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不平等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不仅仅是指经济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更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公正合理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经济活动的差等经济权利。经济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引发政治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和人格歧视的罪魁桶首。要矫正经济不平等,就必须打破垄断,控制贫富差距,实行再分配和成果共享,以实现经济不平等的救济和经济平等的承诺。  相似文献   

2.
人身权(人格权)因出生而当然获得,而财产权则因生产劳动、交易、创作、接受赠与、继承等方式方能获得。从自然状态演进到政治国家社会,人的一些本能行为被限制或剥夺,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原有的获取财产权的通道被封闭了。作为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演进到政治国家社会的代价,国家(政府)负有一种义务。从另外一个视角,即每个人从其出生之时,拥有从国家(政府)获取一定财产的天然的权利。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资源的享有和占用是极其不平等的,资源享有者对资源虚无者负有一种义务。反观之,则是资源虚无者对资源享有者拥有一种天然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下,人们需要依赖于生产劳动、交易、创作、投资、接受赠与、继承等各种方式方能获得财产权。人们是否可以或应当如同人身权天赋一样,因出生而获得一定的财产权。倘若财产权亦可天赋,其背后的人性基础、哲学理论、价值判断、利益选择如何。从自然状态演进到政治国家社会,人的一些本能行为被限制或剥夺。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原有的获取财产权的通道被封闭了。作为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演进到政治国家社会的代价,国家(政府)负有一种义务。从另外一个视角,即每个人从其出生之时,拥有从国家(政府)获取一定财产的天然的权利。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资源的享有和占用是极其不平等的,资源享有者对资源虚无者负有一种义务。反观之,则是资源虚无者对资源享有者拥有一种天然的权利。当然,财产权天赋观念可能或势必遭致来自于多方面、甚至全面的质疑、批判或彻底否定,这就要求在理论上和社会实践中对该观念展开进一步的检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探究影响我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和不平等归因的机制为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第一,人们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越强,越可能持较低的分配公平感。第二,受教育程度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呈现出双重路径:学历越高的人越可能认为自己的收入不公平;并且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也越强,从而间接削弱其分配公平感。第三,媒介使用影响不平等归因:经常关注时事新闻的城镇居民和使用多种媒介的农村居民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更强。第四,现代化进程影响分配公平感与不平等归因: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城镇居民的分配公平感更低、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更强。在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省,农村居民对分配公平的评判标准更高;在现代化速度更快的省,其农村居民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更强。本文研究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民众如何感知和评价当前的收入分配状态。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正价值强调让人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平等、民主、宽容,推动"自觉—自主"理性人格的建构,充分发展人的权利和义务。国内外学者们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正价值主要通过自由、平等、民主和宽容等维度来体现,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够规范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多元治理主体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所负有的义务达成澄明。  相似文献   

6.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批判,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面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批判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废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7.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8.
平等是人类社会成员基于人的属性应当受到一致性尊重和满足的待遇,包括平等享有和平等对待两个方面。农民问题就是不平等的问题,表现为农民在资源享有上存在的差距超过了社会公平的底限,以及农民在生活中被不平等对待突破了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对罗尔斯正义理论进行修正和超越的基础上,德沃金提出了资源平等理论。该理论着重区分了造成不平等的主观、客观因素以及实现分配平等的责任归属和实施方案。德沃金平等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平等,结果却背离了平等的目标,容忍了更大程度的不平等,陷入了理论自身的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10.
要塑造好学员的世界观人格。世界观是每个人人格形成的生长点 ,人格是每个人世界观的凝结点 ,人们的世界观最终决定人们的人格形象。因此 ,塑造军校学员的人格 ,必须把塑造好军校学员的世界观人格 ,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许多军校优秀学员茁壮成长的道路表明 ,只有首先塑造好军校学员的世界观人格 ,才能进而塑造好军校学员的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系统化学说 ,哲学课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系统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哲学的世界观功能 ,深入做好塑造学员世界观人格的工作。作为一名崇尚科学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