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 5年 4月 ,亚非 2 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独立主权国家自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第三世界的崛起竖立了一座历史丰碑 ,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会议最后通过的公报宣布 :“会议建议五个发起国家在同与会国协商下 ,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尽管筹备历时一年半之久 ,中国也努力斡旋 ,但第二次亚非会议却几经曲折 ,迭次突变 ,最终胎死腹中。中国出席筹备会议元帅巧言说服统帅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之后 ,亚非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 ,仅非洲独立的国…  相似文献   

2.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独立主权国家自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第三世界的崛起竖立了一座历史丰碑,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会议最后通过的公报宣布:“会议建议五个发起国家在同与会国协商下,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但第二次亚非会议尽管筹备时间达一年半之久,中国也努力斡旋,却几经曲折,迭次突变,最终胎死腹中。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议召开,纵横捭阖陈毅巧劝苏加诺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之后,亚非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仅非洲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不仅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更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此后,中国为推动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召开进行了不懈努力,但原定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终因1965年6月该国军事政变的影响而搁浅。但中国政府为使第二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而进行的“穿梭外交”,被西方媒体称为“大胆而没有先例”的。  相似文献   

4.
1964年4月,陈毅即将率团参加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行前,周恩来总理提醒陈毅:“苏联有想挤进会议的迹象。”果然不出所料,当会议进行到最后一天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和曲折复杂的斗争终于发生了。4月11日,会议在进行一般性发言中,印度代表团团长──农业和粮食部部长辛格提出,要邀请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他的理由是:苏联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在亚洲,因此它是一个亚洲国家。陈毅在发言中立即有理有据地驳斥了这~主张。事情来得突然。这一分歧不但牵涉到其它各国同中、苏、印三个大国的关系,而且代表们来不及请示国…  相似文献   

5.
十月二十五日,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常设委员会阿尔及利亚主席不顾中国、柬埔寨、越南、朝鲜、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和几内亚等国关于延期召开会议的主张,强行裁决亚非会议如期(十月二十八日)召开,严重破坏了协商一致的原则,造成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分裂形势。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6.
1965年6月,第二届亚非会议将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届时,中国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陈毅将率团出席会议。参加这次会议之前,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还要出访巴基斯坦、伊拉克、苏丹、坦桑尼亚和埃及等国。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乘坐国产专机出国访问。 6月19日,周恩来、陈毅率中国代表团一行56人,在结束对埃及的访问后,乘坐中国民航208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234号专机从埃及开罗机场起飞,直航阿尔及尔,出席第二届亚非会议。  相似文献   

7.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胜利召开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是亚非两大洲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它是亚非两大洲国家人民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斗争的产物,集中反映了亚非国家争取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8日,是第一次 "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召开 50周年的日子。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 巨大变化,但亚非会议所倡导的万隆精 神,仍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今的 国际局势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 用。当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同其他国家代表团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为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卓越贡 献。在万隆,周恩来以他那非凡的智慧、 卓越的才华、独特的个人魅力以及高超 的外交艺术,使新中国外交大放异彩,赢 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推崇和普遍赞誉。 值此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之际,本刊发 表刘新生同志撰写的《周恩来魅力挥洒 万隆》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1955年4月18日,占当时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二的29个亚非国家代表,第一次在没有任何西方列强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聚首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七天紧张的亚非会议,史称万隆会议。在大会濒临破裂的时候,由周恩来总理带领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原则,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扭转了会议差点夭折的乾坤。最终,会议拒绝了"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渗透和颠覆性国际学说"等含沙射影的提法,"求同存异"的原则在亚非各国找到了共鸣。4月24日,亚非会议最终达成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并且考虑召开下一届亚非会议……  相似文献   

10.
肖舟 《党史文苑》2000,(5):37-41
举世震惊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已经过去 40多年了。自从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外传说纷纭,其中以讹传讹颇多。现据查阅此案的有关资料和走访当事人所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记述如下: 一   1955年 4月 18日至 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避暑胜地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又称万隆会议 ),是由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五国发起召开的,共有 29个国家参加。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由从殖民主义压迫下取得独立的亚非国家发起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历史性盛会。这次会议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参加,它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  相似文献   

11.
李勤 《党史博采》2006,(7):29-30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陈列着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提供的周恩来、邓颖超生前一封封情文并茂的家书,记录着他们夫妇间殷殷深情。其中两封是1955年4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亚非会议前夕的相互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百废待举,外交也是刚刚起步。由于对中国缺乏了解,加上美国和台湾蒋介石集团的干扰破坏,许多亚、非、拉国家与中国一时无法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1955年1月15日,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代表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个发起国,邀请中国参加4月将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极其敏锐地看到,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党员博览     
《江淮》2005,(5)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开会。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的问题,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相似文献   

13.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于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日召开,迄今已经十年了。许多亚非国家的人民都在进行热烈的庆祝活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有周恩来总理、金日成首相、范文同总理、西哈努克亲王等三十六国首席代表出席了纪念仪式。现在,我们来谈谈亚非人民十年来的胜利、当前亚非反帝斗爭的形势和亚非人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卢秋田 《求是》2005,(8):57-59
50年前,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各国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召开象征着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觉醒,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经过半个世纪的考验,万隆会议昭示出的历史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辉,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依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一、应运而生的时代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亚非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首先冲破了殖民体系的枷锁:印度、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亚非会议熊华源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历史名城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虽然已经过去整整40年了.但是这次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殖、维护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和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经过几十年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却仍旧光彩夺目,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接受...  相似文献   

16.
1964年2月,周恩来、陈毅、奈温(左二)和耿飚(左四)在缅甸仰光机场陪同陈毅访问印尼1960年1月初,耿飚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在几名副部长的分工中,他负责主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外交事务。1961年三四月间,耿飚陪同副总理兼外长陈毅访问了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的千岛之国印尼,作为1955年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的东道国,曾在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贡献。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多次访问我国,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他亲切会见。中印(尼)两国领导人之间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于1955年4月、1957年2月、1958年3月、1965年9月共四次到重庆。1958年那次,他是同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率团考察三峡,报刊作了详细报道。1965年,他是陪同西哈努克亲王乘船东下,只停留了几小时。1955年那次是出席亚非会议路过重庆,因为发生了国民党特务企图暗杀周恩来总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警卫工作特别严密,知情范围很小。1957年这次,是出国访问回国在重庆休假,市公安局派我作周总理的随卫,很多事情记忆犹新,尚未见人记载;我怎么看见的听见的,就怎么讲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1月9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9.
1955年4日18日至24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是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会议期间,周恩采沉着平静地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有些与会国代表,或因不明新中国真相,或因受帝国主义的挑拨,对共产主义进行攻击.人们期待着中国的发言.4目19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采在大会上发言.他温和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是来求同而不是求异的”.他说:求同的基础,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20.
张彦 《红岩春秋》2013,(2):17-20
我今年91岁,从事新闻工作有大半辈子,接触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其中,最让我永远怀念和无限崇敬的便是周恩来。我和他最长的三次零距离接触都是在重大历史时刻: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