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和倡导者是邓小平同志。为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为了创办经济特区和强国富民,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对经济特区主要有四大贡献:一、认真构思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的构想,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这几年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5页)全国的经济建设怎么搞,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亲自实践。但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鉴于历史上搞经济建设一哄而起,一哄而…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07,(5):44-44
1988年4月13日,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决策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要在海南岛开辟一个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为全国提供新的改革开放示范,并通过建省办经济特区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因此,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伊始,海南省委肩负着改革开放试验和开创大特区事业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12,(5):38-39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已经召开过五次省党代会,每一次的省党代会都对海南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召开时间:1988年9月1日至4日报告题目:《放胆发展生产力,开创海南特区建设的新局面》召开背景:1988年4月13日,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此决策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要将海南岛开辟成一个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为全国提供新的改革开放示范,并通过建省办经济特区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为了实现开创大特区事业中共海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4.
<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总是让人欣喜,让人遐想,让人流连。29年前的春天,备受世人关注的"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挂牌成立。从此,海南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棋盘中的一枚重要棋子。4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重温邓小平同志"海  相似文献   

5.
唐赫梓 《新东方》2008,(8):17-18
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进行繁忙的外事活动期间,不辞劳苦,对海南进行深入视察和调研。他在充分肯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经济特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和新期待。他强调指出,经济特区的干部,一定要把解放思想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和突出品格。正确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塑造一支解放思想型的经济特区干部队伍,对于顺利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实践。我们党作为这一实践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能否胜利地推进这一实践,取决于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区建设急需大批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各级领导干部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面临着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如何按照市场经济和经济特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海南的开发建设。建省办特区6年多来,我们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去年4月13日,习近平同志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海南努力成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很值得纪念。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回顾总结深圳经济特区25年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对于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华友 《今日海南》2006,(11):27-28
《江泽民文选》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的对外开放和特区建设思想,尤其是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关于特区建设的理论。——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1992年以后,我国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原来只有经济特区才有的某些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在内地不少地区逐步推行,围绕经济特区的争论开始增加,有些人认为经济特区已经不“特”了,经济特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有些人认为经济特区即使办,前景也未必美好。对此,江泽民同志多次提…  相似文献   

10.
26年前,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极富远见、满怀期望地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25年前,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从此走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踏上了中央寄予的追赶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伟大征程。在海南建省办特区2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有关活动后视察海南,与大家一起重温小平同志的夙愿和嘱托,指出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  相似文献   

11.
吴宁 《今日海南》2008,(4):8-13
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水的延伸;水流到哪,人类的足迹也到了哪。 作为岛屿,选择开放,就意味着与水为缘,经略海洋。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1987年6月12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向世人宣布了这一重大决策。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邓小平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到了海南在对外开放方面拥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到海南,琼岛大地挪技低垂,大海沉默。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怀着无限沉痛的心情深切哀悼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追思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缅怀邓小平同志对海南的深切关怀,决心化悲痛为力量,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海南的改革开放和大特区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传来,海南省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为了深切悼念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3.
经济特区是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出现的新事物。它正以迅速的发展和特有的风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邓小平同志在视察特区后提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应该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殷殷关切,谆谆重托,言犹在耳。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海南考察调研。他对海南寄予厚望,强调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要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记忆     
聚焦邓小平两次南巡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并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经济的迟福林正在编一本书,书名很煽情——《痴心热土》。“用来纪录海南20年的历程,也是自己20年来梦想与追求的真实写照。”迟福林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作为亲身经历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全过程的一名改革研究者,从1988年4月“上岛”那天起,他开始海南研究、参与海南规划、见证海南发展,被称作“给海南画蓝图的人”。  相似文献   

17.
增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及任务李岚清经济特区“八五”成就“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最快、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一、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8.
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记党外干部赵培新同志玉米柱赵培新同志是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民盟乌海市委副主委。几年来,他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使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年年有新的进步,为海南...  相似文献   

19.
1时序轮回来到它的"交点",这是海南人民难以忘怀的一年;记忆重叠再现它的"标示",这是将被镌刻在海南历史发展丰碑上的一年。2008年4月,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7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海南省进行了考察,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海南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以殷切希望。为此我刊特约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罗保铭同志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