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仲文:开启致富门历史上原延封曾是有名的穷地方,而地处三县交界的封丘县牙铺村,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更是穷得当当响。牙铺村是个右362口人的统回民聚居村,以前这个村只有三座象样的瓦房,三辆自行车,除农业收入外,其它经济收入空白。有33个光棍汉因家穷...  相似文献   

2.
正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是省定贫困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478户17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372人(包含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34户151人)。2015年之前,该村村民收入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2700元,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收入均滞后。为破解这一难题,自2015年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令以来,村两委提出了"建  相似文献   

3.
正@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第一书记覃善来让大石山区贫瘠的土地变得更加珍贵温和村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2015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3户165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6%,2019年初仍高达31%。"土地里最多的是石头,石头旁边才是稀稀疏疏的玉米"是温和村的真实写照。温和村村民祖祖辈辈就依靠这"锅一块""碗一块"的土地种植玉米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如何让贫瘠的土地增加收益,让贫困户增加收入?经过多方调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白水县民政局积极探索救灾救济工作新路径,新创救济方法,切实改变特困受灾群众"年年救济年年穷"的传统窘境。今年在云台乡郭畔村和西固镇西固、王河村试点开展"受灾群众种植养殖帮  相似文献   

5.
为了贫困的组妹们──记荣成市滕家镇西寺村妇代会张静过去,这里是一个素有’北大荒”之称的穷山村,全村仅有64户,181口人,390亩贫瘠的耕地全部分散在半山坡上,不用说自然灾害,即使是风调雨顺,也艰难找到生机。老人们说:西寺村是穷透了底,没法治了。可如...  相似文献   

6.
田圮村     
《新东方》2014,(4):F0003-F0003
<正>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的田圮村,现有380户村民,人口1863人(以黎族人口为主),全村有1个党支部,党员78名。田圮村现有耕地731.2亩,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7790亩,村里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橡胶、槟榔,全村橡胶种植3120亩,槟榔种植4100亩。村委会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培育种养殖大户,以种养殖大户带动小户,带动全村经济规模化发展、2013年村里建  相似文献   

7.
正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行走在广袤的桂中大地,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轻摆,不久将迎来丰收。截至6月底,有着"桂中粮仓"美誉的来宾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35.43万亩,预计增长1.8%。潘文舟是象州县运江镇种粮大户。今年春天,他与人合伙在河滩种植了350多亩春玉米,并在汛期到来前全部采收完毕,亩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下半年,他们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达到800亩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张东 《前进》2017,(4):55-56
<正>天镇县张西河乡许家夭村"第一书记"杨河芬,1976年8月出生,1995年3月入党,从军15年,现任大同市人社局公务员考试录用科主任科员。地处县城东南的许家夭村,共105户268人,是典型的山前丘陵区,全村有耕地814亩,其中水浇地仅318亩,主要以种植小杂粮等农作物为主。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发展一直迟缓,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千元。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人多地少无产业,结构单一集体零,是前些年这个村的真实写照。到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安颀地区眼桥镇有个小村,叫后房村。该村有3个干部,名叫严荣章、蒋凤英、杜兴文。他们“官”职很多,村里党的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都离不开他们。但3人各担任一个主角: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1989年,3人被村民们选为头儿,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治穷。谈起~穷」字,唐房村真有点r名气」。人口360,土地只有209亩,人均占地少,地质又差,到80年代末,人均收入还不足100元,只得「吃饭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穷面貌怎么改—他们有自己的办法。唐房村不是几家穷,而是全村穷。三个村头儿明白,治穷致富,一靠政策…  相似文献   

10.
赣县储潭乡红河村靠近赣州市章贡区东北角,距赣州市区20公里,是万安电站库区移民村之一。全村现有耕地面积665亩,山地面积10800亩,8个村民小组,275户人家,980人,1999年人均收入1764元,是一个人多田少,山多地少,以农业为主的山区村。前些年,这里不仅经济落后,农作物品种单一,农民收入低,而且社会风气差,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摆穷阔气、搞封建迷信、违规生育、拖欠税费等现象司空见惯,打架斗殴、甚至投毒杀人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对此,红河村的党员、群众意见很大,经常上访告状,反映村干部独断专行、以权谋私、工作粗暴、欺压群众、村务不公开、干…  相似文献   

11.
卓杰新乙村     
<正>新乙村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卓杰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庄。2006年,卓杰村"两委"为了响应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的号召,以村集体筹资、村民集资等方式,由村委会统一安排规划新建新乙村。该村现有农户122户,村庄居住面积58亩,耕地面积88亩,其中水田面积82亩,坡园地6亩。近年来,村民们依靠种植圣女果、西瓜等冬季瓜菜发家致富,每户年均收入不低于10万元,于是一栋栋"圣女果楼""西瓜楼"拔地而起。建村之初,因村民卫生意识不强,村内道路垃圾遍地,尘土飞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辛荣炳当选为田东县布兵镇睦群村党支部书记。睦群村地处半石山区,全村14个村民小组1350人,壮、瑶杂居,耕地面积1200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穷山村。辛荣炳上任后,克服种种困难, 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走依靠科技兴农,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改变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2002年6月,刚上任的辛荣炳面临着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镇平县委统战部发挥统战优势,把握民族经济工作的特点和“因村制宜、打造特色、典型带动”的原则,扶持引导少数民族村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柳泉铺乡田岗村是全县20个少数民族村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田岗村位于镇平县柳泉铺乡东部,是回族聚居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30户、986人,耕地面积803亩。  相似文献   

14.
正杞栽村位于楚雄州禄丰县一平浪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7公里,有农户248户946人,是一个彝、汉、苗三个民族杂居村。全村有耕地1366亩,林地17503亩,辖区内有10个村民小组,群众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采集野生食用菌和外出务工。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53人,占全村总户数的16.66%,占总人口的14.69%,是全镇唯一的贫困行政村。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杞栽村紧紧围绕"双推进、双带动、双提升",开辟了一条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脱贫致富之路。2017年杞栽村顺利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人均纯收入8150元。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14,(8):81-81
前安定村位于北京大兴区庞采路北侧’青礼路东侧。有农户212户,非农户88户,共772口人。前安定行政区划面积约为1651.4亩,是_个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忙碌的工作之余您是否希望假日拥有一块自己的田地?体验农耕生活,感受收获快乐!品尝农家美食,采摘瓜果蔬菜!前安定村"认亲"种地活动让  相似文献   

16.
韦继辉 《当代广西》2014,(16):33-33
正连片种植红心香柚35亩,并套种红皮花生、高淀粉红薯、生姜等经济作物,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后随屯党员能人覃亚林,以实干和看得见的效益,向周边群众展示种植的良好"钱景"。受到触动,全屯29户农户纷纷抛却先前的观望思想,积极投入红心香柚种植,目前全屯红心香柚种植面积累计达300多亩,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如何为老百姓铺就致富之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大新  贤望  应进 《楚天主人》2013,(8):36-37
他是能人,把代表履职刻在青山上,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31000多亩山林郁郁葱葱:780人的小山村,去年人均纯收入8950元,居全市山区村之首:引进亿元生态旅游项目,率先实现全市山区村引进项目"零"的突破;1 1年的市镇人大代表,提建议、意见40多条……他是谁?他就是当阳市人大代表、大学生村官,庙前镇山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本虎。他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劳模、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优秀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在庙前山区,提起袁本虎的名字,是高山打鼓响四方……"身在青山要识宝,群众富了,代表脸上才光采"山峰村是革命老区村,山峦起伏,人烟稀少,耕地少,山林面积大。前些年,有"穷山村"之称。2007年  相似文献   

18.
李玉华 《当代广西》2014,(23):37-37
正"新村建设步不停,家家户户贴门楹;河水清来田园美,生态乡村人人勤。"这是外村人赞美中平村的山歌。中平人富了。2013年,中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18元,是田东县最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庄之一。里里外外都传着说,中平人富就富在一根小小的香葱上。"鸿平"品牌香葱出名了。中平村95%以上的农户都种香葱,全村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香葱外销额达2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全村96%的人住上了"香葱楼"。外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小山村靠种果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达1.45万元,这在过去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然而在今天的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却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该村1995年仅种植水果800亩,现在种植水果已达到4526亩,种植的金桔在2006年代表广西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荣获“一村一品”展示金奖。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怎么样?销得还可以吧?"在崇左市扶绥县城天晟农贸市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一条街,记者问正在给顾客称茶叶的农世鹏。"回头客越来越多了。"农世鹏告诉我们,这个展销窗口吸引了很多人到村里看茶、品茶、买茶,还把村里的旅游业,特别是农家乐也带动了起来。农世鹏是扶绥县东门镇六头村的村民,2011年,他在家乡的姑辽山上种了50亩共150多棵茶树,发展姑辽茶的种植和生产。2016年,在当地政府和扶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派驻东门镇六头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