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洁 《党政论坛》2010,(7):39-40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今后五年内,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要承担起主要任务,从制度建设、政策制定等入手,通过缩小贫富差距、调整社会阶层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事业、做好各项社会工作等等,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但建  相似文献   

3.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今后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4.
刘孟子 《学理论》2013,(21):14-15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邓小平同志的"先富论"大力发展了中国的生产力。现在,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但又造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人民的贫富差距,而且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当前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潮时期,个人收入差距的悬殊问题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质量。因此,对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的情况下,探索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有效策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则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重大障碍.当前我国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失衡、阶层比例失调等贫富差距现象已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了多重障碍.和谐社会语境下贫富差距消解的对策包括:实现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促进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引导社会阶层的和谐共进等.  相似文献   

6.
赵振奎 《学理论》2013,(10):19-20
从马克思哲学角度阐述了在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迫切需要公平正义,只有公平正义理念深刻植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只有协调好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内在的关系,正确处理阻碍公平正义的不和谐因素,解决好贫富差距过大,地区间的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等,关系到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维系社会的安定团结,更好地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十二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志 《民主》2005,(10):7-8
建设和谐社会,合乎马列,顺乎人心。联系当今实际,我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十二条,供大家讨论。一、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各国都有,并将长期存在,问题是不能太大。贫富悬殊是社会的振荡器。近年局部地区不太平的主要缘由是贫富差距偏大。邓小平是三句话:第一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是共同富裕;第三是不能搞“两极分化”。三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二、调整阶级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8.
齐卫平的“构建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一文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后,“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文章分析了提出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针对性、论述了影响社会和谐的两个突出问题、阐明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认识解决腐败和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但目前我国在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影响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最终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要从多方面着手,缩小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万军 《理论视野》2008,(2):48-50,47
如何尽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意大利旨在缩小国内南北差距的南方发展计划的一些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秦美婵 《各界》2009,18(10)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必然.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富差距日趋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社会公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三大方面论证了理顺经济利益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璐 《学理论》2013,(4):32-33
改革的纵深发展给我们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贫富差距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各时代皆有之,一定贫富差距的存在也是合理的。然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却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越来越突出的障碍。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正视我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并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与扶助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正利 《理论导刊》2006,(11):12-14
当前,积极扶助弱势群体、扭转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使弱势群体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维权能力和文化水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使弱势群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变化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依法行政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阐释公平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理论探讨》2007,2(2):26-2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发展的特殊性上解读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概括起来就是,科学把握各方面重大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公平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深入了解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必须准确把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公平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国旗 《求知》2007,(2):9-10
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法治的过程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样也是法治实现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指出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题中之义。农民工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隔离、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