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构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原苏联在中亚地区的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构建,正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此之前中亚的国际体系为族群国家体系.由族群到民族、由族群国家到民族国家,原苏联的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构建工作在中亚国际体系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由于民族划界和民族国家建构工作过于主观,戛然中...  相似文献   

2.
印尼民主化和地方分权的制度变革催生了大量的族群动员现象,也提供了多种动员方式的选项。族群使用何种方式进行政治动员是一个重要但较少被关注的理论问题。本文提出印尼改革时期的族群动员方式出现4种形态,接着从文化主义视角、反应性族群视角、族群竞争视角、政治过程4个理论路径梳理了对印尼族群动员方式的研究成果,指出以上理论路径都不足以单独解释印尼族群动员的方式选择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有以下4方面缺陷:聚焦族群动员方式的研究成果少;4种理论路径存在内生缺陷,"目的-行动"逻辑与印尼现实情况脱节;案例比较意识淡薄,缺乏机制提炼和变量转化的努力;实证研究有普遍的案例选择偏差问题。本文提出未来对印尼族群动员方式的研究方向将是基于制度条件变量和地方情境变量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提供了世纪之交东南亚华人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作者认为,20世纪后期,是东南亚华人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期。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会。在不同族群文化与不同族群关系的互动下,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将与各主体民族一起,在当地化、多元化的方向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尼泊尔的族际关系经历了整体民族概念形成、以种姓等级为基础的整合、以印度教高种姓为中心典范的同化、多元平等的民族共同体四个阶段。在第四个时期,由于山地高种姓、本土民族、马德西人三类主要民族的差异,其内部的族群认同和政治结盟得以可能,进而对国内的政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尼泊尔的案例表明,为深入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国政治,应从族群性的三方面,即政治文化、生计方式和地缘政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用“重写本”概念解构柬埔寨华文教育的结构变迁历程,将其视作动态层累过程,划分为历史时序层次和社会阶层结构两个层面。文章论证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内部结构在面对柬埔寨政治体制激烈调整下的转折变迁、化危机为转机的历程,而新转化的华社结构透过华文教育内容的调整进一步回应社区内外对族群身份的新需求。这样的危机转折构成与改变历程也就是重写本的书写过程,书写的内容即为“华性”在不同体制与结构下的新表征。  相似文献   

6.
西亚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论及了西亚传统生产方式的特点、亚述人、闪族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等族群、西亚在东西交通中的地位和商路的变迁、近代政治实体,以及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教际关系。他们的相关论述具有时代特点,且对我们当前分析与研究现代西亚社会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会活力的走势与其所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经济、政治、文化、族群关系的变化等息息相关,因而是观察美国实力地位的重要指标。受全球化、反恐战争、金融危机及人口变迁等因素影响,近十年来美国出现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规模萎缩、福利负担加重、社会资本和移民相对减少等现象,族群矛盾和社会裂痕也有加深的风险,其社会活力遭遇一定困境。奥巴马政府的改革延续了美国社会的改良传统,是美国重振硬实力和社会活力的重要方略。目前这些改革虽遭遇不小的阻力和挑战,但美国社会活力得以延续乃至兴盛的社会制度和人口基础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蒋俊 《西亚非洲》2023,(6):118-136+163-164
世界多族群国家必然面临族群整合的政治选择,都尝试将国内多元族群聚合,以期实现民族团结,建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囿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环境,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治举措,形成了差异化的整合方式。其中,卢旺达族群整合的理念和实践富有特色及独特的研究价值。卢旺达的族群整合紧紧围绕1994年种族灭绝事件而打造,以杜绝再次发生种族灭绝为指归。该国政府采取的具体实施策略具有多维特点:在观念层面,以“民族团结与和解”重建价值观,以“浪漫化与批判性”重建历史观;在象征层面,用整体的公民身份取代分裂的族裔身份,重塑国家符号,强化苦难的集体记忆与纪念仪式;在制度层面,建立“民族团结与和解委员会”等强力机构,制定系列法律打击一切与种族灭绝相关之行为,立足传统挖掘内生机制保障族群整合的运行。经过近30年的整合努力,如今卢旺达的政局和安全局势相对稳定,经济也取得长足发展,政策成效得到民众较一致的认可。在未来的工作中,卢旺达政府仍需进一步引导人民摆脱种族灭绝的阴影和身份政治的桎梏,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9.
欧洲的"伊斯兰挑战"集中反映了欧洲人面对大量外来族群和异质文化出现时的焦虑与困惑.这一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何使日渐庞大的穆斯林族群融入欧洲社会,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欧洲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黎相宜  许悦 《国际观察》2023,(4):125-156
在国际秩序转型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非对称国际关系持续构成民族国家进行国族塑造与政权建设的外部结构性压力。由族群问题引发的国际与国内冲突日益频繁,从国际政治中的等级现象着手理解族群武装冲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国际体系中非主导国与主导国所形成的国际非对称结构会导致非主导国国内非对称结构的极化、重构或紊乱,由此构成不同类型的双重非对称结构。双重非对称结构是解释不同非主导国族群武装冲突呈现差异的关键变量。菲律宾、尼日利亚和土耳其三国族群武装冲突的案例显示,双重非对称结构重塑了非主导国及主体族群原先对少数族群的负面认知并使其呈现低等化、对立化、极端化与安全泛化,进而使非主导国族群武装冲突呈现差异化演进趋势。国际非对称结构也可能会直接激化非主导国的族群武装冲突或对其冲突烈度形成控制。而少数族群内部政治结构则会对上述传导机制起到催化/缓冲、加强/抑制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族群武装冲突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与族群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因而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要素,特别是二者的认同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二者关系的基本形态。国家的公共性要求它不应该将政治政策偏向任何一个族群。族群平等是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点,否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所损害的族群对国家存在意义的质疑。马来西亚独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实施的正是偏向马来人的政策,从而造成非马来人对国家的不满。  相似文献   

12.
杨洪贵 《东南亚》2015,(2):95-99,110
穆哈吉尔是印巴分治后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的操乌尔都语的穆斯林移民,他们主要生活和居住在信德省的城市。穆哈吉尔以巴基斯坦创建者自居,在新建的巴基斯坦自治领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70年代,巴基斯坦族群政治兴起,穆哈吉尔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穆哈吉尔地位变迁成为巴基斯坦政治格局转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美国越南人族群是美国多民族大熔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难民潮导致了美国越南人族群数量的激增。他们抵达美国后通过不断努力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为其政治参与创造了条件。美国越南人族群在过去30年间的政治参与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单纯重视游行示威,到逐渐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到美国主流政治生活中去。他们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明显的右倾保守化、发展变化迅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大国竞争和大国实力的变化是国际秩序转型的主要变量,它们影响着族群冲突。大国实力下降造成国内统治力减弱,届时国内各族群为争取权力而进行族群动员,引发族群冲突;同时大国实力下降会收缩其在国际控制范围,进而出现权力真空,由此引发族群对于权力的竞争和冲突。大国间竞争也会引发族群冲突。大国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竞争会引起族群间的收入不平等,进而引发或加剧族群间的竞争和冲突;大国在政治上的竞争,尤其在地缘政治上的争夺会引发族群冲突;大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竞争为族群竞争提供思想支持。数据显示,1946-2015年间的族群冲突与苏联和美国的实力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势匹配。当美苏之间实力变化不大、竞争缓和时,族群冲突也相对减少;当两国之间实力起伏较大、竞争加剧时,族群冲突便有增长趋势,特别是苏联解体后,权力由苏联转向美国的几年,族群冲突异常激烈。1961-1991伊拉克库尔德人族群运动与苏美间的竞争息息相关,苏联通过支持伊拉克,以获得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为了减少苏联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确保丰富廉价的石油供应,唆使库尔德人反对伊拉克,并利用伊朗和伊拉克边界争端,通过支持伊朗来制衡伊拉克,进而削弱伊拉克,以确保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是美苏对该地区石油、地缘战略和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让该地区复杂的族群、宗教矛盾成为它们全球争霸的工具,加之库尔德人自身的诉求,最终酿成长达三十多年的族群冲突。  相似文献   

15.
产权制度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式。而选择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变迁方式又取决于是否存在制衡政府的力量及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俄罗斯的产权制度变迁在“剧变”之前一直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存在能够制衡政府的社会力量,也就不能突破“诺思悖论”,最终走上了激进的制度变迁道路。匈牙利的产权制度变迁在转轨之前也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有一个非国有经济孕育、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逐渐改变了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对比,使匈牙利在市场化改革中走在前面,最终采取了渐进的产权制度变迁方式。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使两国表现出迥异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6.
跨国移民及其经济社会形态成为近些年的学术热点,其中,华人移民因其在国际移民史上的特殊地位而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群体。本文以近代以来跨越国界来到墨西哥的华人移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代表性案例来诠释和探究华人移民族群的经济模式。本文在简要梳理移民范式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族群资本"的概念来解释墨西哥华人移民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将族群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子变量。历史上的墨西哥华人建构了聚居区式的传统经济,当下的华人族群经济也呈现出明显的"依存—发展"的双重行业结构,该结构框架下族群资本的生产和流动对华人移民经济形态的形成和结构具备较高的解释效度。其中,人力资本分析从民族劳务市场出发,验证了移民收入的差别和学历技能在劳务市场上的作用;经济资本分析借助了移民过程中的借贷关系、家庭式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新式投资关系三方面,用以解释双重行业结构中经济资本的流通和扩张;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汲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此意义层次上还显示,墨西哥华人群体很大程度上依旧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家庭组织及家族形式。  相似文献   

17.
赵俊 《西亚非洲》2023,(3):94-114+158-159
非洲大湖地区不但具有族群政治的显著特征,而且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非洲大湖地区在历史上发展出相对成熟的王权体系,素有官方“修史”和群体分类实践的传统,具体体现于内容丰富的口述传统。但当地社会群体并没有卡斯特体系中那种严重的排他性,且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明显的流动性。19世纪下半叶,西方探险家和传教士进入非洲大湖地区,对该地区诸王国和社会的认知构成了一种以“原住民主义”为本质特征的殖民话语,并对后续的殖民统治政策产生重要影响,进而重塑了非洲大湖地区原有的群体分类实践和历史进程。面对殖民主义,绝大多数非洲统治精英决心维护主权和独立,但具体应对策略不尽相同,既有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又有各自的政治调适方式。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族群政治化,非洲大湖地区族群政治最终形成。族群政治未必注定会导致族群冲突,但无疑给独立后非洲大湖地区国家在处理族群关系和制定族群政策上带来巨大挑战。族群政治是20世纪90年代非洲大湖地区爆发大规模族群冲突的背景,也是今天刚果(金)东部地区冲突的根源之一。只有把族群政治纳入合理的现代政治框架下,非洲大湖地区实现政治稳定和自主发展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效忠当地,但在文化上,他们对祖籍国仍有一定的情感向往,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的烙印。在族群关系上,印度尼西亚华人与本土族群的隔阂仍然存在,本土族群对华人的政治效忠仍然持怀疑态度。不过,经过印度尼西亚政府十多年来的积极改善,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将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整体而言,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有较强的求知欲。此外,是否有到过中国的经历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9.
毕世鸿 《东南亚》2009,(1):85-89
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新加坡多元、平等与和谐的族群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通过加强民主和法治,新加坡为每个社会群体提供平等的权利;通过国家干预,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机会;通过打破不同族群间的隔阂,促进了族群融合;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分配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严格控制可能对族群、宗教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言论,维持族群和睦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欧洲的穆斯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是一个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大陆,其他宗教的影响力甚为有限.但从二战结束以来,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尤其是与欧洲比邻的西亚北非移民的到来,使欧洲族群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穆斯林已经成为欧盟内部最大的少数族群."9·11"事件以来,出于对内部反恐安全的需要,欧洲舆论和各国政府提高了对欧洲穆斯林的关注程度,穆斯林问题开始逐步成为整个欧洲大陆关注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