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的总体文化,中华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关键在于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人口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能够从顶层连续不断地强有力地推进、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外来国家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大一统和合政治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当下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了解并认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意涵是什么,在当代有何价值,如何传承和发扬等,这对发扬中华文化的新时代意涵,促进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对内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对外贡献中华文化所体现的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脚点在于富民强国。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基于文化强国视阈,考量新形势下中华文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寻中华文化复兴策略,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文化优势 建设西部经济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以西安为省会的陕西省的文化优势在西部数省中首屈一指.这为改善陕西投资环境,把陕西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提供了客观的优势条件.主张引进"城市营销"概念,把西安城市定位为一座"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从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政府、城市市民、城市发展、城市窗口六个方面探讨如何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旅游文化大都市,并在此基础上把陕西省的多个城市争取建成花园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把陕西建成中国西部的旅游天堂,进行经济文化的综合经营,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教育界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学院应积极倡导统一战线大协作的文化理念,充分依靠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者要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警察文化的建设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必须同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警察文化建设的结合,可在警察价值观建设、警察精神、警察思维、警察礼仪、警察业余文化生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文化"送出去"为主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要求,要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以"卖出去"为主的市场化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议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重构全球文化产业链,集聚和整合全球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打造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平台和合作交流机制,建设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和发展国际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企业,培养懂文化、善经营、会外语的外向型人才队伍,并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同步"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城市品质有其丰富内涵,而其研究是个常讲常新的永恒课题,"人"和"精神"已成为城市品质最核心的内容。红色文化资源对提升西安城市品质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不但是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变迁和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西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虽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研究,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促进城市政治生态和人才建设,西安的城市品质一定会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面临全球化浪潮冲击与挑战的中华文化,要保持其"自强"、"尚和""、和而不同"的优秀品质,就必须坚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特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学院语境中的"中华文化"的属性进行了剖释。无论是"文化"还是"中华文化",其首要属性是其意识形态属性。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文化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是一脉相承、始终如一的。社会主义学院应以中共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为导向,"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政治共识,做好中华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融入世界多极化、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必然要求,成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造福全人类的重要选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历史时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参与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将成为中华文化成功"走出去"的新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和应有之义。华侨华人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浙江华侨华人通过华侨社团、华文媒体、华文教育等多重渠道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语境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促进浙江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和创新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挖掘当地侨社的文化资源;注重对华侨华人新生代中华文化的培育与涵养;倡导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政府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传播、增进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建立和谐友好的世界为主旨而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来华留学生作为世界汉语学习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感知者和传播者;在向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时应该秉承尊重、共存、对话的理念。"善行河北"为留学生感知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课堂;应该鼓励留学生为"善行河北"注入国际元素。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正面临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挑战。积极筹谋应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吉林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他们共同构成了锦绣中华灿烂文化的壮美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底色,它积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中华文化也是统一战线的文化营养。以中华文化、地域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作用,应是目前统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跨境民族众多、宗教复杂、文化多元,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相互交织,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临沧市具有绚丽多彩、积淀厚重的边境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应以中华文化认同引领边境幸福村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文化载体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用中华文化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着力在边境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助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为临沧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引领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疆位于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必经之路,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取决于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不同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人文背景。基于中华文明孕育根基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中华文化一样的文化特质和肌理表象。笔者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前世"经历,探究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激励下,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今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的分析,指出中华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源流。日本文化无疑是当今世界强势文化之一,而中华文化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文化,既然日本文化都源于中华文化,那我们除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以外,还应该坚持"文化自信"。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毋庸置疑,然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如今几何,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一番。构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应成为我们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统一战线秉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借鉴"天下归仁"的政道"、天下归心"的治道和"仁者爱人"的工作方法等智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系列论述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中的价值,开启了新时代中华文化教育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当前正处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新发展阶段,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不但可以激活传统文化基因,重塑地域的文化标识,而且还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聚焦福建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八闽大地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服务转化,阐释“福”文化新赛道的经济驱动功能,可以为“闽派”特色文化在中华文化大盘中树立独特标识,不断推进“闽派”优秀传统文化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福建省特色地域文化蕴含着“福”的脉络与传承,要聚焦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福文化产品开发转化;聚焦产业链产业集群,推进福文化产业化;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福文化市场化;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福文化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海外国家形象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南非媒体对"欢乐春节"项目报道的文本分析,探讨"欢乐春节"项目在南非传播的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策划海外交流活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共享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