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术创作教学一直是艺术学院教学的重中之重,被视为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发现在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阵阵相依,东施效颦的作品,这是美术创作所惧怕的,而要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就必须要求学生在艺术理论基础上,磨砺自己的艺术直觉,去探求“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平面模式说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思想的主要表现。这一理论概括出了四种深度模式: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弗洛伊德的表层--深层的心理分析模式、存在主义关于真实性与非真实性、异化与非异化的二项对立、索绪尔符号学所区分的所指与能指。通过对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平面模式及其同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深度的消解,也是对深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的中国,各种文学思潮活跃,而影响最大的大概要数后现代主义了。后现代主义是发源于西方的一种社会和文学思潮,强调“反中心”“反权威”。这种思潮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发展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作家,如王朔,新写实作家群等。本文通过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这种思潮以及该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等的介绍,客观地分析和审视了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在一百年以来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源自现代主义的衰退。从美学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表现了和现代主义的对立与决裂。在现代主义的顶峰时期,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美感经验范畴,而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中,这种商品文化和高等文化之间的界限则趋向于崩溃瓦解。约翰?凯奇是后现代主义创作者的典型代表,他不仅涤荡了20世纪的音乐创作观念,而且打破了音乐最传统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原则。他在推翻传统,实现后现代主义反理性、反秩序的同时,也达到了内心世界新的层面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克罗德.西蒙在其代表作《弗兰德公路》中借鉴了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的绘画风格,用文字大面积地渲染色彩来描写战争和肉欲,将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技巧移植到小说创作之中,使小说具有了印象派绘画的质感。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革命美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为抗战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治方向,深入人民群众和抗战生活之中,不断地学习民族传统和探求中国风格,创作了很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并被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美术作品,充分发挥了美术这一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艺术武器的作用。他们的美术创作不是在与时代隔绝的象牙塔中完成的,而是直接投身于斗争,投身于群众活动的结晶。他们既是画家,同时也是革命家、对敌斗争的英勇战士。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日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史学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第二是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对中国史学来说,进入21世纪,我们如何总结开发2000年来和20世纪中国史学的遗产,如何辩证地把握运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以推进中国史学在21世纪健康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视角的方法论意义上的表征,一种新颖独特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法哲学观对国际私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排斥统一性,强调差异性;否定普遍性,强调多元性;反对确定性,强调多变性。  相似文献   

9.
风景画创作不只是单纯的专业技能技巧的表现与应用,它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艺术家应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探寻和追求来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批评家,茅盾竭力反对主观抒情与印象主义,力倡客观写实,试图将艺术科学化,推崇将人类情感纳入实验室的左拉。然而这不但与文学研究会以抒情为特征的主导创作倾向相左,而且他随后创作的《蚀》三部曲、《野蔷薇》等作品,在写实中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与象征性,也与自己的理论倡导相矛盾。20世纪30年代,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允许将主观的理想带入作品时,他的《子夜》与农村三部曲等中期小说却力图屏蔽主观,真实地、不加粉饰地再现中国社会,这在一定意义上又实践了他早期倡导的艺术科学化的主张。茅盾的创作正是在这种矛盾与张力中,实现了艺术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艺术价值是美术创造最大价值的体现,也是美术创作过程价值的最终体现。艺术价值的本质是指一件艺术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艺术个性、风格。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个性越典型,其艺术价值也就高。现代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发展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并且它们之间都相对具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人的文化意识,导致了广泛的“反文化”、“反美学”、“反艺术”倾向。“后现代主义文学”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而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当代文学的分期正好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的分期吻合,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大趋势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后现代文学的烙印。在创作风格上表现出“决定论的荒谬性”、“政治的无意识”、“自我的失落”、“反传统结构”、“怀旧的情调”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相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是在区别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女性主义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后现代主义相遇在差异与共识中,体现出创造性、多元化和反中心主义的特征,也更有利于营造更为平等的两性社会。  相似文献   

14.
孙慧 《工会论坛》2009,15(1):159-159
《玫瑰之名》是意大利知名学者翁贝托·艾柯声名鹊起之作,也是一部集历史、神学、哲理于一体的经典的反侦探小说。艾柯在这部小说里套用侦探小说的外壳,极尽反讽之能事,巧妙运用“戏拟”的叙事策略,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叙事话语,将真实与虚构、意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这不仅彰显了作者精妙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后现代主义反侦探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一生与美术有着不解之缘,在中国现代革命文艺理论和现实主义美术领域,他作为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鲁迅非常重视艺术技巧与艺术修养的结合;其一生倡导大众美术;希望美术家们能够继承民族艺术的精华、借鉴国外的良规、加以艺术创新,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激发创作设计思路的灵感,是艺术设计创作入门的难点。本文以美术艺术设计创作教学为例,通过阐述教师如何用生动的形象诠释抽象的艺术理论,用夸张和想象激发灵感的产生,用大胆的实践获取灵感的启示,用适当的借鉴提升灵感的品位,从而唤起学生创造激情,寻找和激发灵感,进一步提升艺术创作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海粟是我国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和学问渊博享誉海内外的美术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不计其数、美不胜收,同时他还通过办学兴教、教书育人,培养出大批人才,写下数量可观的美术理论著作,总结出教书育人、读书治学的宝贵经验。其治学经验,刘海粟概括为宏、约、深、美四个字,作为金针度人、开启青年后学的学习门径。同时,他还把读书治学与为国争光结合起来,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美术专业学习的方式和考核测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数字美术正改变和丰富着传统的美术创作理念与规律,并顺应信息化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美术创作领域新的艺术形式。网络化考试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发考试系统,适应校园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的现实需求,将成为新型的主流考试测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写生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提升审美的教学方式。婺剧融汇了传统戏曲与民间美术的精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儿童写生教学中运用婺剧元素,不仅有利于学生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和热爱之情,有利于民间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戏仿(parody)这一概念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出现,如今,它已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而且成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具有通俗化倾向的小说的叙述特征。20世纪末兴起的网络文学中,对经典文本的戏仿成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网络写手们通过谐音、文字游戏、情节颠覆的方式,对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文本进行重新刻画,创造出一个个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新文本,既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的影响,也表现出对小说叙事艺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