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开放问卷为基础,以151名武汉市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概念,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以及他们主观健康认知等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此来考查心理问题的一般概念和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是否影响自己心理健康的主观认知水平。结果表明,心理问题的一般认知与心理健康认知呈正相关,而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在被试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的形成上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退赃作为贪污、受贿案件的一个重要情节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认定和处理退赃情节,对准确、有力地打击贪污、受贿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笔者就贪污、受贿犯罪案件中的退赃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和看法。一、退赔行为的性质退赃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的一定期限内退还赔款赃物的积极作为。对退赃情节的正确处理,有赖于对退赃行为性质的理解。退赃行为的性质是指退赃行为的内在属性,如退赃是权利行为还是义务行为,是法定情节还是酌情情节,是赎罪行为还是梅罪表现。对退赃行为性质的确定,预示着对某一违法犯罪行…  相似文献   

3.
浅谈收容教养犯罪少年行为性质的认定和审理张敏,皮宗泰政府对犯罪少年的收容教养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对此类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对这类案件应如何审理?以下浅见望同行指教。收容教养犯罪少年行为的性质“收容教养”一词.出自于我国...  相似文献   

4.
浅谈收容教养犯罪少年行为性质的认定和审理张敏,皮宗泰政府对犯罪少年的收容教养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范围?人民法院对这类案件如何审理,以下浅见望同行指教.一、收容教养犯罪少年行为的性质"收容教养"一词,出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相似文献   

5.
张霞  彭国琴 《中国公证》2007,(12):47-47
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是法律职业人指导自身执业行为的价值准则.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形成的对其职业社会价值的认知和评价。其形成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影响在于法律从业人员的认识水平、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影响在于受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法律职业在劳动内容、劳动难度和强度、劳动条件和待遇等诸多问题上产生了差别。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暴力行为不仅仅是一法律问题,也是一社会问题。针对社会大众对竞技体育暴力行为的一般性认知、行为性质的认知、意涵界定的认知、责任承当方式的认知的社会调查结果,是刑法介入竞技体育暴力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学术研究和立法完善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薛江阔 《法制与社会》2011,(29):234-235
一直以来法律教育被视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法律意识中非法律基本知识认知的因素,从而出现法律教育在迅速扩张,公民的法律认知和法律行为却没有呈现逻辑的正相关变化的现象。本文试通过对法律意识的解析,分析影响公民法律认知的因素及其对法律教育实效的影响,并就如何改进现有的法律教育思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诉讼欺诈行为是行为人主动提起诉讼或干预诉讼蓄意破坏司法公正,扰乱司法秩序的行为。目前我国的刑事法学界对诉讼欺诈行为性质的认定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若要客观全面地分析诉讼欺诈行为的性质,首先要界定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理论界对诉讼欺诈行为概念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从诉讼欺诈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出发,对诉讼欺诈行为概念作出全新的界定和认知。  相似文献   

9.
马前顺 《法制与社会》2014,(18):223-224
本文从公安边防部队执法队伍建设入手,以说课的形式对法理学部分在《边防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地位、性质、目标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授课中的设计、方法、运用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医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医学法学教育。本文以《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及相关卫生法规为切入点,采取专题讲座、开设医学法学选修课、编写《医学生医疗纠纷防范手册》、链接临床案例等综合手段干预学生的认知。结果提示,学生医学法学的认知水平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在学时有限情况下,案例式的医学法学教育、专题讲座、专业课与医学法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交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在新一轮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中,尝试链接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案例,使学生医学教育与法学教育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华秀 《法制与社会》2011,(24):252-253
金融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大多数财经类政法类院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当授课对象既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又有法学专业的学生时,为了解决金融法课程内容繁杂和学时相对较少的矛盾,为了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确保培养出知识结构健全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立足于授课对象的专业背景,在突出重点力保金融法学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学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取舍”之道。  相似文献   

12.
<正>医学课程整合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新方法。通过课程整合,将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构,对医学知识依照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诊断措施、药物治疗及药理作用的认知规律进行重新梳理,削减原有学科中的重复知识、减少理论授课的课时,让学生以器官系统的疾病为中心,建立全面的认识。对法医学专业进行课程整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将法医学课程与临床知识进行纵向融会贯通,辅助法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将法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在走向图像化,图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标记,它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方式。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归纳思考,从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图像化倾向及其成因入手,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图像化的教学价值,提出对教学中图像化倾向必须作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考试成败结果的复合原因、情感反应和行为决定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查小学生对考试成败结果的复合原因评定、情感反应和奖励、惩罚的行为决定。结果表明:1.韦纳的原因归因,情感、行动归因模式适用我国小学生;2.小学生能够理解复合原因在考试结果上的作用,并能依照所负的责任不同而表达情感和行为决定;3.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具有辨别不同复合原因功能的认知水平,但还只是处于初级的萌发阶段,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复合原因的内在含义,比较准确地分析复合原因的归因后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杨新培,陈昌在犯罪故意的全部认识因素中,行为人除了对行为性质(这里特指行为的自然性质、物质性质)、行为对象、行为结果要有认识外,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即行为的社会性质、法律性质)的认识,也应属于明知的必要内容,这似乎已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对脑功能的影响机制,实验设计观察慢性反复使用MA是否同时对大鼠认知行为和脑电活动产生影响。方法 14只雄性SD大鼠(180~200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注射组(对照组)和MA注射组(实验组5mg/kg体重)每天一次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后进行被动避暗回避行为测试和脑电图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表现为被动避暗回避行为的潜伏期延长,脑电图频谱分析显示δ波相对功率值减小,β波相对功率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反复使用MA对大鼠被动回避行为和脑电活动均有影响,说明MA滥用造成的认知行为改变与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活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完全否定特别认知具有刑法意义的观点,存在问题。认为特别认知只影响故意过失判断的观点,虚化了客观要件的判断。罗克辛客观归责理论和相当因果关系折中说虽然正确地看到了特别认知对客观要件的意义,但都没有准确找到特别认知的“作用点”,扩大了特别认知的作用范围。实际上,特别认知属于实行行为的要素,其功能在于为判断实行行为的危险性提供依据。实行行为的“有意性”为特别认知提供了归属地;实行行为的“危险性”是特别认知的作用点。按照这种理解,可以很好地厘清客观归责理论和相当因果关系折中说的混乱。   相似文献   

18.
抽象行政行为是政府行为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现行体制下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途径很多,但实际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其中最主要的监督途径就是将其纳入行政复议范围。本文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结合行政复议实践和海外经验,提出了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复议范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抽象行政行为进入复议范围后面临的申请复议的条件、复议管辖、复议效果、复议决定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认知-行为治疗的认识、术语使用以及实际操作上都还很混乱。本在对这一理论派别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借助对各种与环境相关的障碍和一般化障碍的讨论,以及对调整意识信念和潜意识记忆内容的讨论,简要地阐述了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本认为,指向意识可触及信念的治疗是与有关情绪和动机的认知理论相关的;而指向潜意识表达的治疗则与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中的有着实验研究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浅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苗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发出联合通知,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划为不可诉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当事人如果对公安机关做出的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