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讲演闻名全国的青年教育家李燕杰、曲啸在深圳讲演受阻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社会振荡,成为教育家们和青年人的热门话题,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教育权威受到挑战是好事还是坏事?是青年自身困惑了还是教育家困惑了?如何评价当代青年?等等。“风波”为何发生在蛇口  相似文献   

2.
青年经济学家张风波著的《中国宏观经济》一书,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一项有突破性的成果,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曾就潘晓文章《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开展了一场青年人生观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青年在讨论中提出“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按照人的本性来说,自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进而得出了“人都是自私的”,只能“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消极结论。这些话出自青年之口,出自未来国家主人之口,引起了一些人对当代青年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个别同志甚至私下里发出了“世风日下,国将不国”,“青年思想复杂”、“垮掉的一代”的感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2月18日的一次谈话中提出,要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年。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发生以后。他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对青年、对人民的教育方面,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削弱了。恨据邓小平同志这些重要指示的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3月,发出了关于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号召。两年多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上述指示和号召,针对大、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文选》三卷最近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中央对学习《江泽民文选》高度重视。8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8月15日,中央隆重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江泽民文选》出版的重大意义,系统归纳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高度评价了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创立者的重大贡献,并对全…  相似文献   

6.
简讯     
由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和《青年研究》编辑部联合组织召开的“青年研究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上海召开,全国各地的青年研究学者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今年元月13日晚,蛇口工业招商大厦9楼会议室召开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座谈会。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学研究所的李燕杰、曲啸、彭清一同志,没有想到蛇口青年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迎接他们的:要求平等对话。而不打算单方面接受青年教育专家的“传道、授业、解惑”。更令他们感到困惑的是,蛇口青年还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反驳、质问。冲突双方之间唇枪舌  相似文献   

8.
编者寄语     
《瞭望》1988,(36)
“蛇口风波”波未平、风未息…… 我们无法回避现实中的确存在的这些难题:为什么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人的反感?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呼声日甚一日? 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改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及时、切中问题的要害。改造,就是要肃清思想政  相似文献   

9.
就在这几天,风闻袁庚等蛇口党政企“要员”将与省市有关领导晤谈改革大计。蛇口一些具有“参与感”的人,兴奋点又被触动了。在旁观者眼中,这几年袁庚每迈出一步,都会引起蛇口一连串大动作。而事实上,更大的震撼在于:每一个大动作之后是深沉的反思,这在“高层次”的青年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代有一代的烦恼和焦灼,但也蕴藏着希望。”一位蛇口青年这样对记者说。在内地青年对政改议论风生、异常活跃的时候,蛇口有很大部分人却不动声色地开始冷静地思索。在蛇口,政治体制改革的许多目标已经是活生生的现实,如民主选举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等。了解孕育这一现实的种种因素及其概貌,有助于我们和蛇口人的反思发生碰撞,从中得到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瞭望》1991,(37)
编辑同志: 我们经常从报刊上看到,西方一些国家政党及其要人,往往由于爆发某种政治丑闻而身败名裂。奇怪的是,这些丑闻总与“门”字连在一起,如“水门”、“伊朗门”、“人质门”(新华社8月5日消息)、“因卡塔门”(《人民日报》8月2日六版)等。除了水门是一个地名之外,其他“门”显然是强加上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青年问题的基本观点。小平同志历来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认为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记录了小平同志1982至1992十年间关于青年、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了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青年工作的一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小平同志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的理论指针。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理想教育。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阐述了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他又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2,(6):40-40
法国《费加罗报》1月17日发表题为:“叙利亚政权为什么能够坚持4~-”的文章,称——驻大马士革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肯定地说:“(阿萨德)政权受到了造反的动摇,但还没有遭遇到危机。”在造成5000多人死亡过去lO个月之后,叙利亚政权到目前已成功地保护住了大马士革,并且避免了造反蔓延到全国第二大城市阿勒颇。  相似文献   

14.
去年8月4日,胡耀邦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立下愚公志,开拓大西北”的号召后,我市广大青年立即掀起了一股“青海热”。青年们纷纷向团市委来电来信来访,踊跃报名,表示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青海,开发大西北。从8月4日至24日,我市及邻近几个县便有三千五百多名青年报名,高峰时,团市委一天接待来访者七百多人,来信五十多件。要求赴青海参加建设的青年,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心情之切,在我市近年来是空前的;爱国之情,建国之志,也是非常感人的。“青海热”引起了社会上各界人士广泛的关心和议论。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年们的这种热情和行动,摸清楚他们决心赴青海的思想动机,从而确切地了解当今青年的真实思想,我们对株州青年踊跃报名赴青海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理论视野》2009,(11):8-8
《新京报》2009年11月12日刊登张鸣的文章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刚刚远去,“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16.
陈琪 《党政论坛》2013,(7):62-62
21年前蛇口竖起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标语,引领全国摆脱了一场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书写了举世惊叹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7.
英国广播公司一台(BBC Radiol)最近就英国青年的道德现状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在全国149个抽样点分别对1200名13~35岁青年进行了面对面采访。1994年10月9日的《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对此作了详细报道。 调查表明,2/3的青年已不能辨别是非,相信他们这一代已陷入道德危机。这一代人不知道该相信谁或以谁为榜样,他们怀疑一切。正如牛津大学基斯·沃德教授指出的,“人们有多  相似文献   

18.
民国往事     
《各界》2011,(6):F0002-F0002
1、林白水 林白水(1874年1月17日-1926年8月6日),福建闽候(今福州)青圃村人。1916年起从事新闻事业,创办《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北京《公言报》、《新社会日报》(后改《社会日报》)上海《平和日报》等。1926年8月6日,因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军阔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1990年6月12日在全国党校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我理解,其中首先包括放松了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近一年来,回顾过去,分析我国去年政治风波的教训和东欧局势的变化,全党认真纠正这方面的失误,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哲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一年《青年研究》第五期刊登了共青团安徽省委刘奇葆同志《论当代农民青年的基本特征》一文。文章开头明确指出:“研究当代青年,不可不研究当代农民青年。不了解当代农民青年,谈不上对当代青年的了解”。我感到这个观点提得好,它合乎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了从事农村青年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