次是在2004年发生的6.8级新澙地震,造成38人死亡,伤亡人数不及前者的1%。虽然两者发生时间相隔不到十年,日本建筑物抗震性能与地震预警系统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且两次地震对地表与建筑物的破坏力基本相当,但造成的后果相差极大。深究其中原因,主要在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实施了“成功的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  相似文献   

12.
灾难与生活     
日本东海岸9.0级地震,是典型的复合性灾难,由地震引发了海啸及核泄露事件。在这近乎灭顶的灾难面前,几个镜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地震发生后3分钟,日本救灾组织机构就宣告成立,救援行动全面展开;失去亲人的日本人面对电视镜头,没有哭天抢地,而是冷静而淡然地说着感谢营救人员的努力,感谢  相似文献   

13.
悲情日本     
《中国减灾》2011,(4):F0002-F0002
2011年3月11日,随着大地的一声怒吼,日本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重创。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令全球广泛关注。截止目前,已造成12468人遇难,仍有15091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4.
陈凯 《民主与法制》2011,(11):34-36
在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中,尽管死亡和失踪人数还在不断更新,但可以肯定的是伤亡惨重的事实。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不由让人回想起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分别为69181人和18498人,而青海玉树地震的上述数据则分别是2064人和175人。  相似文献   

15.
萧野 《中国减灾》2012,(3):37-3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日本因地震和海啸死亡、失踪约1.92万人。地震和海啸中,建筑物受损情况严重:全部毁坏的约12.86万户,一半毁坏的约24.40万户,局部毁坏的约67.48万户。截至2012年1月26日,共有约34.14万人疏散或迁居。此次灾难令日本东北福岛、岩手、宫城三县遭到“毁灭性打击”,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恐慌,至今余波未平。  相似文献   

16.
当灾难来临     
地震世人无不闻之惊悸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短短的23秒却整整毁灭了242419人痛苦的记忆还不曾抹去它却再一次降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虽然还不知道埋了多少人但他却和32年前一样揪住全国人民的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灾难来  相似文献   

17.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地震灾难降临到日本岛屿。震中位于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地震引发了海啸,位于宫城县和岩手县的三座小城遭到灭顶之灾。这次地震对日本的经济政治,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引起人们关注。特别是与以往地震不同的是,这次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让人们有点谈核色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地震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苦难。地震带来的,远不只是死亡。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俗话所说的四件最可怕的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前三项都和自然灾  相似文献   

20.
伤痕     
《创造》2011,(3):38-39
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警察厅3月20日说,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已造成8277人死亡,另有12722人失踪。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警察厅说,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