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波 《群众》2007,(12):26-27,62
我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已历经29年,这一伟大历程推动中华民族进入了迄今最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划时代的理论飞跃。她的孕育和发展,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所以能够如期形成,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这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前,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命题。从那时起,历次党代会都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主题。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思想内涵,不断检验其正确性,不断升华其理论,使这面旗帜更加鲜艳,使这条道路日益宽广,使这个理论体系更加富有吸引力,使这个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高度,以广阔的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内涵、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而又深刻的阐述,这给  相似文献   

6.
苏征耀 《世纪行》2008,(1):32-33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不仅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07,(11):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七大主题,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是党的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17-18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9.
重庆改革发展昭示:只有用新思路、新举措解答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问题,前进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08,(10):1-1
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元主导、多样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构特征."一元主导"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因素的一元化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全局;"多样并存"是指允许和鼓励多种非社会主义因素与社会主义因素多样共存、健康互动、共同发展,使社会更加丰富和富于活力.这一格局的形成,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它清醒认识到党的执政环境的新变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新探索,反思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当代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治国方略构成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陈培永 《桂海论丛》2013,29(5):21-24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辨识并处理好三对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与现存社会现实的矛盾,民族国家奋斗目标与人类社会历史普遍进程的矛盾,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解决这三对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应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呈现,更好利用资本主义而不是被其同化,努力开辟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毛泽东,奠基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厘清社会主义在价值、制度和体制三个范畴内的不同含义,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基点;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5.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一般共性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仅仅认识基本特征是不够的,只有同时了解社会主义的一般共性和本质要求,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精辟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这部著作,深深地感到贯穿全书的有三个重要方面。一、始终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这部著作的主线,可以说,书中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三个代…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它是由其独特的发展方向、科学的理论形态、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和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等多重形态综合构成的社会主义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体制模式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 "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提法,果真是假命题吗?别说在苏联解体以后,就是早在苏联解体以前多少年,苏联学术界、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术界,就已提出"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概念了.而且,如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史稍微有一点点儿常识的话,就会知道,邓小平恰恰不仅是从当时中国的体制,也是从苏联的体制模式着眼,来思考、设计中国的整个改革蓝图的.  相似文献   

20.
王涛 《桂海论丛》2002,18(2):50-52
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主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