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波 《先锋队》2011,(10):53-53
现在,领导干部的业余爱好多了起来,有的喜欢侍弄花草,有的喜欢玩赏奇石,有的喜欢舞文弄墨,有的喜欢打牌下棋,等等。工作之余,情有所系,心有所依,对怡养性情、身心健康确有好处。但是,领导干部肩上有重要责任,手上有一定权力,其爱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能被人利用。对个人爱好做到好而不示、秘而不宣、藏而不露,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追求和境界。  相似文献   

2.
吸取以往在住宅电话和移动电话清理中因制度置后,始乱后治的教训,柳林县针对贫困县住宅电脑和电脑上网刚刚起步的县情,及早动手,制定了严格的防范制度。一是严禁用公款为任何领导干部住宅配备电脑和支付上网费用,凡违反此规定的,一律视为贪污,以贪污论处。二是严禁领导机关和管理部门利用职权,向企业、下属单位或其他部门、单位调用、借用、调换电脑和摊派、报销电脑及上网费用。三是领导干部个人购买电脑和电脑上网的,必须纳入年度重大事项报告范围,附购置发票和上网支付费用收据,向县纪委、监委如实报告,由县纪委、监委装入本…  相似文献   

3.
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自己直接与普通老百姓接触,有失身份;有的领导干部长期脱离群众,不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在遭致群众反对时,认为是群众“胡搅蛮缠”、“不讲理”;有的领导干部遇到群众上访,不是主动接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而是用有事、外出、开会等借口搪塞群众。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上网,已经不是什么希罕事;但是如何对待网络,却依然值得进一步思考。胡锦涛总书记的回答发人深省:“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这是总书记上网的重要目的,是对互联网价值的一种认可,同时也应该成为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有的领导干部楷书还没有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有的干部在文化圈玩过了,飘飘然,忘记了执政党和老百姓的关系……随着“权力”频频染指文化圈,请领导干部退出协会兼职的呼声渐响。  相似文献   

6.
北京热线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近年来,在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奢华之风日盛,铺张浪费严重:有的耗费巨资修建豪华办公楼;有的超标准建造住宅、配备车辆;有的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等。这种奢华之风,不仅造成了极大浪费,给各级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7):8-8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领导干部通过网络问政了解社情民意不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成为必须掌握的一种工作方法。通过上网收集信息、了解网民对重要问题的关切,是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正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这些话暖人心顺民意,说到咱网民心坎上。领导干部上网,是党治国理政的需要。长期以来,少数党员干部存在偏见,认为上网是年轻人的事,不懂网也不会上网。然而,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这块阵地决不能拱手相让,必须与时  相似文献   

9.
沈小平 《共产党人》2005,(14):37-38
近几年来,在被查处的贪官身后大多数都有“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惶惶不可终日,企求在菩萨的保佑下,逢凶化吉,逃避打击。在没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少。有的领导干部对一些“大师”津津乐道,甚至以认识个别“大师”为荣;有的领导干部家里堂而皇之地供奉着玉帝、观世音等神灵;一些领导干部每逢上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熏上网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一些机关、部门和企业看到,领导干部经常上网的并不是很多,有时即便需要上网,也是让专业人员代之了事,自己常在“网”外。其实,领导干部经常上网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能逐渐从总体上改变“知识结构”。当今领导干部学“物质”(理工类)出身的居多,学“精神”(人文类)的较少,因而在领导干部的“素质结构”上就存在着一种“先天的不平衡”,这也是社会转型以来为什么整个社会总出现“重物质、轻精神”的问题的原因之一(哪怕是次要原因)。改变这种“素质结构”上的不平衡,上网…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日前在安徽省委督查室网上回复和省网宣办座谈会上表示,领导干部上网,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微服私访”。王金山说,全面科学地认识网络,学会与网络打交道,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听到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一位领导干部上台讲话,由于讲稿是秘书写的,事先他也没有熟悉,上台便照本宣科地念,就连讲稿中的“括号”、“此处应讲慢一点,听众可能有掌声”、“接下页”等提示性文字也照念不误,结果台下台上哄堂大笑。笑话总归是笑话,时光流转,现在的领导干部大都有了一定的学历,再怎么也不会闹出那样的洋相了。然而,领导干部的讲稿让别人写却大有人在。有的是因为领导干部忙,没有时间写;有的是因为有些会议专业性太强,需要业内人士代写;也有的是刚到一个新单位不熟悉情况,只好由别人代写。现在的问题是,有…  相似文献   

13.
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是党内监督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效途径。当前,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民主生活会重视不够,有的会前征求群众意见不够广泛、深入。个别的甚至不征求群众意见,没有找出、找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单位会议主题不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级党组织要求什么,就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些地方在公务接待中铺张浪费的现象严重。有的领导来去迎送到辖区边界,警车开道,前呼后拥;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安排住高级宾馆,用公款多次宴请,一桌饭就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还有高消费的娱乐活动;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到边远贫困地区出差,一天就花费公款几百元、上千元;有的干部出差每到一地,接待单位就发一套洗漱用品等等。这些做法,不仅妨碍了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对基层真实情况的了解,影响正确的决策和工作的落实,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严加制止。 关于领导干部外出活动接待工作,中央…  相似文献   

15.
常红  李彦鹏 《先锋队》2014,(9):18-19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工作者,在平时工作检查中发现了不少"变着法子"迟到早退的现象,而且经常治理经常反弹,可谓久治不愈。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以工作忙、外出多为由不签到;有的领导干部设立"专职代理人"照猫画虎,临摹仿签;有的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后,处于游离状态,干脆从签到簿上"消失";有的领导干部为应付查岗,提前一周早早"点卯";有的领导干部以下乡为幌子,溜之大吉……花样翻新的"签到闹剧"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 廉洁自律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程安东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经不起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冲击,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  相似文献   

17.
郭庆晨 《党课》2008,(4):124-125
和朋友一起闲聊,不经意间谈起了领早干部的以身作则。朋友是一位大机关的干部,大概是因为对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示范”作用颇不“感冒”,因此举起例子来就像是信手拈来:有的领导干部,穿必名牌,非千元以上名牌绝不上身,所以,所逛商店也都是名店、大店;有的领导干部,出门就向机关要车坐,不论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甚至连去泡脚屋、美容院都得公车接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干部调动工作中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个别领导干部离任时不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纪律,在财物的交接上不彻底。具体表现在:一是欠原单位钱款走时不还。有的领导干部在职期间,从单位借了一部分钱款,调走时本人不主动还款,新来的领导及原班子成员往往碍于情面也不好提出追款。二是公物不交。有的领导干部,单位为其配备的手机、照相机、计算机、信用卡等贵重物品,调走时本人不主动交,原单位也不索要。久而久之造成公家钱物的损失。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威信,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因此,应该采取必要…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甚至个人的利益乱打“招呼”:有的干预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的过问干部的调配、升迁;有的插手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或介绍基建工程承包人,或帮助推销商品,或充当皮包公司担保人;有的插足侦查工作,干扰正常司法工作,等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打“招呼”,甚至乱打“招呼”,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私心杂念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作谋取个人私利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二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上级疏于监督下级,同级不愿监督同级,下级不敢监…  相似文献   

20.
以孔繁森和王宝森为典型,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表明,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甚至共事于一个单位、从事同一种职务,有的领导干部能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成为人民的好公仆,而有的则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腐败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就个人而言,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领导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之高低,在于自身道德修养之好坏。就是说,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自身能否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堤防。这就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下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而要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除了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