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晋藩先生作为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创建人和带头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和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观点鲜明、方法独具时代特色的学术派别,在当今中国法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张晋藩先生的学理运思是解释传统,面向现实,中国的法制建设必须植根于传统之中。在研究中国法制史的价值及现代意义时,张先生强调"学以致用",提炼传统中的精华和元素,为现实的政治和法制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张晋藩治史方法讲究静态动态结合,人物思想互见。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实践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教学模式的单一、教材体例的僵化、授课教师的极端化等诸多问题,为改变这种教学困境,必须从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以及对授课教师的培养几方面着手。如此,才能走出中国法制史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与中国法制史课堂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之一,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法制史颇受冷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建设存在弊端、课程本身难度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进行案例教学,关键在于案例库的建立和使用,以及案例教学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的确定问题。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范围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法律制度史领域内,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救灾制度等强制性规则体系的发展历史也应当纳入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视野之内。此外,由于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学史存在一定的交叉,所以在研究中国法制史时,还有必...  相似文献   

5.
林咏荣先生所著《中国法制史》采用了广义法制说。他认为,中国法制史不仅在于记述中国过去的法律及由法律所形成的制度,而且要通过考察其沿革,分析其得失及其因果关系,以古为镜,以古明今。《中国法制史》包含了三方面内容,即法制史的分期、传统法的效力渊源、传统法的组成部分等。林咏荣先生倡导研究法制史要注意三种方法,一要关注史实以及史论的正确性,二是研究中国法制史要强调整体性,三要注重探讨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可能性功效。林咏荣先生的《中国法制史》是台湾法制史学者的重要论著,其结构、内容、立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表现了我国台湾学者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上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法制史课程作为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法学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重要的科目,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法制史所特有的学科内容属性,大多数学生对法制史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趣,进而使得中国法制史的课程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为全面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改变法制史课程现状,应从法制史教学方法领域进行改变创新,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诊所式法律教育对我国传统法律专业教育进行补充与修正,相对于传统法律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是教学理念的多方面转变.在当前的法学教育中,要注意使诊所式教育与传统教学、案例教学、法律援助、模拟法庭等多种方式结合,多种方式并用,提高我国的法学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法学研究定位的断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学研究的定位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中国法学研究的定位基本上是在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甚至我们对法治的定位也建立在对防止文革重演、繁荣发展经济的基调上。这样的定位所造成的结果是 :对法治价值的追求往往被人们忽略 ,法治的实现方式也因其微小而不被人们重视。但实际 ,真正能够促成法治逐步实现的往往是那些被忽略的具体法律方法。在法学研究的定位上 ,我们不能轻视“从小处着眼”的立场 ,但应注意的是 :从小处着眼并不是就事论事 ,并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 ,而是要着眼于研究微观领域中的具体法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国法制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法制史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即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外,还有必要引入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从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的法律思维能力。本文以《宋代法律制度》一章的教学为例,探析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 ,中国法律制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形成了特点鲜明 ,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 ,在世界上极具影响。古代法律文献也因之而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 ,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多局限于某一局部。文章意在弥补此不足 ,力求在能较为系统地向世人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概貌方面起一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人民警察是预防、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国家公务人员.人民警察法由规定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法律规范组成.警察法学即以警察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刑事法学、行政法学和组织法学相交叉的综合性法学学科.警察法学可分为现实法学和理论法学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治安管理课程教学应顺应新时期治安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教学模式 ,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更新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使治安理论在生动的教学中更好地融于实践 ,指导实践 ,为社会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法学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制度转型与中国法学的出场主要涉及到现当代中国法学是如何出场的,需要从中国法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角度加以考察。中国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和一个知识部类被建构起来,意味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变。中国法学虽然受到了西方法学的示范性影响,但我们需要将中国理解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来建构中国自己的法学体系,这也是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制史的教材,自1906年日本学者浅井虎夫的《中国历代法制史》以来,最保守的估计,不下一百种。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知识的传播,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基本教材,对于大多数法科学生而言,毕业后不会从事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因此,他们关于中国法制历史的了解,一般仅限于教材本身。  相似文献   

16.
法学是高等警官职业学院长久以来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专业.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增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本系统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都受到了冲击,本人在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依法治国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入 2 1世纪后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法学教育作为传播与交流治国之学的科学活动 ,要胜任法治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是对法律知识结构的挑战。有什么样的法律部门 ,便有与之相应的部门法学课程 ,这无疑是理所当然的。但由于现行部门法本身是随着法律调控范围的扩大而变化发展的 ,如果部门法学总是滞后于部门法律规范体系 ,缺少超前性和预见性 ,那么这本书的知识系统是难以适应法律实践发展要求的。而且 ,法治化首先要求的是社会关系在最大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学教育:进步与不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尤其是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引起了诸多人的关注。中国法学教育的进步是一个从质与量方面皆可进行数据检验的事实,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在这种巨大的进步背后,法学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具体表现在办学主体不均衡,法学教育师资不均衡,法学毕业生走向不均衡等方面,而这些不均衡对中国法治构成一定影响。而今后中国法学教育的趋势,则应改善这种非均衡,实现法学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就其学术范式而言,当今中国法学院中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教学,仍然是传统的史学风格占据着主流地位,而未能在知识体系中真正融入法学的主流传统.这种状况,致使中国法律史往往被视为是"虚学",在注重实务取向的法学院中日趋边缘化.造成这种窘境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近代以来频繁的法律断裂性变革及其带来的"知识断裂",使得中国法律史研究丧失现实运用的可能性;而在普通法传统中,却存在着弥合"时空距离感"并因而赋予本国法律史以现实意义的机制.欲求超越目前的困境,传统的说教并无太多助益.可能因应之道在于,在注重法律人思维方式培养这一方向下,加强三个具体实域的探索与开拓,最终促成中国法律史在法学院中的知识转型.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诸多方面极大地颠覆了法学传统教学模式,给法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困扰,同时也为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手段。信息化社会为法学教学改革描绘了新的新图景。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法学教学改革定位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以分类培养方式为基础,以教学内容的交叉性和多元性为内涵,以实践教学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