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观点,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带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邓小平经常思考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长远发展问题,1989年6月他“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①。国内外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改革与建设的新实践,特别是湖北省宜昌市把经济社会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为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城,这就必须把协调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  相似文献   

2.
《创造》1993,(2)
邓小平同志首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党的十四大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不仅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解体的对比明显。这其中的深刻政治逻辑就在于,改革开放前30年毛泽东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放权,并始终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延安道路",为改革开放后30年邓小平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邓小平的改革,正是在毛泽东时代留下的这些政治遗产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 1978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和 1992年南巡讲话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解放思想的两部伟大“宣言书” ,奠定了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起点 ,奠定了我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基础 ,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革命与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这项制度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其主要标志是:1、邓小平同志为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同志根据新时期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指出,我国的各民主党派“现在它们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董连翔  缪同武 《群众》2009,(7):13-14
对执政党作风建设而言,领导干部良好作风的养成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作风优良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历史任务的。同样,在经历60年执政、30年改革开放后,执政的共产党要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与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如果没有一大批作风良好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这样的历史任务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命题。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仅率先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而且制 定实施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对策,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根本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必由之路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拟从辩证法的角度,对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作一个粗浅的探讨。一、运用共性个性相统一的辩...  相似文献   

9.
一、联系实际的热点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五部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文中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的大国,必须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11条,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第18条,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  相似文献   

10.
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命题.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仅率先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而且制定实施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对策,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九五”及下世纪初的十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将在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迈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征程,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吉林面临着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区差距的历史机遇。 根据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国内发展总趋势的预测分析,今后十五年,吉林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我们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邓小平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具有奠基性、长远性指导意义。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对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十五”计划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也是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十五”计划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一、关于发展基础和环境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甘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九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为“十五”计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我省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机遇。 2 1世纪初 ,甘肃将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 ,进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1.“九五”计划如期完成 ,经济社会全面…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富国强军的伟大指南。我们战斗在军队科研战线的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理论倍感亲切,深受教育。 一 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实践的新发展,随着科学技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这里明确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看作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及相应的政治文化体制。十四大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论述,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理论作出的。早在1985年7月他就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全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已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他的理论中已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和研究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底子薄、人口多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正确认识国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的重要前提。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总的出发点是搞和平外交,多交朋友,不树敌,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推进世界和平事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和平本质所决定的,适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与发展时代和多极化趋势需要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它为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冷战后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外交工作的指南,对中国审慎地处理好未来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在新的国际政局下,邓小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和平外交的原则和策…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德育问题的。他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是我们国家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力拚搏的精神,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政治图式的核心概念。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问题,择定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