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案小说是以封建社会官吏审理案件为内容的小说。公安院校大学语文选编公案小说,对公安院校学生接受人文精神、思想品德、人格修养教育,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化遗产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于培养和提高未来警察的综合语文素养,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劝导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红岩》一书中描写了革命者利用一切机会与敌人做斗争,这其中包括做诗、作对联、唱革命歌曲等。《红岩》小说通过插入的这些“诗”与“歌”更好地突出了小说主旨、塑造了人物形象、烘托了战争环境,也借助这些“诗”与“歌”充分体现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巧妙的对敌斗争艺术。  相似文献   

3.
“言”、“意”之辨是《庄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得意忘言”是其中的主旨所在。分析《庄子》“言”、“意”之辨中的“忘“,可见其能够区分为“言为体“道”之障,和““言”为得“意”之具这样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忘”之含义的区分,有助于对《庄子》之“三言”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造了具有“自我连贯性”的独特而完整的艺术世界。其中水、阳光、花草树木,这三类意象组成了曹文轩小说风景描写的基本布局,生成了小说独特意境的基本情调:优美、明净、清丽。同时,由于作者的悲悯情怀,风景描写中有时渗透着一种忧伤,但理性与节制仍在。这种自然风景与人的感情、心灵和谐共生的意境,是曹文轩风景描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5.
1840年至今,学界探讨传统文化近(现)代化有过三次高潮,为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对这三次讨论高潮的综合比较与分析,便不难发现“老调重弹”、“坐而论道”、“曲高和寡”等现象的严重,并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中国近现代化的一种阻力。因为近现代化不是空谈的产物,必须讲求效应。实际上从近代“谈’到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还没有实现。这些重“言”轻“行”不良学风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更有其重要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小说中大量的风景描写,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自然风景,事实上,貌似“客观”的环境描写只能存在于现实主义小说的一整套叙事话语中,“自然风景”的自然运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萌芽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封神演义》的戏笔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神演义》中的戏笔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细节以及情节构思和设置的描写上。首先,“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质决定了其本身除了具有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娱乐和审美功能;其次,明代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信巫崇道的社会风气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都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潜在的影响;第三,明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使历史与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尚俗”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包公,名拯。在我国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经过艺术加工宣染,后来竞成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包拯尊称为“包公”。宋以后,包公作为一个清官的形象,开始在百姓中流传。元曲中也收了不少反映包公的作品,有《包公智靳鲁斋郎》《包待剩陈州粜米》等,后来清代单弦艺人石玉昆,把民间传说综合起来,编成了《龙图公案》,而后逐步演变成小说《三侠五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苏萨克所创作的《偷书贼》蕴含着伟大的人性的尊贵残酷的人类暴行,是一个关于文字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独特故事,一个撼动死神的故事。行文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写作手法如闪回,倒叙,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多维的解读视角如女权主义小说,成长小说和后殖民小说等铸就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提出“文学现象”本质问题。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文章力求分析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悖论”艺术特色,解析作者如何巧妙诸如行为悖论,灵魂悖论,思维悖论及理想悖论等技巧阐释人性本色。  相似文献   

10.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11.
英雄主义历来是军旅小说表现的主旋律,军旅小说以人物形象塑造为基本手段,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分析和描写,潜移默化地表达作者的英雄主义情结和理想。90年代以来,军旅文学塑造出了许多成功的英雄形象,但当下的研究对英雄形象进行单个论述的较多,特别是“碎片英雄”和“另类英雄”,全面归纳鲜有,而且对其类型多有提及但少有阐释。本文从多元化时代的文化语境入手,对90后塑造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结合英雄成长的语境对教育培养的方法作以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人爱读白居易的田园诗,白居易的田园诗既有着杜甫“三吏”、“三别”那样的纪实性与人民性,也有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那样作为人民诗人的骨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年网络交往以迅猛的态势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呈现出以下现状:既有“虚拟”又有“现实”,既有“狂欢”也有“孤单”,既“渴望交往”又“自我封闭”,既享受“自由”又忽视“规范”,等等。对此,青年需要对“自由”与“自律”、“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与“网络规范”等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司法个案因为各种原因进入公众视野,受到舆情的广泛关注而演化为“公案”。分析这些“公案”,我们能够发现其共有的规律性特征:多为冤假错案、涉案被告人的身份呈现两极化、刑讯逼供问题广泛存在、网络成为主要媒介。“公案”的出现向涉检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民意诉求、有罪推定、“命案必破”错误思想、公检法机关配合过度而制约不足等都是现阶段涉检舆情应对工作存在难题的深层次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公案”及其成因,以期对建立有效的涉检舆情应对机制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人事天地》2010,(34):42-42
春秋时期的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政者”是指执掌权力之人,即为政者,官也。这里的“正”,既有公正之意,也有正派之意;既有为官之正,也有为人之正。对于领导者而言,“正”是为官的第一准则,只有“正”,才能在生活上注重小节、廉洁自律、情趣健康,在工作上心胸坦荡、公道正派、率先垂范,从而赢得下属的拥护和支持,真正做一名心正、言正、行正和身正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6.
爱情描写在屠格涅夫小说的情节中占有重 地位,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屠格涅夫小说描写的爱情纯洁、含蓄、散发着芬芳的诗意,却无一例外地让爱情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因而研究屠格涅夫的创作,其中爱情描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群留日的文人成立了被称作“异军突起”的创造社,他们创办刊物开展小说创作,使这一时期的文学百花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片美景中,“身边小说”的创作更是一朵耀目的奇葩。创造社的元老郑伯奇在接编忡国新文学大系》的《小说三集》时,在《导言》中把郭沫若早年的小说分为“寄托小说”与“身边小说”。并且,把“写自己身边的随笔式的小说“都称之为身边小说。张资平、按适夷、曹石清、白采、叶灵风等人都是“身边小说’创作的优秀作家。本文力图从身边小说形成的背景及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中,发现其创作的亮光…  相似文献   

18.
张洁在其小说文本中以其独特的意义书写出一系列“疯女人”形象。它既隐喻着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与戕害,又是女性创造力和颠覆性的曲折表现。文本中,作者以最大的现实可能性,给予女性主角一个个反叛和自由的机会与结局,从而阐释出女性作家在既有的社会传统下书写具有“疯癫”意蕴的女性文本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为“海西”建设服务的方式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经济建设内容,也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阴火”这一病理名词,始见于东垣著作,其明言“阴火”者,在《脾胃论》中有十八处,《内外伤辨惑论》有八处。从这些言及阴火的内容来看,其中言“阴火”病因者五,言病证病机者十一,言治疗原则者二,言治法者五,用药加减者三。但“阴火”实质是什么?仍属似明似昧。现择其论述较为完整(病因、病机、病证)的一段,作为探索“阴火”实质的主要内容。《脾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