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恰逢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笔者前些年每当到这个时节总要写一点文字以示纪念.于今这种书写的感觉越发艰难了,说到"五四",我们能否说点具有新意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坦率地说,我至今都很佩服"五四"时期的那些先贤大哲们.在民智未开的年月里,他们用先知般的预言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并以远见卓识的思想为我们的这个长期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出了一剂震古烁今的处方--科学与民主,由此也确定了中国在现代史上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刘为民:现在我们的大学学费一个劲儿地上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总感到应以国民教育为主。孔子两千年前就讲“有教无类”,他收的学费也只是“束脩”而已,这在当时也不算难办。“五四”前夕废私塾,兴新学。五四文化先驱都很重视平民教育,从鲁迅到陶行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扫盲,我们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国青少年的入学率,包括在  相似文献   

3.
“五四”,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自她诞生的第三天起就有人开始了总结与研究。无疑,“五四”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今天我们在这里关心的不是这门学科的外延、内涵及其观点纷争,而是20世纪最后一次祭奠。祭奠这个词语一般多指人物与具体的事件,而我们这里的祭奠则是抽象意义上的精神。当然,就“五四精神”本身而言,学术界也是难以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4日,乃是“五四”80周年的祭日。而“五四”的精神涵盖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5·4”。它已是一个精神意蕴的象征,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一个思维方式的中介。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它是一个时段,毋宁说她是一个世人瞩目的精神事件。为此,立于世纪之交坐标上的我们,特别邀请著名青年学者张宝明博士主持,对“五四”作了一次深沉而又投入的回眸。  相似文献   

5.
生活的篓子     
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智者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智者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中国的命运很坎坷,从古代的万世师表,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再到文革时期的全民挞伐,一度跌到谷底。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孔子和他的思想又重新成为人人争说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荣辱观的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切中当前问题。但是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八荣八耻”指示的修养的大方向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着手才好?是否牢记荣辱观的内容我们的修养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飞跃?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资源。由平凡人手而修身成伟大人格的,首先当推孔子。孔子说过,我这个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不是圣人,也不敢自居为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只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孔子一辈子就是从这个“不厌”、“不倦”入手,  相似文献   

8.
与我的同行———政治老师聊天,他们说:“政治教师这个名称名不副实。”“我不喜欢政治教师这个名称。”“我很不愿意说自己是政治教师。”“现在政治淡化了,人们轻视政治教师这一职业。”“政治教师这个名称用了五十多年了,也该改改了。”一个专业教师不以自己的专业为荣,甚至回避自己专业的名称,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关领导应该关心、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政治教师这个名称曾经是一个光荣的名称,曾经象征过革命和进步。“文化大革命”后政治教师的声誉一落千丈,但由于高考还考政治,政治教师还有地位。现…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讨论题目出得很有意思,叫“穿越历史”。它使我们反思我们可以在多大跨度上穿越历史。我一直觉得,有历史感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同时我认为今天要真地认识“五四”的意义也必须要有一个大跨度的历史眼光。  相似文献   

10.
商鞅之死     
王建根 《新东方》2000,(4):49-49
鞅和几个随从向后看了看,秦惠文王及其追兵已经被甩远了,这才喘了口大气。鞅对身边的这几个人说:“前面就是函谷关,出了这个关就到了魏国,过了魏国,就是卫国,就到了我的老家了。咱们在那里也劝卫王实施变法,使卫国强大,然后……”一个背金银细软的随从抢说道:“然后打回秦国,废惠文王、杀公子虔、烹公孙贾、享荣华富贵。”另一个随从说:“别想得那么美了,听说函谷关的关卒把关严得很,没有过关文牒概不放行。”鞅说:“不怕,我以前和秦孝公来这里查看时,提拨过一个叫商三的人当这里的关首,他会放我们过去的。”  相似文献   

11.
《创造》1999,(5)
云南是什么颜色?乍一提这个问题,可能你会说,不是把云南叫做“红高原”么?那么,说它是红色,大概比较接近正确答案。如果这儿问的乃是土地的颜色,固然不错。只是,这儿欲讲的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如此,似乎就是一个很需要想象力才能回答的问题了。适逢’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云南举行,“昆明”,这个地名词儿,从5月以来,仿佛成了绿色与植物的另一个称谓。那么,它可不可以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对我们提出一点启示之类的东西呢?看来,我们云南人,需要这样的想象力。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说到云南的经济发展,人们的话题不少,但是…  相似文献   

12.
今年,纪念“五四”是个热门话题。我以为,从青年运动的角度看,“五四”以来的80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1919年到1949年的30年,我们可以称之为“改天换地年代”。在这30年中,中国的先进青年追寻光明与进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很完满,但用到现代却少了一环:那便是“家”与“国”之间的“社会”。 社会说起来比较抽象。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社会最简单的对应是我们生活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地理意义的,比如我们生活的公寓或者大院;也是情感和认同意义的:个人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认同为社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四期的《上海文学》刊登了老舍的儿子舒乙纪念冰心的文章《真人——冰心辞世十年祭》,他专门写道,有一年,纪念五四运动,冰心先生在电视节目中听了纪念大会的发言,很郑重地说:“五四者,科学、民主也”,又补充说:“科学、民主对‘五四’而言,就像月饼对中秋节,粽子对端午节,而不是爱国主义;说五四运动只是爱国主义是不对的,是避重就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揭开崭新一页的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年了。我们隆重纪念它,认真研究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五四的历史意义在思想认识上能有一种新的提升,人人发扬光大五四精神,借助这种纪念,这种研究来推进当前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说到五四精神,人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去总结,比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奋斗,等等。可以说,这是大家谈得特别多的有关五四精神的内涵。笔者对五四精神所涵盖的这些方面,并无异议。  相似文献   

16.
感谢民主与科学杂志社邀请我来参加这次座谈会,我对“五四”毫无研究,很愿意来听会和学习。孙伟林让我讲讲龚育之对五四运动的看法。幸好昨天我找到龚育之在2005年写的一篇短文,内容正是谈“五四”,题目是“从两大口号到三大口号”。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农民     
常常听到准备移居加拿大的朋友说:“大不了,我们买个农场,到加拿大当农民。”其实,把当农民当成梦想的并非只有中国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说的很像是加拿大的“城市农民”。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995年5月22日,全国各大报纸均全文刊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在这个作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把“科教兴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提了出来。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选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许多代表认为,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几十年基础之上的一个理论升华,融入了我国几代领导人以及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有不少仁人志士提出了“科学教国”的口号。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  相似文献   

20.
拙作《“文人”和“文化人”的起源》发表后,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新课题。现对于“文化人”的演变踪迹,根据近来发掘的史料记载,做如下补充——“文化人”称呼回溯到五四虽然“文化人”这个称呼正式出现于1936年即抗日战争前夕,但一出现就得到社会认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共生物,“文化人”这个概念延伸到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有文章谈起胡适之教授说:“他家那时在米粮库。(北京城区的)米粮库不失为一个文化人的区域。短短一节胡同,一号住着陈垣、傅斯年,三号住着梁思成、林徽音,四号住着(胡)适之先生。”这就是公认“陈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音、胡适之”这些五四时期的教授、学者都属于“文化人”之列。还有文章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